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中的骨干力量、普通参与者和旁观者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策略选择和心态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将小事闹大来实现维权的目的、借机敛财和对社会进行仇视是群体性事件骨干力量抱持的三种基本心态。普通参与者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目的并不像骨干力量那样明确,从众和搭便车心理等往往是他们的心态。作为旁观者而存在的某些境外媒体抱持一种唯恐中国不乱、别有用心的心态。极少数不具有利害关系的普通民众以及没有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利害关系人也会表现出一种兴灾乐祸的心态。既然中国当下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态是多元化的,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解决过程应当充分考虑参与者的具体心态,建立一套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的规则治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与群体心理息息相关。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阶层分化、贫富差距、社会风气、官员腐败等引发弱势群体失衡、不信任、从众、发泄与偏激仇视心理.致使群体性事件生成。启示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公信力建设,完善开拓民主表达渠道,加大司法建设力度,增强社会风险预警能力,从而疏导消弥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群体心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其出现有多种原因,更多反映了地方政府应对风险能力及地方政府权力运用是否得当的问题。研究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失范行为,增强各级政府对群体失范行为的敏感性,发挥地方政府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纠正功能,可以为妥善解决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一种新的治理思路。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将“以人为中心”的柔性治理和“以制度为中心”的刚性治理相结合,建构起一套刚柔并济、行之有效的治理群体失范行为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之所以会对社会治理产生负面影响,表面上看是由个体纠纷与群体情绪两种要素交叉引起的,实质上可归结为一类根源,即群体力量的异化。与既有研究关注群体性事件解决手段不同,群体力量在群体性事件产生、发展轨迹中的异化与回归更应被追踪与关注。当群体人同时具有三个共性(理性的缺位、责任意识的缺乏、易于被暗示和传染)时:便会产生群体力量的异化,成为从众,被别有用心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煽动与利用,此时促使群体人异化的动因反而脱离了私人利益,上升为所谓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利益。但正如群体力量所具有的色彩是可控可测可被转变的,群体力量异化后也可在正确途径的引导下回归:当群体人重获理性、社会责任感、独立与主见后,便会发生群体力量的回归,逐步回到正常群众的状态。以群体力量的异化与回归为基点,可对近十年的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升级、结束全过程进行审视(2004-2013):识别组织者、煽动者、参与者、旁观者;区分暴恐事件、意外事件与群体性事件;论证促使群体力量发生角色异化的临界点;提出能够引导群体力量回归正面效应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参与人数多,社会影响大,已成为严重干扰和阻碍和谐社会建设,影响社会稳定团结局面的不可忽视的负面因素.剖析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社会心理特征,揭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原因,探讨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影响,对于我们采取有效预防和应对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娟 《南都学坛》2013,(6):103-106
处在转型期的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矛盾的突出表现,又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当前预防和有效处置各种群体性事件,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是必要前提。群体性事件爆发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公民维权意识的普遍觉醒与利益诉求渠道的缺失,是当前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由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导致长期压抑的社会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从而形成群体心理的失衡和情绪化的冲动,是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内在原因;由于行政和社会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产生的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群体在利益受到伤害时,容易选择非正常的渠道表达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这是群体性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对卷入安徽省马鞍山市6.11事件5位旁观者的访谈研究,从"为何"与"如何"两个层面对旁观者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行动逻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旁观者参与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心理动因主要有:看热闹、打抱不平、借机发泄、寻求权利、相互影响、刺激快乐;他们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后的行动层次有:围观起哄、聚集封堵、推挤打砸、传播信息、躲避退却、反思评述。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指出相关方面在处理和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时应注重群际心理疏导、流言传播控制和个体行为干预等。  相似文献   

8.
社会泄愤事件的社会心理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泄愤事件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它不仅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造成严重的冲击和破坏,而且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成为了风险社会的标志.社会泄愤事件的发生与人们的社会心理密切相关,在社会泄愤事件中集中体现了人们意识盲目性、参与自发性、行动叛逆性、冲突非理性的群体心理特征.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引起社会泄愤事件产生和扩大升级的主要心理因素有:社会认知偏差、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群体压力与个体匿名、社会类化与盲目从众和社会偏见与首因效应.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底层怨恨心理亟待加强研究。怨恨心理包括心理受虐维度、言语表现维度,并最终呈现为行动维度。路易岛的环境抗争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导致经济损失是怨恨心理产生的起点,基层政府的不当行为导致怨恨对象由肇事企业扩展到了基层政府,而相对剥夺感和法院不受理导致怨恨心理得以再生产,并不断扩散。怨恨心理存在特定的演化逻辑与再生机制,包括由"怨"到"恨",由个体到群体,由分散到聚集,由原生到次生。怨恨心理既导致了显性的社会后果,也存在潜在的体制外行为。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底层的怨恨心理,其关键在于正面回应底层的利益诉求,防止"群体性怨恨"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项目主持人法律与行政学院向良云副教授[主要研究内容]基于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组织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形成跨学科的理论框架。深入分析转型期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实背景与内在根源,探究结构性背景下公众对导火索事件的社会认知模式与过程、情绪与行为的结构性传导、群体与行动的相互强化等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确立衡量重大群体性事件演化升级的表征指标体系,厘清演化过程中诱发事件、原生事件以及次生事件的交互作用方式和类型、链接和耦合、衍生和扩散等多种逻辑和非逻辑关系,初步确定其一般演化过程与轨迹。在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和编码处理,运用聚类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识别影响重大群体性事件演化的恶性因素。探讨各个因素分别作为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控制变量等多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关系。总结和归纳重大群体性事件演化的核心规律并进行一般的形式化模型表达。最后结合其发生和演化规律,寻找关键环节和拐点,建立重火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与源头阻断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