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主席梳理近百年世界发展动态的演化逻辑,透析国际发展不平衡规律,比对今昔变化的冲击程度、波及幅度及影响力度等所作出的重要论断。明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出背景、理论内涵及具体表现是我们准确把握历史方向、制定“中国之治”“全球之治”良方的基本根据。为应对当前面临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和难题,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开创更加开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局面,要突破老传统,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治理模式;打造新动能,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活力;进入新阶段,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历史必然性;掌握真本领,把握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方法论;增强新效能,发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优势。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仔细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我们就能够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观理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实践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根本主题、核心内容、基本方略、根本目标等丰富的理论内涵,具有人民性、实践性、体系性的鲜明理论特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扶贫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实现“小康梦”“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支撑,也为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执政合法性和厚植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思想和理论创新,具有深刻的政治伦理意蕴:“以人民为中心”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基点;“共享”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原则;“制度正义”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追求;“以人为本”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规范;“全球责任、正义与道义”是扶贫重要论述的世界贫困治理政治伦理导向。  相似文献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可以概括为:重要意义论、基本内容论、思想渊源论、全球治理论、国际责任论、伙伴关系论、安全格局论、发展前景论、文明交流论、生态文明论等十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风险态势的科学分析后,习近平总书记建构起了整体风险治理思想。这一思想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风险是系统性的,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发展新常态风险、党内政治腐败风险、国家意识形态风险、社会公共安全风险、自然生态环境风险等方面。全面提升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水平,必须增强主体责任自觉、恪守底线思维、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风险治理“命运共同体”等。习近平新时代风险治理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风险思想,是实现“四个伟大”的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是全球化运动的客观产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及提法都由来已久,但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逻辑提升和体系化构建,并使之成为指导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参与全球治理的核心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中国全球治理实践中不断由理论转化为现实,重塑了国际秩序与世界发展新态势,也使人类超越了从前各种自然性或自在性的共同体,走向一种更具开放性、自主性、建构性与自为性的新型共同体,尽可能自由自觉地把握自身命运。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所阐述的“生命共同体”主要包括“自然内部制衡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3个方面,具体内涵是指将自然界的动物和山水林田湖草等纳入生命共同体的保护对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由人与人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共谋生态治理出路。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权的思想内核,是凝聚各方力量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动员,是引领各国人民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技术创新发展、人民利益导向、深化改革为逻辑前提,就网络治理论述了一系列新主张、新思想,形成了以网络强国、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构建为核心要义的互联网治理新思想。基于习近平的互联网治理思想,推进全方位的互联网治理体系建设,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技术创新体系、统筹规划下制度保障体系、人民利益价值追求下文化共享体系、对外开放战略下国际合作体系,为实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提供新思路,对推动网络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诸多重要论述。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一种外交战略、价值理念,同时也是中国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给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方案。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其自身的独特含义,它体现了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也为世界的进步发展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中国方案",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成功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应加强合作,坚持发展成果共享,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以合作共赢推动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需要建设更加健康的世界经济、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和积极引导好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关于共同体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意深刻,蕴含多维意蕴。地域维度包含国家内部共同体、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共同体、区域内部共同体和全人类共同体,场域维度包含实体场域的生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虚拟场域的网络共同体,领域维度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五个领域的建设方略,形成了一系列系统化、整体性的关于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习近平关于共同体的系列重要论述为解决人类发展困境贡献了中国智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营造了良好生态,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基于对健康事业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针对健康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健康与人的全面发展、健康中国治理、全球健康治理体系建设的具体战略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实践性、理论性的新理念和新主张,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民健康事业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核心主张、理论贡献,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聚焦中国之治走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围绕着新时代中国向何处去、如何行稳致远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政治命题作出了新的理论阐述。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学精髓与内核,其理论价值在于引领中国之治超越西方“民治、民有、民享”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制度性思考和可通约性理念。把握好这一点,应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统一起来,并以既不“媚西”也不“复古”的姿态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人类文明,以更宽广的马克思主义视野、更持久的大国担当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其承载的关于人类价值规范和交往秩序决定了它本质上属于一种规范性存在样态。作为超越实体性存在的特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范性存在样态主要在于其内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价值张力,这种价值张力在现实中表现为共同价值与价值存异、公共权威与个体自主、超越旨趣与适度稳定的合理关系。上述价值关系的处理也充分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方案中,即中国传统"和文化"价值引领下的共享发展格局、"承认的政治"下民族自主与"中国方案"的价值威信、战略举措下的区域化样态与价值超越下的全球化趋势,以上方案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构建在"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蕴含着制度性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价值旨向。在逻辑理路上,其创造性将人民立场、中国精神和世界担当融为一体,呈现出鲜明的理论开拓性、政治指向性和人民性等价值意涵。在实践向度上,其重视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强调在化解社会矛盾中把握决策过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系统性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动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进一步化解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加强中国特色理论供给,向世界展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景;将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紧密关联在一起,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关于交通运输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交通运输观的最新成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就需要从理论源头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交通运输观。采用文本分析等方法分析马克思交通运输观的基本思想内容,结合中国交通强国建设具体国情,研究马克思交通运输观的时代价值。马克思交通运输观是在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重要理论体系,在内涵上包括:交通运输是按照一定目的改变人与物“位置变动”的活动,是独特的物质生产部门,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范畴,是导致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先驱,是需要合力建设的行业,是无产阶级实现团结的重要条件等思想内容。马克思交通运输观具有重要时代价值: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在新时代应以投融资机制改革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先行官作用;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发挥交通运输的文化交流作用,增强国家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深刻阐释文化认同内涵的基础上,多次就文化认同问题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通过揆诸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发展史,揭示了文化认同“从哪里来”的首要问题;指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明确了文化认同“为何重要”的核心问题;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决了文化认同“怎么增强”的关键问题:标志着党中央对文化认同发展规律及其强化路径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文化认同系列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认同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文化虚无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激发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