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拉图是西方古希腊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之一,他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研究政治哲学的先河,他的"德治"或"哲学王"治国的思想给后人留下许多美好的遐想;早期他由于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环境熏陶,使他心中存有一腔报国之志,决意创建"理想"之国;现实的严酷却粉碎了他的理想之梦,他意识到要达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目的,必须辅之以"法治"的帮助;而以"德"治国又是他一生之中永远不愿撒手的理想情结,故辅以"法治"时又把认识善的理念之"德"置于法律之上,这就充分表现了哲学家的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无奈心境.作为后人,我们应该从柏拉图身上吸取和学习他那对治国理想的不懈的实践追求精神.  相似文献   

2.
“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管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德育"正在兴起."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管理,有着不同的特点,表现在管理的对象不同;管理主客体结合不同;管理信息的可控性不同;管理制度建设程度不同;管理环境创设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领域,人们充分肯定了德育的地位和重要性,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赞同"德育首位"的提法.作者认为应将"德育首位"作为党的领导人的教育思想来理解,而不应将其作为具体的教育命题.从教育目的的角度看,"德育首位"应表述为"育德首位"."育德首位"的表述既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党的领导人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实践“三个代表”加强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完成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德育创新.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德育观念、德育体系、德育实践、德育体制与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德育创新,提出了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学生作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自我教育;树立"大德育"的观念,注重德育功能的拓展,渗透融合和开放互动等一系列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5.
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受困于学生的"道德应当"如何实现,纠结于学生在道德上"应当"何为,苦恼于学生缘何"知而不行",从而使这种道德之"应当"所关联的知行问题成为德育的现实困境。德育的知行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学生道德应当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德育整体思路和德育顶层设计的系统问题。德育要走出知行困境,除了从对象、环境、历史等若干客观因素上考虑外,还应更多地从整体上用系统的思维探讨,如何从理念上转变德育的思路,如何从实施策略上改进德育的设计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茅盾与其说是一个文学家,还不如说是一个以文学为武器的革命家.他是将中国现代革命实践与文学结合得最完备的人.他照亮文学作品的强烈的政治功利热情和"文学济世"的理想,在今天仍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7.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的政治理想,而其形成则有特殊的语境。"致君尧舜"从早期的褒奖勋臣语,至初唐则演变为君王对臣僚的政治期许,复又由君王之政治期许,演化为官僚文人仕宦的政治理想。杜甫在尚未入仕且生计困顿之际树立起这样的理想,显示了其理想抱负之不凡。入仕之初,他以稷、契自期,以谏诤之道作为实现"致君尧舜"理想之方式与途径,而终因与现实的错位,导致了他仕宦的挫折与失败。暮年则因身份的变化,他对"致君尧舜"理想实现的途径虽稍有一些变化,但坚持理想之初衷未渝。杜甫因其政治理想而导致的仕宦挫折与人生遭际,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在中国古代士人中,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追溯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梳理不同时代学者对"世界文学"的不同解读,可使人们可以更加清楚比较文学的蜕变与发展;深层次地了解"世界文学"的模糊性,可以更加明白比较文学的未来以及它可能带有的"局限性".总之,正是通过对"自我"与"他者"之关系的思考,人们确立了"世界文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学科理想;正是通过对"自我"与"他者"之关系的再思考,人们认识到"世界文学"具有既不可替代又难以企及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看穿了资本主义"民主",因而批判资产阶级的惺惺作态;他认为无产阶级愚昧低级,因而亦不寄希望于无产阶级解决社会矛盾.他为病入膏肓的社会开出了"精神贵族"统治的药方,并希望在乌托邦"拉那尼姆"实现此理想.  相似文献   

10.
"反求诸己"是中国人最具特征的思维指向与思维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于高校德育中,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道德水平,提升道德人格的境界,追求正确的道德理想,更好地进行道德实践。在高校德育中运用"反求诸己",应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抵制不良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1.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创新观念,加强高校德育的理念建设是改进高校德育,提高高校德育成效的首要选择.高校德育应不断创新德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德育方法存在脱离实际,局限于规范和教条等情况下,湖南工业大学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独辟蹊径,以明确的德育目标、科学的德育过程等举措或途径,收到了道德自主、自觉形成和内化等成效,发挥了重大的德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理想世界的构想,源于战争年代的成功经验和中国自古以来关于"大同世界"的各种设想,以及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并非完全准确的预测.由于受历史和认识的局限,这种构想背离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中国的客观实际,因而最终陷入空想之中,但毛泽东却对理想社会的实现充满信心,并付诸实践,结果一再受挫.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不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最终酿成了十年内乱.  相似文献   

14.
从善良的涵义及其结构出发,阐述了德育是以"善良"为基础的观点,并提出了"善良"和"爱心"为核心一个圆柱式的结构关系模式.这个圆柱武的德育目标的内侧核是由基本层次"善良"到较高层次的"爱心"的连续体构成.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审美探索是当前高校德育改革的趋势.中国"天人合一"传统美学思想以"和谐"为核心,在人生境界上强调物我交融,在人际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以"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为依据进行德育审美探索,通过审美主体的内化和外化以实现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6.
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理念,不仅是时代的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德育自身发展的必须.实施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理念,要在理论层面上有所突破,在方法手段上有所创新,要做到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坚持"两个课堂"并举,进一步完善高校德育途径和渠道.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实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一定教育情境中以德识传授、德性养成、德行践履为目标的意义互动。由于传统独白的施教方式失落了受教者的主体性与德育的价值性、教育的人本性与道德的发展性,高校德育实践陷入了受教者对施教者及其规训的"失语"困境。因此,立足德育对话的理论基础,从平等、差异、共生的德育展望出发,在德育主体之间建构观照生活世界、贯穿价值叙事的"对话场域"是高校德育实践走出"失语"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魏晋之际混乱血腥的政治环境造成"名士少有全者".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随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以"高平陵事件"为代表的政治事件粉碎了阮籍来自于"儒家"根深蒂固的入世理想,并极大地影响到他音乐美学思想的价值取向:由"儒家"转变为"道家".  相似文献   

19.
"归"是苏轼诗中常见的字眼,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他归向仕途;历尽宦海浮沉,"兼济天下"的理想难以实现,他又渴望归隐于故乡和自然;尘世之外的永恒真境是他精神上的真正家园,却无法企及.苏轼从入世到渴盼出世及无法弃世是一个复杂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20.
拉斯普京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辛勤园丁.他创作的一系列小说表现了人们对生之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传统道德良心的苦苦坚守,充满了浓厚的故土情感和根源意识,拉斯普京小说的"故土""良心",体现了千古不灭的道德理想和人类的本真精神,与现代化的进程合拍,具有人类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