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扬州学派是从乾嘉汉学演变到鸦片战争前后新的经世致用思潮的中间环节,扬州学派一方面继承和总结了乾嘉汉学,将乾嘉汉学推向高峰;另方面又看到和指出了乾嘉汉学的局限和弊端。他们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开拓了研究领域,扩大了治学范围,阐述了发展变化的思想,成为新兴起的学术思潮发酵剂和先导,深入研究扬州学派,显然有助子更准确地阐明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这既说明了扬州学派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是研究扬州学派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扬州学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学术群体,它以扬州地域为活动范围,作为乾嘉汉学的一个分支,继承和发展了惠栋、戴震的考据之学,反映了乾嘉汉学由兴盛走向衰落之际的时代特征,其学术特点是:(1)将乾嘉汉学推向高峰,并取得总结性成就;(2)突破了传注重围,开拓了研究领域,使学术研究逐渐具有近代气息;(3)反对汉学的墨守与门户之见,具有发展变化思想和求实批判精神。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代扬州学派是继吴、皖两派之后产生的学术流派 ,它是乾嘉汉学思潮演变到鸦片战争前后新的经世致用思潮的中间环节。扬州学派具有自己的学术特征 :治学不尚墨守 ,主张融会贯通 ,善于归纳总结 ,力求通经致用。嘉庆、道光时期 ,扬州学派人数众多、著述宏富、成就卓越 ,在学术界占据中心地位。它对清代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并对晚清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析焦循、阮元、凌廷堪的经学思想 ,并说明清代乾嘉经学乃是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而创建的经世之学。先是以惠栋为主要代表的吴派 ;继之而起的是以戴震为主要代表的皖派 ;又继之的是以焦循、阮元、凌廷堪为代表的扬州学派。吴派以复汉人训诂为宗旨 ,形成了汉学。皖派主张由训诂以明孔孟之道。扬州学派提倡面向人事 ,面向实践。三者相继 ,构成了乾嘉学派的正统。其特征是崇尚朴学 ,即实学。前人统称乾嘉经学为汉学 ,或目之为考据学 ,都非笃论。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4月 3日至 5日 ,扬州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了“海峡两岸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台湾地区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 4 5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戴逸教授、北京大学孙钦善教授因故未能与会 ,给会议发来贺信。戴逸教授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会议共收到论文 4 0余篇。会议期间 ,海峡两岸学人围绕清代扬州学派的学术定位、扬学名家的学术成就等问题畅谈研究心得 ,广泛交换意见 ,在许多方面拓展了对清代扬学的认识。清代扬州地区学术名家人数众多。“扬州学派”的提法由来已久 ,但是学术界也不断有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在扬州学派早期诸家中,贾田祖年辈最长。受清初以来朴学思潮影响,贾田祖由酷爱诗歌创作转而首重经学,是扬州文化风尚由"虚"转"实"的范例。随着乾隆朝扬州文化的复苏与一批学术新锐的涌现,他率先提出重振扬州学术的要求。他兼综顾炎武与惠栋、戴震等诸家学术思想,初步树立了扬州学派考求古学的学术宗旨及治学规模。他的学术思想,是凝集扬州学派早期学者群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7.
在清代画坛上,“扬州画派”是一个重要的流派,对近代画风有过重要的影响。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谈过:清代,“在扬州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出现了对全国文化颇有影响的扬州画派和扬州学派,决不是偶然的。经济的繁荣,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学术空气上的相对自由,名流学者的相互切磋、交流,盐商的好客尊士都是重要的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扬州画派”形成原因,本文拟从历史视角上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分析清代学术的传承和流变,探讨扬州学派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关系,都不能忽略扬州学派家学的研究。宝应刘氏和朱氏、兴化任氏和顾氏、仪征阮氏和刘氏、高邮王氏、江都焦氏等家族,构成清代扬州学派家学的主体,在地域的分布上虽不尽平衡,但其持久不衰、顺应学风变化、家学间关联的紧密和注重对经典的疏证,使之具有鲜明的特点,在经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清代学术代表的乾嘉汉学,每以“实事求是”的治学口号相标榜。以东吴惠氏为代表的吴派汉学和以戴震、凌廷堪为代表的皖派汉学及其后学扬州学派的阮元等学者,各学派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即对汉代学者班固提出的“实事求是”说的阐释和运用是各有侧重的。通过对“实事求是”的不同理解与阐释,乾嘉各学派不仅展现出了各具特色的治学面貌,而且也在治学理念上摆脱了宋明理学的框架,建构起新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展现出乾嘉时代新儒学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清代,扬州学术繁荣,名家辈出。“扬州学派”以经学显,成为吴、皖经学的巨大分支。他们揭帜“广经”,兼治史学。扬州史学不仅推衍吴、皖考据学余绪,而且在思想内容与编纂体例上,都有开拓之功。本文述其梗概,包括指导思想、治学方法和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1.
2001年5月,清代扬州学派研讨会在台北举行,海峡两岸学者又一次对扬州学派的学术成就及相关课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清代“朴学”的巨大成就与严谨的学风,指出当时优厚的社会条件是产生清代朴学累累硕果的基础,批驳了认为清代朴学“其弊也,琐”与认为清代学者搞朴学,是慑于“民族压迫”退避时世之举的错误认识,提出给清代朴学以新的、正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朱祖延先生《古汉语修辞例话》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建国以来首部文言修辞著作,也是“文革”后中国修辞学再度繁荣时期最早的著作之一.该书深受清代乾嘉考据学派的影响,采用了适宜于文言修辞的“例话”式体裁,学术上可谓是渊源有自.在辞格范畴分类与研究上,该书也颇有创见,对于修辞学、语言学、文学研究以及古籍整理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扬州私撰志书在扬州地方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们亦是扬州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在清代乾嘉之际至民国年间私家撰志曾出现兴盛的局面,良志颇多。扬州私志既表现出与官修志书共有的一般特点,又显现出其独特之处,它们在资料撷取、体例形式、内容记载、记述笔法、文字表述等方面具有的诸多优长,提高了其学术研究和实际使用价值,并为今日的修志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乾嘉朴学是清代前期学术的主流,倡导客观征实,影响极为深远。探讨其兴起及精良方法与成果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方艺文志主要著录本地区之著作,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和查考地方文献,对于全面查清全国古代文献资源,意义和作用极大。本文便是在编写《江苏艺文志·扬州卷》基础上撰写而成。文章主要介绍了清代扬州经学家朱泽}云、王懋竑、汪中、王念孙、王引之、任大椿、焦循、阮元、刘宝楠、刘恭冕、刘文淇、成孺(蓉镜)、刘师培等,及他们对经书、经学史研究的著述。文章所列众多的著述篇目,显示了清代扬州经学家的学术成就和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瑞安学派是清代乃至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近代学者崔学彭、孔昭鑫、马君武、宋慈抱等曾言及瑞安学派,然学派成因却不得而知。本文认为:明中叶至清初的学术发展、乾嘉考据学的盛行、文字狱及《四库全书》等典籍纂修和科举、书院的驱动是推动学派形成的关键因素,家学渊源、姻亲关系、师友交流是学派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18.
汪辟疆及其近代诗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辟疆认为近代诗的成就不仅在清代最高,而且在许多方面超过宋代,他的观点解构了陈衍的理论,重新建构了近代诗的体系。他对近代诗发展的认识,以及关于近代诗派与地域的划分等,受到了当时从西方传进的进化论的影响,也受到了清代传统朴学暨扬州学派的影响,还受到当时新的文学史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代之治有一代之学,而乾嘉考据学正是有别于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学术,也是更能反映清代学术思想特征的学术思潮与学术流派,在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却长期遭受冷遇,未能...  相似文献   

20.
在清代学术史上,高邮贾田祖因与王念孙、李?等人一起研治古学而闻名,然而通过文献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这位经学家生平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诗人的身份出现。对这样一位扬州学派先驱人物的生平、交友进行考察,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对扬州学派早期学人学术转型的动因有更全面更丰富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理解扬州学派博通的特点,提供了地域学风这一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