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通过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民城市化路径外在宏观条件和内在微观机制的分析,可以更完整呈现城市化的社会规律,反观当前的相关理论及城市化政策的问题。与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家庭的不完全城市化不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趋于完全城市化。多个发达地区的田野调查表明,发达工业化基础上建立的本地劳动力市场是农民城市化的前提,其特征是就业机会丰富、就业时间充足与就业成本低廉。就家庭策略而言,农民家庭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家庭充分就业和家庭婚姻联结将本地劳动力市场优势转化为融入城市的家庭发展能力,实现完全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半工半耕”的区域差异与农民家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的“半工半耕”结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并渐趋稳定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家庭主要的经济模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决定了“半耕”的状态,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则决定了“半工”的状态。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的区域差异塑造出了强弱有别的、差异化的“半工半耕”形态。“半工半耕”的强度直接影响了农民家庭的资源积累能力,奠定了农民家庭发展的基础。经验视野中的“半工半耕”具有丰富的社会学意涵,它不仅是理解转型期农民家庭和村庄社会的重要维度,而且也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越炒越热,房价一路水涨船高,且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很多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存在过热现象。房价在近年来迅速上升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成本和建筑成本的升高,金融政策比较宽松,人们对房价继续上升的预期,以及海外热钱的涌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供求结构不合理,存在投机行为和金融隐患。建议采取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利率以及市场多元化等措施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4.
市民意识与农民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何为市民?何为农民?关于市民与农民的界定,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是不同的。市民,最初是指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居民。而现在,在发达国家,由于已经完成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城乡差别极小,因此市民同于国民。农民只是市民范畴内从事农业工作的群体而已。中国以及所有不发  相似文献   

5.
农民城市化的发展样态是学界极为关注的研究主题,而城市化对象本身也存在差异。由于大城市郊区农村的独特性,使得其城市化必然与一般中西部农村城镇化存在截然不同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对武汉市近郊农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地农民家庭并不止步于原有的低度城市化,在居住环境、就业选择以及生活方式等三个方面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追求,可以认为城郊农民家庭正在经历一场深度城市化。因此,通过对其表现形式、动力来源以及实现方式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释,以揭示城郊农民深度城市化的实践逻辑,从而深入理解城郊农民家庭的城市化行为,进而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发展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探索与推进。  相似文献   

6.
农民——城市化过程中最大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就弱势群体的含义、概念及构成进行了讨论,并对中外社会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社会地位进行了文献比较。纵观世界社会历史,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社会地位一直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越来越被边缘化。通过中美两国农民被边缘化的比较,可以看出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被边缘化的过程。在中国,农民在国家现代化的步伐中迅速被边缘化。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出现的"农民工"成为中国特有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农民成为城市化过程中最大的弱势群体,是现代化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也是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裴敏欣:萧条的阴影 国家财富的预测家与华尔街的分析师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根据以往去预测未来。因此中国在过去30年中获得的快速经济发展让许多人相信它能在未来二三十年中保持这样的速度,这也并不奇怪。看好中国未来的乐观主义立足于中国相当明显且强大的经济基础——比如高储蓄率、巨大且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城市化以及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越来越深入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超大城市的内部和周边,存在数以百计的城中村。一般看来,城中村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反题,是城市化要消化和消灭的那部分。而事实上,如果跳脱线性发展主义的分析框架,我们会发现,城中村本身就是带着农民特色的城市化进程,而这一进程,服务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参与全球市场提供了保障。概而言之,城中村的现实,让我们发现中国语境下的多重二律背反:其一,农民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发展出来了以土地而非资本为核心的封闭性的城市化道路,这是一种反资本而不反市场的城市化。其二,这种抑制大资本的城市化,却并不是反资本主义的城市化,相反,它使得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更快更好地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  相似文献   

9.
农民旅游市场特征及其拓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旅游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长期以来农民旅游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农闲时间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民旅游市场已经起步。分析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以及目前农民旅游者在出游动机、对景点的选择、出游方式、出游时间、出游空间规律等方面的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拓展的宣传、价格、产品、服务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外源工业化就是主要依靠国外市场的拉动和国外资源的供给而进行的工业化,包括我国在内很多国家的工业化都采取了这种方式并取得成功.外源工业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内在的逻辑应该与工业经济活动的特征有关,比如遵循了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内在逻辑.而我国城市化的扭曲则是由于现行的体制安排违背了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即只有人口流动进城,而没有土地和房产等财产的转移.如果说,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外源工业化虽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但不能导致城市化的同步发展,那么,在外源工业化的基础上,依靠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加快内源城市化的进程,就可以减少和消除外源工业化造成的巨大经济风险,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从外源工业化向内源城市化的转变.走内源城市化的道路,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条件,而最缺乏的是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条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三部分农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主导型城市化道路建立的现实背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实践、城市化中市场机制的引入及其内部的自发运动、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等促使人们对城市化中市场机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也构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市场化转型的现实背景与需求。  相似文献   

12.
探究了商品市场发展和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的内在作用机理,并通过建立耦合模型,利用四川省1999—2011年的数据分析,认为四川省商品市场与城镇化存在一定的耦合性,但是一些年份存在不协调的情况。根据分析提出了协调好西部地区商品市场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合理分配城镇资源,完善西部城镇商品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商品市场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具体建议,为西部地区制定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成德宁 《南都学坛》2007,27(4):103-106
市场规模的扩展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从长期来看,市场的扩展取决于劳动分工的演进。如果没有分工的深化,就意味着没有创新和新的产业出现,市场的规模是不会真正扩大的。然而分工的演进又受制于交易效率。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和产业不断聚集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展。在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的情况下,扩展市场、扩大内需的根本思路是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地区的分工深化。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对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进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发展各级城市,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建立与区域条件相适应的城镇体系”是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世界城市化发展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资本扩张是城市化的动力,市场经济是城市化的制度前提,大城市超先增长等.认识这些规律,对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构建大城市经济圈是提高安徽区域竞争力,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由于建设历史短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失误,"大合肥"经济圈城镇化发展滞后,表现在中心城市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不高、劳动力吸引力不足、与周边城市融合度较低、开放程度不高等。在推进"大合肥"经济圈城镇化进程中,应做好经济圈高质量的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建立良好的吸引投资的环境、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城乡融合体制、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培育"大合肥"经济圈创新合作机制等,以发挥省会经济圈在实现安徽跨越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由“起步”向“加速”转换的关键时期,小城镇建设问题将成为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本文通过对我国小城镇建设重要意义的阐述,讨论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时期小城镇建设所面对的问题,思考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指出“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以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出农业为前提,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和障碍 ,拟出一些对策方法。其中主要有关于城市化进程阶段性目标的制订 ,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 ,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以及农村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背景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实施城镇化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选择。我国现有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城镇化的成本与效益等因素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依据。在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要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中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搞城镇化建设的做法,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科学干预、合理引导,从而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发展,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