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网络传播自由及其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自由及其规制是网络传播伦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揭示了网络传播自由的技术和文化背景,阐述了规制网络传播自由所引起的争论,探讨了网络传播自由的规制方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网络直播野蛮式生长的同时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制势在必行。但是,目前有关的规制制度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在以下方面纠缠不清:网络直播监管对象(媒介)是电视还是互联网?监管主体是网信办、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部还是信息产业部门?监管目的是规范还是发展?实际上,网络直播的监管对象应当是互联网,监管主体应当明确为网信办,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网络产业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从法律规制与社会规制两个方面入手,分层分类完善立法、明确监管内容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和技术监管,解决网络直播的制度失调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网络格式合同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存在的多方面问题.需要采用法律、行政、行业自律与消费者协会监督等多种方法予以规制。应当说法律手段是基础和根本,在此基础上多管齐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规制网络格式合同既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关于网络治理,因为有什么样的规制就有什么样的内容生产,而有什么样的内容生产便有什么样的网络文化传播场域的功能与价值的输出。文章提出,理解网络文化及其生成机制的复杂性特性,而复杂性思维就是要求我们看到这些环节的关联与嵌套,并采取与之相称的对策措施。对于网络内容生产的规制构建与治理逻辑,尊重复杂性、保护多样性成为维持网络自由度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深度交叉融合,虚拟社区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双层社会背景下,“网络爆破”这一问题成为横亘在虚拟社区发展面前的顽疾。由于对“网络爆破”这一网暴新类型的特征、形成机理及规制缺乏整体性研究,对“网络爆破”还停留在技术规制与法律规制的浅层面。文章旨在从行动主体与行为对象两端揭示“网络爆破”现象的演化机理,以此为靶点反思既定的法律与技术二元规制策略,探索“网络爆破”规制的适应性策略。研究发现,惩罚性法律规制面对未成年人束手无策,技术规制未能突破网络社区开放性与安全性的二律背反困境,应用标本兼治的系统规制理念纠正治标不治本的零散规制倾向,多措并举,综合采取优化技术规制措施、完善未成年人分级处置机制、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强化公私合作执法来实现对“网络爆破”的适应性规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学生网络欺凌的普遍性与危害性,各国都重视运用法律进行规制,并形成从"业者自律→ 行业自律→行政规制→刑事惩罚"这样一道国家介入由弱到强的规制谱系.业者与行业自律模式在民主性、透明性及确保公益方面存在缺陷.行政规制模式面临技术与成本局限,可能导致网络言论萎缩.刑事规制模式在网络欺凌定义、主观故意证明及监督执行上存在困难.我国学生网络欺凌治理应采取合作规制模式.一方面,政府组织业者设立网络内容防护机构并制定政策框架,就披露审查标准、定期汇报等提出要求,网络业者根据要求制定标准并审查和处理不当网络言论;另一方面,政府制定学校政策框架,将学校规制权限适当扩张至校外并明确核心内容,学校从政策制定、宣传推广及课程教育等方面进行教育防范.此种模式从网络与学校场域双管齐下,充分发挥政府、业者及学校三方优势,有效防止学生网络欺凌.  相似文献   

7.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网约车存在一定的市场失灵、规制政策不再适用等问题,在规制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在网约车业务分类的基础上,对中国目前网约车规制政策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评述。研究认为,现有规制政策体系已相对完整,但规制的内容和手段略显僵化;目前规制制度设计应充分考虑网约车行业特点,从规制主体、规制对象、规制内容及规制手段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创新。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对传统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内容和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网络著作权保护面临相关网络著作权保护制度缺失、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平衡原则有待确立以及网络著作权保护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等问题,应当从建立和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法律制度、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撑等方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行为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9.
依据全球治理理论构建金融规制体系是各国应对次贷危机的有效渠道,而作为全球金融治理领域内除国际条约、国际组织外的另一种重要力量--跨国规制网络,正在全球推动着“硬壳”金融软法的发展、最优金融规制体系的形成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全球性合作。跨国规制网络以协商一致为基础,具有灵活性、专业性、及时性等优势,尽管“软法”性质的跨国规制网络存在分配问题和执行问题,但是政治因素与国家利益考量也使得它的有关规则得到良好的遵从。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消费者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与消费者保护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消费者合同多属格式合同,且多具有跨境性质.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对网络消费者合同中的格式条款问题进行规制,对于树立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心,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制应遵循使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得到与其它交易条件下同等、有效的保护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现行有关对消费者合同的格式条款进行规制的法律原则仍应适用于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已成为目前紧密连接各种机构和个人的手段,其固有的一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有关互联网的立法强调内容上的共同性,强调促进互联网信息的无国界传递;因而,原来在非互联网领域所适用的公共政策这一国际私法原则在互联网领域的法律地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内容的监管迫在眉睫。美国电影分级系统是现代各国内容分级体制的源头,并对美国电影产业及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美国电影分级系统产生背景、发展变化过程、内容体系结构及具体实施效果的研究,得到对中国互联网网络内容进行更有效监管的启示,提出中国应建立对应国情的内容分级监管体系,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更充分地发挥家长和社会的作用,以促进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业已带给传统文学新的契机,但似乎和真正的文学精神越走越远,而只是以猎奇、情色等因素成为文化瞬时消费品,从作者、读者、作品分析网络文学特质,利用修辞叙事学理论探究网络文学尴尬现状成因,以预测其发展趋势,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做好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解瘾工作,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利用网络学习及娱乐的道德规范教育,建立大学生网络行为自律组织,加强其相互间的约束、监督和管理,切实做好其对网络注意力的转移工作,建立高校心理诊断与治疗室,开展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工作,加强对校园周围网吧的管理与网络内容的建设、净化工作等综合措施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15.
关于网络资源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资源在发展和使用中出现的矛盾影响使用者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便判断网络资源的价值高低。评价体系应由互相联系的分为若干层次的指标构成,最基础的层次由具体内容、组织形式和运行情况三个总指标组成,然后细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为了增强指标的可操作性,建立包含多个具体元素的网络资源数据库是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网上公告送达是法院采用公告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特殊送达方式。这一送达方式将现代网络技术与传统公告送达紧密融合起来,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和提高诉讼效率,有利于充分保障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也契合了网络时代的需要。目前,网上公告送达尚未得到现行法律的明确认可,司法实践也仅将其作为传统公告送达的辅助手段。基于此,有必要明确认可网上公告送达的法律效力,并严格限定网上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合理确定网上公告送达的方式和生效时间,从而构建完善的网上公告送达制度。  相似文献   

17.
论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网站进入新千年后发展迅猛,网络对中国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兼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题依旧,方法陈旧、不吸引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分析倾倒成千上万青少年的网络特性:自由开放性、匿名性、虚拟性、交互共享性、广泛性,建立内容丰富有趣的思想教育网站,设立聊天室、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强化青少年对思想教育网站的认同,把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成青少年之家,诱导青少年主动进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8.
日益兴盛发达的互联网对于我国的青年干部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积极影响体现在:互联网实现了培训手段的多元化;有助于青年干部增长见闻,了解现实社会;有利于监督、约束各级青年干部。但是互联网对于青年干部教育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互联网上的无中心主义、多元思潮在消解着青年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过多的网络负面消息会动摇青年干部的社会主义信念;网上反动、迷信、色情、腐朽内容会毒害青年干部。为了扬长避短,克服互联网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网络法制建设;对青年干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建立健全官方网站,传播主流声音。  相似文献   

19.
对等网络流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等网络(P2P)应用的飞速发展,丰富了互联网的内容,但其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和不加限制的带宽占用,不仅给互联网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冲击,也给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和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的高级服务部署带来了很多问题。开展高效、准确的P2P流量实时识别与过滤相关技术研究,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P2P技术和合理部署P2P应用,还有利于制止非法内容在P2P网络中的传播。该文通过对现有P2P流量识别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为P2P流量有效管理和合理规范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网络恶意传播不雅电子信息行为是在互联网中通过上传、下载、链接等方式恶意传播公民私密信息的行为,该行为以内容不雅的视频、照片、文字、声音、图像等为对象,在动机、方式、过程、内容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结合现行刑法的规定,可以侮辱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等追究行为人的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