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畜牧业组织模式的分析,把畜牧业组织模式分为畜牧业经济体制、畜牧业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技术水平、分配机制四大模块。力争摆脱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发展相对滞后,草原牧民经济和社会地位边缘化、牧区畜牧业产业化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困局。笔者认为畜牧业组织模式变革是牧区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环节,内蒙古牧区畜牧业发展应选择牧民合作制企业作为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2.
搬进城里的牧民能适应城里的生活吗?他们的收入能有保障吗?牧民的心理平衡吗?牧区城镇化的速度是否过快?城镇化是否意味着畜牧业经济的最终衰落?牧民不放牧了,没有牧场了,传统文化如何延续?在牧区推行农耕模式和城镇化是否有悖当地生态环境?以游牧文化的发展为主线,以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个案,以牧区城镇化为议题,论述了牧区城镇化的目的、意义和成就,对牧区城镇化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剖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理性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族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经济问题则主要是草原畜牧业问题。然而,牧区的草原畜牧业迄今还是比较原始、比较落后的,广大牧民的生活也并不富裕。目前,突破这种困境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23日-8月27日,“现代化与牧区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内蒙古农村牧区发展研究所、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加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农业经济研究会、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会、内蒙古伊利乳业集团等多家单位协办。来自加拿大阿尔波特大学、英国哈亚当斯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牧业厅、内蒙古高等院校、新闻媒体,以及牧区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托茂人是青海牧区的一个特殊族群,虽然他们传统的畜牧业生产较原始、简单,但是与其他畜牧业民族不同,他们在畜牧业生产之外,还从事一定的副业生产.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牧区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托茂人的经济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在青海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关系到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青海牧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并就如何加快牧区经济建设的途径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以草地畜牧业为主导特色产业进行城镇化建设,而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当前存在的问题又正好需要以牧区城镇化建设为依托来进行解决。面对西部民族牧区草地畜牧业分散、低效、组织化程度低以及民族牧区城镇化建设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民族牧区的城镇化建设和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布局可以结合起来考虑,进行以牧区城镇"生产-市场-社会化服务"为中心的畜牧业同心圆圈扩展布局,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牧区的特殊性解决牧区产业化存在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8.
牧区开发示范工程项目是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5年正式起动实施以来,对加强草原畜牧业,发展牧区经济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内蒙古、甘肃等地考察牧区开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行的情况、所产生的效应及效益,对国家支持牧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草场是牧区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加强民族地区草场管理是促进畜牧业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为此本文在论述民族地区草场管理制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草场管理制度的内容以及畜牧业经济增长与草场管理制度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游牧经济是游牧民族的经济基础,是畜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类型。蒙古族游牧经济曾经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人与牲畜、自然与牲畜的关系,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蒙古族游牧经济具有游动性、均衡性、分散性、脆弱性等特征。考察和研究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特征有助于重新认识内蒙古或其他牧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社区民众为对象,以调查数据分析为基础,分析了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基本面貌,测量了社区民众的态度、评价和认知.提出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历史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优异,目前社区发展较好.然其发展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经济上过于依赖传统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采业,导致脆弱的生态难以支撑;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上社区民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内源动力不足.这成为制约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涉及的是一个区域或者说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具体来讲,草地生态系统、草地畜牧业生产系统以及牧区社会经济系统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不同的影响方式和力度.民族牧区应当根据不同系统对草地资源的影响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证牧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文章分析了阿拉善左旗牧区畜牧业产业化、信息化的现状及影响城镇化的因素,认为要加快牧区城镇化就必须做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改变思想观念;把生态移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对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牧民增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苏尼特右旗连续4年自然灾害及灾后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实际,从牧民收入结构、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做好牧民增收工作面临有利形势等几个方面进行客观实际的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牧民增收的5项措施:一是加强民族基础教育,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牧民素质;二是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畜牧业经济稳定发展水平;三是积极引导牧民改进饲养管理方式,提高经营水平;四是大力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五是拓宽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转移牧区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5.
由于畜产品的经营性收入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牧区畜牧业发展的缓慢就成为制约牧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制约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内蒙古牧区产业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对甘肃牧区发展主导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牧区不仅是一个畜牧业大区,更是一个生态高度敏感区,其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至关重要。甘肃牧区传统产业的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今后必须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以草地生态牧业、生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社会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牧区人口过多,已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人口过剩不但破坏环境而且制约牧民增收。牧区人口过剩是由历史文化的影响和政府管理缺陷所至。在本文中针对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奖励少生优育,人口转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城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控制人口增长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我国农、牧区畜产品生产的差异,深入分析、比较了以江苏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为代表的我国农区和牧区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牧区在畜产品生产的成本和资源等方面仍存在比较明显的优势,农区畜牧业迅速发展并非成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两种类型区域发展畜牧业的不同选择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初期,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和自治政府在牧业区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畜牧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为出发点,规定了积极发展包括牧主经济在内的畜牧业经济总方针,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本文对这些方针政策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启示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一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地势高峻,气候干燥寒冷,无霜期短,畜牧业生产在全省农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就一九八○年而言,我省畜牧业产值就占百分之四十四点六。 青海的畜牧业经济,因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