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今年三月九日是明代著名爱国学者、书画家、教育家黄道周诞辰四百周年纪念日,黄道周的家乡——福建省漳浦县各界代表千余人和厦门大学、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分会、厦门市旅游局、厦门市方志办专家、学者、文史爱好者以及龙溪地区所属县市的代表近六十人,参加了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大会共收到论文十五篇,其中有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典诚的《师严弟敬——黄道周学术观点之一》等文章。这些论文将收入《黄道周研究论丛》出版。与会代表就黄道周的抗清活动与爱国主义的关系,对黄道周忠君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试论黄道周博学多通学术品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明一代学者的学术实际看,明代本有博雅之传统,故单纯以空疏不学讥之,则非持平之论。地处海滨的闽南也深受这种博学传统影响,入明以来的漳州士人中,博识洽闻者亦不乏其人。黄道周学贯古今,学问淹通广博,其博学多通学术品格的形成,既与明代博雅的学术传统有关,亦是其转益多师、师友讲问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漳州、泉州与台南是闽南木版年画的三个主要产地,三地同属闽南文化圈,其木版年画极为相似,这是闽台区域长期存在的地缘、血缘、文缘等多重因素的共同结果。在漫长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三地年画也各具特色,在色彩、图式、题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对于福建漳州、泉州及台湾台南年画间差异性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闽南年画的特点。同时,这也是闽南文化在闽台地区传承及流变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4.
闽南民间故事中的怪诞形象与闽南独特的“惧鬼”心理密切相关,是闽南文化心理中的惧鬼因素和魔鬼意象。这种创造不仅可以看出闽南民众对给他们的生存和生活造成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畏惧、警惕和否定,同时也透露出闽南民众对生活危机的发泄和补偿心理以及对美好稳定的生活理想和社会秩序的渴望和追求,形象地传达出了闽南文化的特殊内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地方文化的一朵奇葩闽南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闽南大学生在继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的过程中,应扮演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闽南文化的传承现状,探讨闽南大学生如何发挥载体作用,参与传承闽南文化的实践活动,能促使大学生在提高素养的同时弘扬闽南文化。  相似文献   

6.
排列分析闽南话中程度副词的具体用法 ,可以看出其内部的异同 ,印证了闽台闽南话“面目酷肖 ,同母所生”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闽南墓葬文化的发展历史,初步总结出该地区的墓葬特点:闽南人的祖先多半是中原的南迁移民,承接了古老的中国墓葬文化传统。但随着海上贸易的拓展,留居闽南的外国人,一面入乡随俗,一面也渗透着他们的葬俗观念,闽南墓葬呈现出多种宗教意识和平共存、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从现今的考古发掘和遗留来看,闽南宗教墓碑与传统意义中的墓碑有些不同,其形制装饰、铭文布局、规格等级等,无不折射出闽南人在丧葬上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8.
闽南歌谣是我国民歌海洋中的一枝奇葩,这不仅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独特地域特色,更主要是它与当地人民的方言、文化、风土人情紧密结合。闽南民间歌谣与其赖以生存的特定的方言环境和地域文化之间,特别是闽南方言韵律与民歌乐律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动态联系。其演唱语言的韵律与方言语调中的平仄起伏、韵脚谐舍之美.能让当地人民一听即懂,一唱就能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资源得到充分重视的情况下,就方言资源的应用问题展开讨论,着重对闽南方言资源的社会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当务之急首先应对横跨海峡两岸多省的闽南方言进行填空补缺的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再来做好闽南方言资源的社会应用工作.台湾岛内对闽南方言资源的调查研究和社会应用已经作了很有成效的工作,大陆各省闽南方言地区可以参考台湾同行对闽南方言资源进行广泛应用的经验,结合本地闽南方言的实际,制定拓展闽南方言应用渠道的方案并加以落实实行.  相似文献   

10.
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以及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闽南童谣,这一个在闽南地区世代相传的、优秀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却面临着逐渐退出我们日常生活的尴尬,正处于一个濒临消失的现状.在新世纪新时代,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倡和重视闽南童谣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闽南童谣,促使闽南童谣持续发展,这对于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维护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以至世界全人类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多样性表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均源于中原文化,其共同点是:继承传统而又发展创新。其不同点是:其一,闽南传统木偶雕刻艺术极富象征性,将传统主题如神、鬼、脸谱等用作符号,通过比喻或暗示来传递创作意图,其现代木偶雕刻艺术表现为传统与写实相结合且富有闽南地域文化韵味;台湾木偶雕刻艺术强调感观性和工艺性,追求大型戏偶和与真人一样造型的现代艺术风格,这与其注重戏院演出效果、招揽观众及为"追星族"所珍赏等实际功能是分不开的。其二,闽南木偶雕刻艺术以继承传统为主,并创制了动漫木偶造型;台湾木偶雕刻艺术则是多元互融,借助当代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进行传播,融入声光影视效果,表现了现代造型语言的特征。闽台木偶造型多元化的发展给了我们有益的思考和启示:对于优秀民间艺术,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也要注意借鉴国内外其他艺术形式,以促进民间艺术多样化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现代文化建设服务,这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秉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陆闽南音系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传播及其动态演变概况。文中着重对新加坡闽南音系与福建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音系进行历史比较研究,马来西亚新山潮州闽南音系与粤东潮州闽南音系进行历史比较研究,最后探讨闽南音系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龙舟文化是屈原精神传承的范式衍变.龙舟文化与闽南结缘,千百年来以龙舟为介体,通过龙舟竞渡,表达了闽南人对屈原的缅怀,亦传承了深刻的精神内涵.龙舟文化彰显了闽南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拼搏进取、挑战自我,感恩的精神.龙舟文化对闽南精神的重塑起着重要的影响,它强化了闽南人的爱国之情,塑造了大团队意识,诉求了“商”“义”并行的...  相似文献   

14.
闽南民间舞蹈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以传统的中原文化为基石,融合了古闽越族文化和海外文化为一体的民间艺术.闽南民间舞蹈作品创作是建立在闽南传统的区域文化特征和民间舞蹈艺术的基础上,以舞蹈编创的学科理念寻找作品的创作动机,构思主题,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等.本文从区域文化下的传统民间舞蹈与作品创作的冲突;作品创作的社会性因素;舞蹈文化领域里的创作困境等三方面进行阐述当今闽南民间舞蹈作品创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乡约、习惯法与闽南乡土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在闽南乡土社会发生的若干状况、闽南乡土社会关于乡约“合理词讼”及其适用的民间习惯法的历史记录和历史记忆。可以看出,“闽南乡土社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闽南文化覆盖的闽、台等地的闽南语方言区之乡村社会。  相似文献   

16.
闽南商文化是闽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演变、发展与闽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在长期融合、发展、创新的过程中,闽南商文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内涵:闽南商文化是边缘化的方言文化与中原内陆文化的融合,是海洋性商文化与内陆商文化、异域文化的融合,是务实逐利的小商文化与中原内陆性文化的融合。闽南商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爱拼敢拼、与时俱进、博爱至上的特点,是中华商文化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海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泉州、漳州和厦门等地农村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新农村建设中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取得的成效和问题,并从闽南文化自身、农民、政府、文化研究者和民间艺术骨干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在海西新农村建设中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考证闽南方言本字牵涉到闽南方言的源流,闽南方言文白语音层次和汉语语音演变等问题。考证的原则是“音准义合”:“音准”是指以韵书或说文反切折合闽南读音,使之达到准确,“义合”是指有韵书、说文的依据或古籍的例证。  相似文献   

19.
"喜不见喜"作为一种婚姻、生育等礼俗中的民俗禁忌,在闽南有很深的渊源和影响,主要体现在限制新婚或生育的交往行为上,是人对生育、对生命诞生的细致入微的关切,也表达了闽南人在人际交往中体现的细腻关心。它包含着神秘的命运观,阴阳和谐思想等中国传统的观念,体现了闽南人们独特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20.
"喜不见喜"作为一种婚姻、生育等礼俗中的民俗禁忌,在闽南有很深的渊源和影响,主要体现在限制新婚或生育的交往行为上,是人对生育、对生命诞生的细致入微的关切,也表达了闽南人在人际交往中体现的细腻关心。它包含着神秘的命运观,阴阳和谐思想等中国传统的观念,体现了闽南人们独特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