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是建构未来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使之胜任教师角色,形成小学教师职业群体独有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智慧的主渠道。为了全面实现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必须实现由当前关注教育类课程理论品性的知识与技术的价值取向到关注教育类课程实践品性的德性与智慧的价值取向的提升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是职前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以实践为取向的课程规划,通过三层递进式实践课程的实施以及大学指导教师和基地校的充分合作,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获得全面的扎实的实践技能与基本的教育实践经验,实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师大新书架     
《中国教师教育30年》、《聚焦中国教师教育》简介;《教师教育实践与思考》简介;《内地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比较研究》简介;《浙江古代小说史》简介。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19日上午,由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办,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承办,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和教育系协办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研讨会"在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召开。  相似文献   

5.
面对师范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日益成为社会与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专业重点建设的问题。基于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全面、系统分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的框架内容与表现特征,进一步优化与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重点突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取向,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全科型素养和拓展能力。?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教育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它试图通过对人类生活体验研究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活动和各种现象。目前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没有提供给我们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它没有自己独特的具有辐射性和震撼力的方法论。"生活体验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现实依据和价值取向,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从而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幼儿成长有重要意义。围绕目的与内容观、教育形式观、评价观、教室环创观几方面内容,对142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观念“小学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学前”与“学校”的内容冲突是教育目的与内容观的动力表现,集体教学过多是“小学化”教育形式观的组织表现,结果重于过程是“小学化”教育评价观的导向表现,教室“幼趣”不足是“小学化”教育环创观的课程表现。幼儿园教师观念“小学化”倾向的形成与教师教育的观念保障、幼儿家庭的利益诉求和教育机构应试教育的低龄渗透紧密相关,其治理需走分层施策之路,家庭要改变应试取向的教育方法,积极回应幼儿园的“幼儿本位”工作;职能部门要系统改善“幼小衔接”工作,全面落实小学入学的准入监管;幼儿园要及时更新保教工作观念,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前教育觉悟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由于媒体形态在媒体素养教育形式上的"风向标"作用,大众文化在媒体素养教育价值取向上的"晴雨表"作用,西方媒体素养教育在深度上经历了从"抵制媒体→认同媒体→思辨、解读媒体→赋权媒体"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轨迹。其对我国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构建媒体素养教育的技能向度、文化向度和多维向度,促进其向超越保护主义取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践课程改革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高师院校还没有把教育实践真正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职前教师培养的基本取向依然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理智取向。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践课程亟待改革。改革教育实践课程首先要对其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科学地确定教育实践课程的课程目标,恰当选择课程内容,正确地进行实施与评价,突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时间的教育取向演变过程的视角,从"作为天时的时间"、"作为节日的时间"、"作为教育的时间"等演变过程的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呈现了教育时间管理、个体社会化及文化传承等作为社会深层结构的时间表达方式,总结归纳了现代教育时间的节律化、商品化、多元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决定教育的最后根据是哲学。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角度审视创新创业教育,本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在本质上是激发人的创造天性的教育活动,其价值应是基于个体本位价值取向之上的个体本位、社会本位与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的统一,应采取"问题——生活"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培养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在向公共和私立部门系统开展人权教育的过程中,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不断取得明显进步。人权课程不仅被纳入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体系之中,还被纳入公务员、学校教师和社会工作人员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之中。国家人权教育计划被写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人权教育法案得到热烈讨论。此外,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关注教学法和人权教育评价体系的开发,提升了人权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性;委员会还推动"人权教育中心"项目的发展,为人权教师提供有效的培训。这些,对中国启动国家人权机构和人权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就职前教师教育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质量保障措施。从政策保障、机构建立、入学人员选拔、合作伙伴关系下的专业实践、教师专业标准以及职前教师教育研究等方面入手,对澳大利亚政府所采取的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出澳大利亚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措施呈现的四个取向,即新管理主义取向、全程专业标准化取向、专业实践取向和实证主义取向。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类的精神人格,在教育过程中价值取向问题是教育领域中最核心的价值问题。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在价值取向引导中应处理好市场经济原则、法治原则与道德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因应创意经济与知识经济发展趋势,教育变革周期不断缩短,目标取向思维模式是策划教育发展之权宜之计。运用六何法与诠释结构模式构造小学教育目标内涵、小学教师专业要素及其关联生成,期以帮助专业沟通与理解。依据台湾"教育法",归纳小学阶段教育特性为基础性、扎根性、试探性与衔接性,以H·Gardner提出的修炼心智、统合心智、创造心智、尊重心智与伦理心智概念,作为教师专业向度构造指标。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园丁",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教师甚至和"天地君亲"并称为"五圣",可见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7.
"新马克思主义取向的冲突理论"和"新韦伯主义取向的冲突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两个著名的冲突论学派。前者认为教育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不民主的经济结构的一个方面,是对社会不平等分工进行复制的主要工具。后者认为教育是各集团用以实现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它的职能与集团的根本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学校教育的性质在本质上是为不同身份的集团所制约。  相似文献   

18.
借助"非零和"思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机制,包括动力机制、预警机制、调控机制,基于"非零和"思维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使人的思维范式与人的价值取向、道德目标趋向协调,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人的现代化、人全面发展的最终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公共性是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也是现代社会对课程的必然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公共性表现为课程开发是一个多主体协商对话的过程。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公共性面临来自公共性实现的前提、单一取向的课程开发以及后现代哲学的挑战.针对挑战提出通过开放课程开发、觉醒教师和运用多种课程取向开发课程等措施来保障教师教育课程公共性。  相似文献   

20.
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从职前开始的观念基本确立,但职前教师教育仍在传统的技术型教师培养模式下运行,因此,构建可行的"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就"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的理论基础、培养目标、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适应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需要,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促进教师群体由技术型向研究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