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郁达夫纪游散文中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的游记作品充满着艺术的气韵,作者以小说家的想像力、画家的洞察力、诗人的表现力抒写着自然之美。在各具特色的山水描摹中,作者常常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或憎、或怨、或喜、或悲的真挚感情,倾注到自己所描写的景物上去,化景语为情语,使自然景物具有了生气,从而也加重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在对大自然美的创造中,又形成了独特鲜明的美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游记的主题旨在围绕感伤诗学进行书写和展开,总的来说具有较为深刻的原创风格,寄寓着深沉的人性觉醒和解放精神。尽管郁达夫游记感伤诗学的主题聚焦较为单一和纯粹,但是文本构建了多元视野来安置和兼容感伤诗学,时间视野、空间视野、经济视野和文化视野等交叉互渗,呈现出开放性和现代性姿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其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相似文献   

3.
游记散文写得好与不好 ,一个重要差别就是看作者有没有写出隐藏在山光湖色自然景物背后的深层的文化意蕴。因此 ,游记散文写作不能只局限于描写风景 ,而应该在描写风景的基础上深入发掘 ,揭示其隐藏在景物背后的文化意蕴 ,要写出作者心灵的感悟和联想 ,写出景物的文化历史内涵 ,给读者以丰富的知识和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槟城三宿记》和《马六甲游记》是郁达夫在南洋时期写的,也是他游记的代表作,但不大为研究者关注。与其前期的游记相比,郁达夫的这两篇南洋游记抗战主题突出、家国情感浓郁,不同于前期游记散文的感伤、忧郁苦闷,是其整个游记散文创作中极富独特性的部分。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故国风物、家国想像三个层面对此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5.
邱睿 《南都学坛》2008,28(4):70-74
郁达夫历史小说中大量以诗歌入文,初看有一种文体互融不当的生硬感,这是郁达夫本于自己传统诗词的教育背景以及对诗词的偏嗜,并以诗性思维写小说的结果。结合郁达夫的《毁家诗纪》、游记等综合考察,可知郁达夫不一定是有意于"文体杂会",可能是受众的知识结构变化以及现代传媒的促成。其间含有郁达夫作为新旧文化交替时代的文士的某种矛盾。其创作也初步体现了郁达夫历史小说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过富春江》和《国道飞车记》是两篇较为特殊的文学文本。它们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旅行者乘坐汽车展开旅行的体验,并记录了中西旅行者对不同文化的认识、比较与认同。同时,我们对这两篇具有跨文化文本特征的游记的解读,也可揭示中国现代游记文学与现代性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论郁达夫山水游记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我国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美学范畴。意境美是作家极力追求的美学理想,郁达夫的山水游记就追求这种意境美。本文从以景述情等几方面论述郁达夫山水游记意境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论郁达夫小说的景物描写郭东,张玉辉郁达夫小说中卓异的景物描写,早在20年代就引起了评论者的注意。郑伯奇的《<寒灰集>批评》在论及郁达夫以富有诗趣见长后,又称他“描写自然,描写情绪的才能,也是现代有数的”。从理论主张看,郁达夫把景物描写当作深化主题的重...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的游记既有境界,又见性情,总是荡漾着一种动人的情韵.这种情韵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捕捉美点显情韵、情景兼到创情韵、清丽文字酿情韵.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的散文成就并不在他的小说之下,而且可以与他时代的散文大家朱自清、冰心等人相媲美。特别是他的游记散文,名篇佳作,令人叹为观止,百读不厌!笔者读了郁达夫的游记散文,感到印象颇深,写下了这篇印象记。一较高层次的认识价值。郁达夫的游记散文,突破了“写自然就专写自然”的局限,“处处不忘自我”,“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记写自然风物中,往往或隐、或显、或  相似文献   

11.
地域文化散文是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来进行散文创作的 ,地域文化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表现对象 ,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部分 ;一是来自作家 ,独特地域渗透着独特情感。当代四位作家余秋雨、素素、贾平凹、张承志等的地域文化散文主要分别展示为江浙文化、东北文化、秦地文化、北方文化。  相似文献   

12.
出现在中国传统家谱中的"八景",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充分撮收当地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产物,这反映了它对景观的人文意味的追求;八景的构成与结构,与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风水观念以及对称和谐意识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描写或反映八景的具体作品,就是一篇篇实在具体的山水诗文.因此,一些地方的八景的历史意义与地理意义或许值得怀疑,但其文化意义则不容否定.  相似文献   

13.
受明清西湖文化热潮东传以及万历壬辰年浙兵入朝抗倭的影响,朝鲜文人创作了大量西湖诗文,其内涵不仅限于对名胜的赞咏,还包含着对明清易代的感慨。由于交往限制,朝鲜文人鲜有游历中国江南的机会,始终停留在纸上西湖的认知状态,为了弥补不能身临其境的遗憾,他们将西湖典故及内涵转移至本国景物,从而营造出一番异域西湖文化景象。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森林文化作为生态文化的主体,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发挥重要的导向、激励和鼓舞作用。正确认识森林的文化功能是发挥其作用的必要条件。森林在增添美景、激发情感,拓展认知、启迪智慧,承载历史、彰显地理,颐养精神、保健身体,寓意品格、塑造性格,提升游憩、和谐人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湖湘自然风物、风俗民情、历史传统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湖南旅游文学,以其鲜明的意象符码、浪漫气韵、经世内核特征彰显着湖湘文化独特而稳定的文化个性,也显示了它作为湖湘文化传承者及构建者的二元身份。湖南旅游文学只有在湖湘文化的继承弘扬与现代创新中有所作为才能赢得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6.
西樵既是“理学名山”,又是佛教重地,还是道教圣域,三教在此各得其所,各具风采。留下了大量的宗教文化地名。穿行书院、寺庙、道观之间,不仅可以领略西樵的宗教奇观,考察古朴的风情画卷.而且可以了解南粤名山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云港海洋文化发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既有海洋文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其鲜明的地域色彩,其文化底蕴深厚,山海景观奇特,海洋产业初具规模,海洋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成为连云港海洋文化独特资源。但是连云港海洋文化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滞后因素,即滞后的民俗民风影响海洋文化的创新,陆地文化的渗透束缚海洋文化发展,自然环境的局限影响海洋资源的开发。要加快连云港海洋文化建设,实现海洋文化与城市经济的融合,就必须增强海洋文化意识,提升连云港城市精神;深度开发海洋资源,推进连云港港口经济发展;依托海洋文化资源,发展连云港海洋旅游事业;加快海滨城市建设,培育海洋文化人才。  相似文献   

18.
唱和在郭祥正的山水景观题咏诗创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媒介作用,它不仅为郭祥正的山水景观题咏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诗料,使其创作水平有了提升,还增加了他在当时的知名度,并且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森林旅游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森林旅游不只是游览自然景观,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森林旅游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已将自然山水、林木景色熏染上浓浓的文化色彩,形成了许多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的旅游景观.从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如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理念应当成为森林旅游文化的核心内涵.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森林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席慕容本是一位画家,然而她却因为诗学成就风靡了台湾进而震荡了大陆。她的诗歌主要描写年轻一代的人生、爱情、乡愁、人情,自然洒脱、浑然天成。她不仅善于将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用于诗歌创作中,而且还能够将古典诗词的诗情画意融入到她的诗歌之中,因此她的诗歌营造出唯美的情景,是诗情与画意的交融。她的诗歌“诗中有画”,不仅景中生情、情中有景,而且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意象组合营造清丽唯美的画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