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代四川币制紊乱,民国尤为严重,军人可任意创办银行滥发纸币及各种兑换券,私设造币厂滥铸银元铜币;银号钱庄、各商会、各地方政府可随便发行钞票或类似钞票的兑换券,由此造成货币种类复杂,数量庞大,为各省所不及。研究近代四川货币,不仅可以了解近代四川币制的紊乱,也可以了解近代四川货币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宋金以降,钱、钞、银的竞争是币制演变的主题。明代中叶,大明宝钞废弃,银钱并用币制确立。但铜钱的流通一直处于危机状态,近半地区为"不行钱之地",流通铜钱的地区受到官铸钱不足和私铸泛滥的困扰。明政府推广制钱的努力屡告失败,明末滥铸又加剧了危机。由于铜钱危机的存在,加之明中后期赋役折银和海外白银内流的推动,落后的称量货币——银两过度流通,在民间金融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3.
明中后叶形成的银钱并行格局一直延续至清代,但相同的货币格局下,两朝政府对钱法的管理能力却显现出很大的区别:明朝自成化弘治时期(1465—1505年)以后强力疏通钱法、屡开铸局挽救铜钱流通体制,然效果甚微,明晚期私钱泛滥、铜钱价值紊乱、银进钱退、铜钱流通范围大幅缩小,政府几近丧失对货币市场的干预能力;反观清朝,铸钱制度有序开展,钱价围绕官价上下波动、较为稳定.铜钱流通突破明代"行钱之地"的局限,出现广泛的"钱进银退"现象.政府对货币市场的干预能力相对较强.明清铜钱流通体制从式微到重整的转变原因在于明清商品经济既有基础不同,市场组织力量存在差异,民间对于小额通货的需求不断上升,以及最为关键的原因是清廷强有力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新疆银圆票是1949年5月20日新疆省政府进行第二次币制改革时发行的纸币,实际流通使用时间仅有两年半。它为稳定社会、保障人民生活以及统一新疆货币,并最终实现新疆货币与全国货币的完全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何小文 《老友》2015,(3):14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枚特殊的银元。它呈墨西哥鹰洋样式,直径39毫米、厚2.2毫米、重27.58克,正面图案是墨西哥共和国国徽的造型,背面为一顶自由软帽,帽周围放射长短不一的32束光柱。它就是当年闻名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工"字银元。墨西哥鹰洋从晚清时期流入中国,数量极大,流通广泛。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南方许多地方开始私铸墨版鹰洋银元。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的前夕,谢火龙在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财政部改革币制令》,宣布从本年十一月四日起,在全国实施法币政策。其核心是用金本位制代替银本位制,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法定流通货币。法币政策的实施,有一定进步作用。但是,在法币政策实施过程中,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国家政权,控制了全国货币的发行权和白银所有权,垄断了国家金融业,进而又控制了国家的工商农贸业的主要部分,掠夺了巨额的财富。在抗日战争前,形成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一蒋介石政权的建立以及对国家金融业  相似文献   

7.
币制改革是王莽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导致改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然关于王莽改革币制的次数问题,历来的著述所载颇有抵梧。或说“王莽凡改币制五次”,或说“王莽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或笼统地说“王莽还屡次改变币制”。王莽究竟几次改革币制?据《汉书》载: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至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西汉政府发行的货币均为五铢钱。  相似文献   

8.
私铸是中国历朝历代政府所面临的比较严重的货币问题之一,时至晚清,这一现象更为严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是利益的刺激;二是币制本身的弊端,而官员的腐败又使得私铸问题难以治理。针对私铸的泛滥,晚清政府立法严惩,但收效甚微,最终导致了货币经济一溃千里。  相似文献   

9.
经济状况是探讨中国历代兴亡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晚清十年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清廷税收增加与繁重摊派使得中央与地方的离心力日剧.缺乏近代企业管理思想指导,民间钱庄、银行双轨并行,信用破产后随即导致金融恐慌;清廷币制改革中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滥铸、滥发引发通货膨胀.诸多改革失误使本就萎靡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导致政局崩盘.  相似文献   

10.
币制的设计和改革本是一个独立国家的主权问题,但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货币主权却受到了西方列强的践踏。自20世纪初,美国就通过对中国币制的干预和破坏,将中国货币变成美国货币的附庸,从而对中国的货币金融进行侵略和掠夺,给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王茂荫货币改革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的货币改革家王茂荫,是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惟一的中国人。他在中国近代内忧外患、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的历史背景下,总结吸收了宋朝以来纸币发行的经验与教训,针对时弊提出了限量发行可兑换的纸币以缓解清代财政困难及通货不足的压力,并相应开创了政府与银号相结合的发行体制,从而推进了中国货币纸币化改革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近代货币改革的发展方向,并由此引起了马克思的关注。其思想的进步性是值得肯定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王茂荫货币改革的思想局限性在于,他认识不到纸币完全取代金属货币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所应具备的条件,即纸币能否取得流通货币地位,主要并不在于兑换与限量发行,而在于政府能否以法保证纸币货币职能的发挥。只要政府能遵循货币的流通规律,调控纸币的发行量适应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完全取代金属货币的流通地位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正> 解放前,湘西各族人民长期遭受反动统治阶级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剥剥,一直处于战乱不休,经济凋蔽,土匪横行,民不聊生的境地.从北洋军阀到蒋家王朝,反动统治阶级腐败无能,战事不断,通货膨胀,货币制度也混乱不堪.一、民国时期的银元与铜币辛亥革命后,在湘西流通的货币主要有银元,铜币及制钱.1914年(民国三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公布新“国币条例”,基本上沿袭清代的币制条例,以“元”为单位,成色改为八九;同年12月,先在天津总厂铸造“袁头像”(袁世凯像)的银币,俗称“大头”.  相似文献   

13.
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最早是从经济层面开始的。在中国解决白银危机的过程中,经历了国际合作解决路线与美国单独协商等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最终进行了币制改革并在实质上将法币盯紧美元,形成了中美特殊经济关系。而随着远东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中美特殊关系逐渐由经济走向政治、军事层面。  相似文献   

14.
清朝末年,中国边疆危机丛生。为应对危机,公共舆论界藉公共舆论为利器,及时报道了各类危机发展态势,提出诸多颇具建树的应对方略。在公共舆论催生下,清廷通过施行各类新政去应对边疆危机。针对此等尝试,公共舆论界亦进行了及时报道和宣传。而当清廷统治即将崩溃、边疆局势却急速恶化之时,公共舆论界又对清廷与地方当局应对危机不力、行政腐败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批判。清末新闻传媒围绕边疆危机的以上报道乃至批评指责,均属特殊环境下公共舆论应对边疆危机的重要内容,展示了清末时人藉公共舆论为利器,抵御边疆危机、固我边圉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市场理性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解构着乡村传统社会关系。从征地补偿引发家庭纠纷的个案来看,虽然物质化、功利化、理性化成为乡村社会关系演化的重要趋向,但不容忽视的是,受制于结构、文化与认知的三重嵌入,村民行动受到传统亲缘关系、乡土价值逻辑和公众舆论的多重影响与制约,这进而决定了市场化扩张中的乡村社会关系可能超越纯粹的经济理性而呈现更为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   

16.
基于异质性的集体林权改革林农获益差别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300多个林农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围绕林农异质性与集体林权改革中的林农获益状况,运用统计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基于家庭、认知和行动层面的异质性,社区林农从集体林权改革中获益的效果具有差异性。社区内林农经济资本越大、林业资本越多、劳动力资本越多、政治资本越充足以及对政策的认知程度越深,就越容易从林改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和较好的效果,反之亦然。基于上述结论,政府在考虑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时,应该注意和支持社区基层行动者的行动能力构建,特别需要关注基层利益主体由于行动能力差别而导致的获益差别化。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给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民主诉求日趋强烈的温州提供了全新的舆论平台。拥有海量会员、互动性很强的网络论坛逐渐占据了舆论的强势地位。公权力形象和民生问题始终是网络论坛关注的焦点。网民对社会不良现象从自发声讨,到自组织行动,进而影响政府决策,是温州网络论坛发展的一大趋势。管理部门对网络论坛也从以前的查封、控制转向理性对待,进而主动利用。因此,政府必须关注当前的舆情生态,重视网络舆论;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加强地方新闻网站建设;快速反应,主导网上舆论话语权;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欧洲对华负面认知给中国和中欧关系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严重干扰了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这些负面认知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形象、中国崛起、中国国内问题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认知四个方面。而我国除了理性看待这一问题外,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具体对策提升欧洲对华正面认识:从认知主体视角来看,需要拓展中欧不同层面的交往;从认知客体来看,政府官员需要学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从认知情境来看,中国可参与更多国际事务;从信息传播媒介来看,需尊重和利用对外宣传规律。  相似文献   

19.
当前税费改革的目的,从中央和理论界来看,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收费收税行为。从地方政府特别是从乡镇一级政府来看,他们希望通过农村税费改革来减少当前农村收粮派款的难度,提高向农民收钱的效率。换句话说,农村税费改革是在  相似文献   

20.
《清末社会危机与政府应对》从清末的新军失控、革命派的武装起义、报刊舆论失控、民众运动、财政危机、教化危机等方面对清政府的危机应对进行考察,加深了对清末社会复杂性的理解。该著立足政府视角阐述历史发展中的诸多"偶然因素",呈现出新颖的研究取向、敏锐的问题意识、充分的学术对话和强烈的现实关怀等特点。其着力探讨清末政府应对社会危机的优劣得失,得出诸多发人深省的结论,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