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喧哗与骚动》中不可毁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喧哗与骚动》中不可毁灭的女性形象任文关键词: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女性形象悲剧《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过去评论家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作品主题、表现手法的探索以及对男性角色的分析上,多少忽略了对其中女性形象的探讨和评价。其实,福克纳对女性...  相似文献   

2.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女性作家所写的女性小说。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女性形象以及其所处时代的相关的社会状况、妇女地位的分析 ,试图对该书中所反映的女性意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认为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性。本文通过分析小说《我弥留之际》中艾迪.本德仑身上的"影子性",探讨虚无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从而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孙犁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女性化倾向。通过对他们女性形象创作文本的解读,可充分认识他们的思想、审美选择与创作个性的独特。现将两位作家笔下女性形象进行比较,探讨其相似性和不同点,及其不同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结合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宗教氛围,对福克纳几部主要小说中的耶稣式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和演变的过程,以求全面公正地评价作家的宗教观及其在作品中塑造这些各具特色的耶稣形象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笔下女性形象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许多批评家基于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认为他对妇女怀有极大的偏见。事实上福克纳通过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毁灭与堕落,揭露并谴责了南方传统中妇道观对南方妇女人性的压抑与摧残,表达了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福克纳的小说在女性人物和男性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心理范式倾向。女性人物呈现出毁灭范式,表现为毁灭、堕落的特征;男性人物则呈现出神经症人格范式,表现为精神分裂。这是由作家独特的创作潜动机决定的。对福克纳小说文本进行心理范式方面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其作品有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定性,进而揭示其心理存在与发生方式,找到其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8.
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小说文雅纯净、古朴幽深,但充溢着“乾道”之气:男性意识强烈,女性意识淡薄,男性形象呼之欲出,女性形象深藏若虚。若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其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乌热尔图的小说是男性小说,他所描绘的世界是雄性的世界。因而,可以把他的小说归为男性本位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初福克纳的小说首次被译介以来,国内读者就和福克纳结下了不解之缘。近百年来,福克纳的小说被不断翻译和反复解读,但不同年代读者的理解也大相径庭,他们先后把福克纳看作悲观的现实主义作家、反战反帝的政治进步作家、意识流派代表作家、书写人类时代状况的现实主义作家、现代派作家,甚至认为福克纳小说具有后现代主义因素。这种变化,不仅折射了中国历史语境和文学观念的历史转型,而且显示出经典文本蕴藏着丰厚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0.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在其迄今为止发表的11部小说中,黑人女性是贯穿其中的主角,是作家始终关注的对象.对莫里森作品的解读需要关照其独特的三重文化身份:美国人、黑人、女人.身为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作家,莫里森对西方经典了如指掌;身为黑人,莫里森对非洲文化传统秉承与热爱;身为女人,莫里森一直坚持女性立场.因此,在解读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时须掌握与《圣经》、非洲文化相关的知识并具有女性意识,三者的结合是解读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老舍小说中刻画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传统女性,二是知识女性,三是悍妇。和同期作家相比,老舍的女性意识更具有传统性。他欣赏恪守妇道、聪明贤惠、任劳任怨的古典女性,对现代女性则不感兴趣,对所谓时髦张狂女性更是深恶痛绝,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家老舍浓厚的男权意识和男性本位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是一位善于把握和表现男性世界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充斥了硬汉形象,但也不乏生动的女性形象。《雨中的猫》是海明威的极少数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海明威在小说中不仅对男性进行鞭挞,表现对女性处境的同情,甚至还透露出其对女性意识的理解。本文从拉康著名的“镜像理论”从发试图论证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是通过她所建立的两个镜像关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汉文小说的创作贯穿了朝鲜朝500年的历史,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从当时汉文小说的创作群来看,都是男性作家,这为男性目光中的女性形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深入解读小说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男性作家笔下女性形象构建的深层动因主要是对具有传统美德特质女性形象的恪守,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写真以及难舍玉洁冰清。  相似文献   

14.
旅美作家严歌苓在创作中塑造了一批特别的女性形象,意图通过作品颠覆"第二性"这一概念,提出"女性也是第一性"的观点。但其创作中雌性、奴性的凸显展现了女性"第一性"不过是作家一场华丽的白日梦,从这个角度可以窥见其小说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席。  相似文献   

15.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描写展开论述,认为在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中,其前后期女性形象的刻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展现贾平凹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及变化的分析,来揭示作家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感受与变化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可大致分为"高贵的野人"和"卑劣的野人"两种,这些形象均是对印第安形象的扭曲,使殖民主义对印第安人民的驱赶、杀戮和压迫合法化。20世纪美国白人作家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刻画了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印第安人物。然而,与一些20世纪的美国白人作家不同,福克纳笔下的印第安形象与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有着本质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他突破了"高贵的野人"和"卑劣的野人"两种传统的印第安形象,用他刻画的印第安形象,唤起印第安民族的觉醒。  相似文献   

17.
苦涩的婚恋——福克纳笔下的女性悲剧再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爱情一向被认为是人类美好的情愫之一,她是作家笔下亘古不变的话题。在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笔下,爱情不但没有给女性带来快乐和幸福,反而成为她们人生悲剧的重要一幕;婚姻没有给女性带来新生和归宿,反而使她们走进了新的磨难。苦涩的婚恋使福克纳创作的女性形象更具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8.
以容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弗萊的原型学说为理论基础,作者结合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南方社会经历,以及自身生活经历来说明福克纳在小说中是怎样来进行女性形象创作的。  相似文献   

19.
张洁是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一位女性作家,其小说为新时期女性人格的独立、妇女的解放发出了呐喊,通过对新时期职业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生存困境的揭示以及女性自身价值实现的人生之路,提出了姐妹情谊的女性集体意识,同时指出新时期女性意识的局限性妇女只有出走,自我心灵的笼罩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20.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展现了康普生家庭由显赫到分崩离析的过程,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呈现了美国南部的历史变迁。在小说中福克纳着重刻画了三位女性形象,一个是被美国南方传统妇道观扭曲的康普生太太,一个是具有反叛精神的凯蒂,还有一个是象征人性复活的理想人物迪尔西。作者在塑造三位女性人物时,鲜明地折射出福克纳的女性观:他鞭挞、嘲笑的是康普生太太,同情的是凯蒂,满怀激情歌颂的是地位卑微的黑人女佣迪尔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