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老子》通行本第十九章“弃智”,帛书本作“弃知”,楚简甲本作“弃鞭(偏)”。帛书本、通行本第十八章支持“弃知”、“弃智”的文本系晚于楚简本的后人所增,通行本第三章、第六十五章支持“弃智”的文本系晚于帛书本的后人所为,并非老子原有思想;帛书本、通行本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三章及帛书本第十章有否定“弃智”、“弃知”的文本。所以可以认定:“弃知”、“弃智”并非老子思想,系晚于楚简本的后人所为。  相似文献   

2.
关于《老子》郭店简本与今本、帛书本的关系,学界观点主要有"来源说"与"摘抄说"。"摘抄说"的论据和论点都难以成立;"来源说"虽结论允当,但其立论依据有失偏颇。将《老子》郭店简本与今本、帛书本有关内容相比较,从简本之符号标示位置,以及简本、今本、帛书本中某些章句的划分等方面可以看出,简本《老子》虽然未必是今本、帛书本的祖本,但必然是今本、帛书本形成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诸多现存版本中,郭店竹简本与马王堆帛书本是最为后出而又引人瞩目的两种。帛书《老子》的篇章次序与通行本有着较大的不同,而郭店本的残缺及由此导致的差别则更加显著;因此,若干版本间的对照和比勘,往往会促进我们对《老子》的理解更加深刻化。对于通行本中的第十八、十九和二十章,一向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意见。我结合着简帛本的相应部分,尝试着进行比较并作出自己的推断,——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猜测的性质。一、相关文本内容及主要争论通行本《老子》的第十八、十九和二十章内容中,与本文有关者如下①:“大道废,有仁义。…  相似文献   

4.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除了证明今本老子在文字上有不少篡改和差错外,还证明了在组成结构上的一些问题:①部份分章不妥;②帛书本德经居前道经在后,与今本相反;③在章次结构上,有四个章二百八十余字,有颠误或明显地看出被有意篡改了。这里仅就结构上的三个问题,剖述浅见,求教于同志。  相似文献   

5.
《老子》通行本第五章和帛书本有较大的区别。本文在对文本进行对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阐释了两派学术观点的合理之处,同时就两种版本中"多言数穷"和"多闻数穷"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论证。纵观《老子》全文,帛书本中"多闻数穷"与前文文意更加连贯,逻辑更为清晰,强调了"多闻"对于"为道"的不益,表明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重要意义,符合老子"为道"、"为学"及自然无为思想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1973年马王堆帛书《老子》及1993年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为老子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使得学术界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并达成一些共识。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大争议,特别是老子首章的解释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这篇文章将从老子哲学思想的本身逻辑,以老子文本为基础,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及在对老子思想体系有整体思考的情况下,对《老子》首章中的关键概念着重分析,借以理解《老子》思想的原意。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帛书《老子》写本两种。一种字近篆体,人们称之为甲本;一本字为隶体,人们称之为乙本。两种帛书《老子》和今通行本相比较,文字上颇不一致,但其内容却基本相同。尽管根据帛书,可以对老子思想作某些小的修正,但这种文字上的差异,并不会动摇人们对老子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认识。帛书《老子》的重大价值在于这两个写本中大量假借字的使用和异体字的并存,在文字训诂方面给人们以新的启示。下面拟就帛书本中的假借字、异体字,同源通用字等作一些探讨。在讨论之前,先作两点说明:  相似文献   

8.
汉简《老子》是继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简《老子》之后的又一个出土的《老子》传抄本,将它同其他三种出土文本和传世本比较,其中的"异文"就是一个重要的现象。这些异文的一部分,有的是有关宇宙观方面的,有的是有关美德和治道方面的,它们是否带来了义旨上的变化,不可一概而论,只有从文字、义理两方面进行细致的考辨才能得出比较切实的论断。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帛书《老子》与今本《老子》的某些文句不同,只是文字运用上的岐异,其古音是相同或相近的,代表的词语其实是相同的,不能拘泥字形,强为说解。造成这些文字运用歧异的原因分别是:连绵词的多种写法,本字与通假字、古今字。  相似文献   

10.
帛本《老子》"道可道"章虽是目前可见的本章最早文本,但以帛本为"道可道"章断句方式的唯一依据仍过于武断,也并不能排除帛本来自某一《老子》传本的可能。帛本、河上公《注》、王弼《注》关于"道可道"章的断句方式的确有着难以克服的阐释疑难,《老子》"道可道"章在"名""欲"前断句仍有很大的合理性。通行本《老子》首章的核心问题是"道"与名言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无"和"有"这两个名相的互斥和双显,首章实现了对"道"之存在样态的描述,从而使处于名言世界中的人对"无名"之"道"的领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在帛书本《老子》各单元甚或每章内都存在着"从形而上之道的认识到形而下之德的修行"的逻辑规律。这种从上到下(从知到行)、再从下到上的状态形成一种"波浪"状的递进结构(以下简称"波浪式结构"),说明《老子》是一本有逻辑思维一贯性、有内在中心思想或者说有"基本精神"的书,是一本完整的个人著作而非许多个人的箴言集。  相似文献   

12.
汉桓帝遣使至苦县祠老子一事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这几乎是学术界众口一词的说法.现代学者中,只有马叙伦先生对今本<史记>中这段文字提出了质疑.马叙伦先生从<史记>体例、老姓来源以及汉唐史籍中关于老子籍贯的不同说法等方面考证,认为今本<史记@老子传>中"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不是司马迁原文,而是后人增改的.  相似文献   

13.
老聃著<老子>之说,曾因今本<老子>中明显的战国色彩和反儒非礼倾向而受到学界较为普遍的怀疑和否定,<老子>一书的成书时间也被确定为战国中期甚至后期.高亨先生则凭借对文献的悉心考察,找到了战国中期甚至前期典籍征引<老子>的材料,并发现了老聃一段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从而坚持认为<老子>的原著者确是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的老聃,只是今本<老子>又有后人增益的成分.这一判断,恰被近年出土的帛书、特别是郭店楚简本<老子>所印证.本文的结论是,文献考察与考古发现各有局限,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对老子及<老子>有一个更接近事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老子>二十七章提出了"善数,不用筹策"的数学命题,确定其具体内容需要进一步的资料.通过考察,发现其四十二章与此有关.以"三物"表示"三"或以"万物"表示"万"应为古数学的一种用法,说明<老子>时期出现了不用算筹的计算; 进一步可以认为,此为古代进位制的一种表示方法,而在"万物负阴而抱阳"一句中涉及了二进制计算.  相似文献   

15.
在《老子》一书中,老子首先提出了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道”。“道”的运动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实际上也是老子的处世方法。《老子》中所论及的“无为”、“不争”等,均是“弱者道之用”方法在治国、国际关系领域的具体运用。老子的方法论,基于哲学的分析,落实于具体的实践,实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古代帛书.在这些帛书中,有两种《老子》的写本,一种在卷后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子》甲本;另一种在卷前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子》乙本.帛书《老子》甲本连同卷后古佚书由文物出版社于一九七四年按原大影印出版,同时附有《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的释文.  相似文献   

17.
王学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对士人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金瓶梅>成书时间约在嘉万年间,其作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王学一无所知.<金瓶梅>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但绝大多数不是好人,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欲望遮蔽了他们的"良知",致使其为恶去善而由人变为非人.通过孝哥出家,作者指出世人自救的根本办法是"明悟",即剔除欲望,发掘本心.小说表达的主要思想与王阳明"良知"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足以说明王学对该小说思想确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老子》的两个英译本中核心词汇翻译问题,基于马王堆帛书《老子》和王弼注《老子》版本的变迁,重点分析了"道"、"自然"、"常"等词汇在《老子》相关语句中的最初本意,对相应语句的英译给出了新的建议,指出典籍翻译中,对字词追本溯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说"老子"     
老子既不以"老"为姓氏,又不以"老"为名字,但却以"老子"见称于后世,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在先秦文献中,老子本来称作"老聃"."老子"是战国中期黄老学派的发明,与诸子蜂起和稷下学宫"列大夫"的出现有密切关系."老子"的意思和"老师"有些相似.师中资格最老水平最高者为"老师",子中资格最老水平最高者为"老子".黄老学派借这个名字来推尊他们的学术先师,以便压倒其他诸子.从文献来看,"老子"这个名称的广泛流行,是从汉朝才开始的.至于<史记>中所载老子的籍贯和家世,则多有汉人虚构的成分.  相似文献   

20.
《汉书》颜师古注是《汉书》流传至今最好、最完备的注本,不仅汇集了唐以前二十三家《汉书》旧注,而且征引了150余部文献古籍,是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颜师古注《汉书》征引《道德经》13条文例,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比勘发现,颜氏所引《道德经》与今传世本《道德经》及帛书本《老子》虽然个别文辞稍有差异,但内容相合,三个版本的《道德经》内容上具有一致性;从征引的表征上看,老子《道德经》在唐代初年的体例是分《德经》、《道经》两篇的,与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本体例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