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意志是民族区分的显性要素,文化意志则是族群划分的天然标尺.由此,在族群和民族划分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国家意志和文化意志的分野,从而造就了"未识别民族"作为一个特殊族群存在的事实.国家意志作为一种强势标准,使得民族概念往往会掩盖以文化意志作为尺度进行实际划分的族群概念,其结果就是一些具有相同文化传统的族群被强行划分为不同的民族,从而使其文化权利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应有的保护,这正是本文问题思考的起点.本文以湖南省瓦乡族为例,以点带面,旨在唤起公众对未识别民族的关注,呼吁更多学者重视未识别民族的文化权利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语境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西方文化强势输出,妨碍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双向的跨文化交流,使世界文化交流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从而强烈冲击了他国文化,严重影响了他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这样的历史语境造成了中国话语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衰微,干扰了现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认知和体认,造成了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危机,致使相当一部分中国民众信仰缺失、道德失范,价值和行为取向西化,经典文本阅读被消解。要重建中华文化认同,就应当着力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倡导多元文化并存,使中华文化大放异彩,正确认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关系,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促进中华文化的新觉醒和再发现。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发展中面临着异质文化、甚至是强势文化的同化、渗透和冲击的矛盾状态。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利益和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少数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强行向其他国家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价值观上的矛盾和冲突。为此,价值认异应该作为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各民族之间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载体,教科书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文化传统、科技水平、民众心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而其对“他国”的描述或“他国”对本国的描述则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他国”或“本国”形象的塑造,从而对未来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与交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形象的分类整理,可以看出,美国教科书中差异化的中国形象包含着美国人对“中国”这个他者的理解,隐匿于其后的则是进行着主体选择接受的“自我”,凸显了两者各自所处文化与意识形态空间的差距,从而体现了国家权力通过教育在确立民族认同的过程中的作用与方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与社会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家庭文化,不同的家庭文化又反映着不同民族与国家的传统习俗和社会文化。传统文化的影响、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差异,既是造成中西家庭文化差异的原因,也是中西不同家庭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反映。只有正确理解和对待这些差异,才能通过审视他国文化而更进一步地了解本国文化,才能使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文化软实力属于综合国力的范畴,是国家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状态.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可以“强健自己”,而且可以“影响他国”.能够“影响他国”缘自一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资源能够满足他国受众需要.他国受众需要可以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层面,它是我们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资源的重要向度,对应这些需要的文化资源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资源组成中具有不同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资源是财富的财富。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资源受到了世界性的普遍重视。我国艺术生产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先性所指,既不是单纯的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也不是那种宽泛的华夏民族文化资源,而是"中华文化"资源。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形质丰实,伴随国家走向和平崛起的宏大的文化资源库。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向来看,将民族文化资源置于优先地位,是其应有之义,因而也是民族化的艺术生产的内在欲求;从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格局看,我国的艺术生产应该努力开发"中华文化"资源。当代文化的世界格局有两种声音: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文化霸权主义声音,它以超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操持着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媒介力量,凌驾于他国文化之上,向其他民族国家传播渗透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业已对某些弱势民族国家构成严重的文化伤害;另一种声音是来自世界绝大多数民族国家的呼吁文化多元化的声音,这是一种阻止文化霸权的声音。在这样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艺术生产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翼,在操作层面上最终取决于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谁忽略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谁就会失去文化建设和艺术生产的主体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今世界较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越来越多了.了解这两种不同文化的特点,对双方都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利用Florence Kluchhohn的价值取向理论, 分析了中国和美国文化价值取向的一个方面--这两种不同文化间社会关系的特点. 文章从解释文化的本质出发,介绍了一种文化测量框架--Kluchhorn的价值取向理论(VOM),并利用这一理论首先简要比较了中美文化各个方面的不同,着重强调这两种文化中社会关系的特点,同时进行了比较分析.文章旨在为人们提供参考,从而能充分发挥两种文化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彰显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维系民族团结与维护本土文化主权等当代价值。针对当前新疆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面临"域外强势体育文化渗透、项目本体文化异化、传承保护后继乏人、现代域外文明冲击、传承保护意识淡薄、传媒资源整合模式相对单一"等困境,新疆应当加强品牌建设,实现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价值认同;强调与域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同时,实现"和而不同";培育适宜生存环境,呼吁政府与公众增强保护意识;构建文化传播媒介与平台,引导规范社会参与;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扩充练习人口基数;重视民间传承人培养,有效规避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文化折扣"。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尚处于定性探讨其价值的层面,对于文化的经济价值该如何度量缺少有深度的研究。本文基于民族文化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思维,从多维的角度探讨民族文化经济价值的度量,特别是依循传统经济学模型分析的思路,考察了民族文化在经济产出中的总效用和文化贡献率,从而证明文化经济价值计量不仅可行,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由此提出了"民族文化产权弹性系数"这一全新的概念,期望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及利益分配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以来,针对究竟是以国家作为价值还是以文化作为价值,是以文化的普遍性作为价值还是以特殊性作为价值,是以工具性作为价值还是以内在超越性作为价值等问题,康有为、梁启超、鲁迅、梁漱溟、蔡元培以及美国学者列文森等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对历史或者价值的选择成为中国人在面对传统与西方文化以及面对民族或者国家命运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全球化将民族国家融入世界,呈现出文化同质化、一体化趋势,影响、威胁着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完整性,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的交流失去了平等性和交互性。全球性文化公共领域是各种文化的合力和张力形成的一种“场”,它为不同文化提供一个进入主流话语的途径,促进各国文化的平等开放、普遍交往和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必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其鲜明标志是中华民族文化信仰的确立。以践行中华民族文化信仰推进文化自觉,首先美我中华民族之美,进而关他民族之关,最终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践行民族文化信仰主要包含以下依次递进的基本环节,即由民族情感生发而起,通过确立民族自信心以为实践发轫点,完善作为其灵魂的民族信仰之信义,以及坚定作为其意志品质的信念,达到虔信笃行的知行合一的崇仰实践;进而在国家社会层面树立和实现其总体价值目标即民族理想,并拓展到和谐世界的天下情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题材纪录片的重视,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影片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为人们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自身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这类纪录片不仅具有史料价值,同时也具有现实意义。从文化的影响力看,民族文化纪录片为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人们进行自我比较提供了视角和真实的生活视频资料,使其说服力和影响力更加具体与透彻。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锋变得更为直接、迅猛.身处多元价值的冲击之下,保持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是进行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的基本前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博大精深的特征,正确的价值引导与合理的价值融合,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传统的民族文化教育范式需要适应社会大变迁的类型转换,引导文化自省,推动文化实践,深化文化自觉,推进文化拓展,在民族文化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创新中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文化思想、经典理论、精神风尚仍继续发扬传承,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邓小平自幼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对本民族文化有着高度的自信。文章从文化自信的基本概念入手,提炼出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主要内容,继而分析了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在当前面临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西方腐朽文化的"入侵"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形势下,研究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谐·仁爱·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整个价值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它集中体现着人们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左右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谐"、"仁爱"、"自然"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世俗生活的现实要求以及对未来前景的美好憧憬,这种终极理想分别体现在哲学、社会、政治、伦理、审美等不同精神领域。它既是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基因,也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是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无形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认识留美中国学生与他国学生互联网使用与文化认同的差异,本文选取美国普渡大学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学生与他国学生在美国和本国文化认同以及互联网使用方面存在若干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呈现了互联网使用对他们文化认同的不同影响,揭示了互联网使用对中国留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大于其他国家留学生的现实及其原因,补充和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类目前处于全球化时代,互相联系更加紧密,各民族各国之间共性更多.在强势文化和强势民族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地方性和民族化更加强烈.全球化刺激了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并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动力和条件,新形势要求我们利用全球化的技术支持,用全球化理论研究和观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以便中华文化与全球化时代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20.
把先进文化同多元文化统一性的讨论放在广义的世界文化背景中,才能给出多元文化作为一种客观事实的巨大价值和必须加以尊重、维护的理由,进而揭示先进文化的内涵和标准,分析先进文化同多元文化可以统一的依据;才能说明我国提出用"三个代表"理论(实质即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及其标准)作为立国和执政的指导思想与在国际上提倡多元文化、反对西方强势国家视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为先进文化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做法是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