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医德建设与卫生法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德建设与卫生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者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医德建设需要卫生法制建设的支持。加强法制建设是弘扬医学道德的需要 ,是社会道德进步的表现。卫生法制建设的进步既以法律的方式满足了社会的道德需求 ,也以法律的方式规范着医疗活动中的道德秩序。卫生法制建设又是以道德进步为依托的。法的力量植根于深厚的社会道德之中。法制建设只有以道德建设为依托 ,才会实现巨大的社会功能。医德建设与卫生法制建设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现阶段 ,应注重在理论上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实践上摸索医德建设与卫生法制建设共同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加强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医事法律素质教育要坚持与医学专业教育、医德教育、普通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医事法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包括医事法律知识、医事法律意识、医事法律思维和医事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令人堪忧,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实践能力欠缺。从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形成医事法律素质培养的系统,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红医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道德、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等元素,与医学生医德的养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红医精神涵养医学生医德,有利于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坚定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理想。医学院校要通过理论先导,使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领悟医德;实践引领,在课外活动中践行医德;人文育人,在校园文化中培育医德;多维联动,在全员育人中养成医德。  相似文献   

4.
医学道德建设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道德建设 ,将为实现现代医学模式、树立医疗行业的文明之风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根据。一、以人道为前提 ,扬弃传统医学的道德范式。医学作为一门以全人类健康为最终目标的科学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然而 ,医学又与一般的自然科学不同 ,无论就其自身特点 ,还是就其发展目的 ,都离不开人。医学以“疾病载体”的人为研究对像 ,这一研究对像并非完全是自然的 ,而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现代的医德不应仅理解为维护生物机器式的人 ,而且更应当理解为恢复已失去平衡的人类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道德良知培养和医德教育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学生道德良知的培养在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医学生道德良知的培养主要在于医德教育,只有通过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和医德行为三位一体相互作用才能生成医学生道德良知,文章在探讨国外医学生道德教育模式的经验基础上,对我国医德教育模式在医学生道德良知培养上进行若干反思。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高等医学院校必须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方略 ,坚持以德治校。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决定的 ,也是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生道德现状的迫切要求。要在医德教育中大力弘扬祖国优秀传统道德 ,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 ,并大胆借鉴吸收西方先进的思想道德文化。要从改革课程设置 ,更新教学内容 ,革新教学方法和严选带教老师等方面加强医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医事法律规范的创制应该整合伦理和道德的基本规范,鼓励医事立法对医生行为的调整,着眼于医生行为逐步向"善",逐步符合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伦理精神和各项道德原则;并论述道德化的医事法律规范路和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道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党的革命道德传统境界崇高、内涵丰富。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道德思想,弘扬我党光荣的革命道德传统,对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为此简要叙述了中国传统“政德”和我党干部道德传统的基本内涵,论述了新时期弘扬两个优秀的道德传统,大力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文学的道德叙事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现代文学真正的“宏大叙事”是道德叙事。近代文学道德叙事的实质内涵表现为“道德至上,私德优先”。五四文学虽然以“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为叙事转换的革命性标志,但传统道德的某些根本价值原则仍然在深层结构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即使对新道德的高扬也在道德/艺术思维方式上与传统道德叙事纠缠不清。一方面它是“道德至上”审美原则的超常延伸;另一方面它又将近代道德叙事发展为审美上的道德实用主义叙事。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伦理与传统医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传统医学道德深受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影响,在注重道德教化和崇尚纲常伦理的儒家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源远流长的优秀医学道德,使得医家与儒家有着非同一般的亲缘关系。“仁爱救人”、“医乃仁术”便是儒家仁爱思想的体现。仁爱原则既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传统医德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医患伦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医患伦理,从内容上分为医家伦理和病家伦理两部分。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传统医患伦理是基于传统人学观、医道观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仁道主义精神;其次,受儒家伦理影响,传统医患关系是一种人伦关系,医患之间体现出高度的利益一致性,展现出成人成己的精神实质;最后,受中医学的影响,传统医患伦理强调医患共同为健康负责。站在当代医学文化和医疗实践背景之下,既要看到传统医患伦理中熠熠生辉的内容,也要注意其与现代医患伦理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伦理是一个极其发达的理论和实践合一的体系,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其理论内容,对其可操持执守的实践品格关注不多。而事实上,儒家伦理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虽有其理论的合理性与权威性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应是其与人的日常生活的相关性。通过对儒家伦理日常化与内在化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全面地理解儒家伦理及其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摆脱传统基因伦理学的解释学困境,突破其理论局限与实践局限,可以从现象学出发,借助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维贝克的道德物化理论等,以境遇的有限性和发生性作为理论突破口,在技术调解无效的情况下,通过“协商陪审”机制,实现新基因伦理学的社会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与伦理之间内在的价值关系看,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对政治伦理的工具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探究;从政治伦理的理论结构看,它应该包含政治伦理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等内容;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理论特征和影响看,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看,确立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加快制度伦理建设、树立全球政治伦理意识等,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主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反思应用伦理学——兼论应用伦理学与理论伦理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伦理学在西方的兴起对以前的理论伦理学构成了一系列挑战,并为伦理学研究构建起了全新的平台。应用伦理学对问题和实践的强调使传统伦理学建立大一统的理论体系的旨趣大大削弱,并动摇了传统伦理学的普遍主义与绝对主义;应用伦理学在回答“应用什么”、“应用于什么”和“如何应用”等问题时扩展了传统伦理学的外延,并突破了对理论与应用之关系的传统理解;应用伦理学对权利的关注改变了传统伦理学对道德义务的过分强调,并改变了传统伦理学所理解的道德概念。应用伦理学的这些革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伦理学的扬弃与超越,使伦理学研究的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论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人文精神资源对于重建当代医学人文精神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主要从儒家的"仁"、佛家的"慈"和道家的"辩"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寻找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契合点,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融汇传统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伦理具有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明显特征。它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内容、德治为核心的完整的价值体系 ,由于我国传统伦理由家庭伦理化育而来 ,又扩大为政治伦理 ,因而我国传统伦理对传统行政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伦理政治、政治伦理使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道德化 ,它不仅使传统的行政管理缺乏科学性、稳定性 ,同时影响了传统行政管理的公正与效率 ,极大地牵制了传统行政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的医德问题引起了医师们及医学团体的重视,医师与医学团体分别从各自角度对医德建设提出了相应主张?通过医师及医学团体的共同努力,民国时期的医学伦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继承了传统医德的内容,又具有自己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其现实根源,更在于其理论根源,即传统伦理学.传统伦理学是建立在传统人道主义基础上的,其伦理基础是人类共同的人性价值.因此,传统伦理学是仅适用于人类内部的伦理学.在传统伦理学那里物不再是具有存在论根基的自在之物,自然也不再是具有自在的存在论本性的自在自然,而是成为为主体产生又为主体所用的人化自然.因此传统伦理学堵塞了人类通向自然的伦理之路.面对这种情况,西方自然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应运而生,其建立的伦理依据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是不依赖人的评价而改变的,是内在的存在于事物的本质当中的.自然界的权利是指自然界中的自然物一旦存在,便有按照生态学规律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是任何人都无权干预的.这对于把自然界纳入伦理学研究对象这一方面具有进步意义.同时也使得人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应用伦理学领域的伦理问题远远超出了传统德性论的理论视野,这既是传统德性论被边沿化的原因之一,同时也为德性论的复兴创造了新的契机。在此境遇中德性论的出路在于,从德性现象论、德性本原论和应用伦理学的视角重新反思德性,自觉地把传统德性论提升为应用德性论,进而探求应用德性论的性质及价值基准——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