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三个宪法,即:一九四九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九五四年宪法、一九七五年宪法和现行的一九七八年宪法。这些根本大法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上总结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宪法监督实施等我国宪法和宪法实施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进行认识和梳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政是以宪法为依据治理国家的民主政治。宪政建设或宪政发展就是对宪法进行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的修正,修宪必须兼顾到宪法的至上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我国的宪政建设曾经走过了一段迂回曲折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1982年立宪和此后的三次修宪,我国的宪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宪法中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科学地认定,并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写入宪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宪法保障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这一现状 ,从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制定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法、建立宪法实施程序公开制度、社会公众对宪法实施的监督这四个方面 ,详细论述了四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加强宪法保障制度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宪政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孙志刚案的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宪政建设的迫切性,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其他国家宪政建设的经验,我国的宪政建设应从制度建设、宪政实践和宪法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制度建设是前提,宪政实践是根本,宪法文化是基础,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进行宪法和宪政建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并且在非洲大陆具有重要的影响。埃及宪法经过封建帝国征服时期、殖民地时期、独立时期三个阶段的发展 ,在其国家政治和宗教传统的影响下 ,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制宪特点。其现行宪法即 1 971年永久宪法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埃及宪政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监督和保障宪法的实施是世界各国宪政建设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问世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陆续以不同的形式建立了宪法监督制度。然而,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尚不完善,本文通过介绍目前世界一些先进国家的宪法监督制度及我国宪法理论界对我国宪法监督模式的设想,从我国国情出发,选择一种最佳的切实可行的宪法监督模式来推动我国宪政事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公民的权利在实践中获得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进行宪法和宪政建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在非洲大陆具有重要的影响。埃及宪法经过封建帝国征服时期、独立时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在其国家政治和宗教传统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制宪特点。其现行宪法即1971年永久宪法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埃及宪政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宪法和民法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彼此之间的交互影响、相互补充、互相促进日益频繁、密切、强烈。民法的宪法化趋势和宪法的民法化、普通部门法化趋势越来越凸显。在这种双重趋势推动下,基于民法、宪法的本质属性,我国《民法典》和宪法之间必然存在价值的通约性、同构性。《民法典》规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绿色原则",规定"优良家风""家庭美德""家庭文明建设",必将细化和促进宪法制度和宪法基本国策。《民法典》专设人格权编、增设居住权,必将细化和促进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之后又写进并融入《民法典》,《民法典》不仅全面深度体现了宪法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也对宪法的价值增添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宪法法律化是指宪法像法律一样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宪法法律化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理论与认知问题,即认识到宪法首先是且必须是法律;另一个是制度与实践问题,即实施宪法这一法律的司法性机关的建立与司法适用实践经验的积累.从世界各国立宪与行宪史察之,自宪法到法律之生成规律,一般渐次历经两个发展阶段,即宪法的法律宣言化、宪法实施的制度化及宪法的个案适用与解释.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关键.在我国,要完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就必须完成宪法的法律化过程,这应当是中国法治建设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宪法法律化虽是一个老问题,但它在我国仍然是个新问题,是我国法治之未竟事业.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自1986年第二次修改颁布以来,据我们初步统计、宪法学界、政治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具体工作者,就健全和完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问题,先后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对其作了非常系统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对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机制,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修改和完善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党的宪法理念的先进与否对我国宪法的创制和实施以及民主宪政建设的进程至关重要。党的宪法理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相伴而生,并因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其每次更新都折射出党在不同的时期对宪法本质及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宪政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从共同纲领到宪法、从1954年宪法经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以及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的4次修正案的曲折发展.这一发展历程表明,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体制,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确立宪法至上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此而言,如何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探讨政治体制改革、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完善宪法的监督和实施体制等重大问题,都是我国宪政理论和宪法内容发展与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宪法规定和实施宪法十年来的实践为主要内容,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揭露批判持有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人散播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党派的主张、成果记录、意志表现”谬论的反动性和危害性,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作为宪法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的宪法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一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我国宪法问题的根本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性;二是以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意志同中国共产党正确主张的完美结合的真理性;三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结晶的合法性。最后论文论述了维护四项基本原则的宪法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对于治理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5.
82宪法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 2宪法被公认为是我国宪法史上最好的一部宪法 ,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规范和保障作用。82宪法确认国际公认的法治原则 ,较好地体现了宪法的法治功能和价值 ,特别是 99修宪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 ,82宪法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缺憾 ,这与其对中国法治建设推进方式的选择和具体的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关联。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必然会促进 82宪法的进一步完善 ,而 82宪法的不断完善又会对中国法治建设起着更好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对国家的认识和规范,不同时期的"国家"宪政学说导致了不同的国家职能及宪法规范特色,与传统西方国家宪法以限制"国家"之宪法规范建构不同,我国宪法对"国家"赋予了更多积极作为的义务,直接规范"国家"的条款及其内容形成了中国宪法的特色,这在回应现当代宪政国家的基本职能扩展的同时,也为国家权力懈怠和恣意留下了一定空间,从宪政法治国家的建设来看,中国宪法"国家"规范在现有体系上尚需补充相应的限制条款,完善现有不合理条款,从宪法制度上确保国家既积极有为也有不得为、不乱为的边界和约束的宪政国家的建成。  相似文献   

17.
宪法不仅是在形式上使国家建设理想合法化、稳定化的基本载体,更是在实质上保证和促进国家建设理想实现的重要媒介。富强、民主、文明、法治是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国家建设理想。由于富强需要宪法帮助、民主需要宪法支持、文明需要宪法润泽、法治需要宪法奠基,因此,要充分实现国家建设理想,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五四宪法具有很高的立宪成就。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精神同五四宪法一脉相承,甚至某些条文都保持和恢复了五四宪法的原貌。这体现了五四宪法在我国宪政建设中的价值所在。五四宪法从其立宪目的、立宪主体、立宪程序、立宪实质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宪政精神。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明确载入我国宪法。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关键就是依宪法治国。依宪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人们应当树立起对宪法坚定不移的信仰。宪法信仰是法治的灵魂,是走向宪政的精神支持。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意识的消极影响、宪法自身的不完善及现实生活中诸多法治条件的不成熟,公民宪法信仰的严重缺失仍然是我国宪政和法治建设面临的难题。本文从宪法信仰与法治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确立宪法信仰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公民宪法信仰缺失的原因,提出了从培养公民的宪法情感与态度、保持宪法的相对稳定、完善宪法实施的监督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培植我国公民的宪法信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宪政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四次宪法修改,并集中钵现在财产权制度方面发生一次次的变革.以财产权在宪法中的演进为视角,对我国宪政实践的进行总结和规律总结,有助于日后宪法制度的完善和法治建设的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