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教育政策问题,历来备受关注。既有研究,对差异性或许较为敏感,对共同性或许不够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1](P.246)),明确了民族教育政策的方向和主线。笔者基于Nvivo软件进行关键词计量分析及相应探讨,结果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政策表现出增进共同性和尊重、包容差异性的总体趋势。而民族教育政策具体领域的情况略有不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职业教育、教育对口支援及协作、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录取六个领域表现出增进共同性和尊重、包容差异性的历史趋势;而干部教育、民族预科班与民族班、民族团结教育、双语教育、课程与教学五个领域或许不太一致,内地西藏班和新疆班领域则似乎有所不同。这意味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指示既恰逢其时又任重而道远。展望未来,应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为准则,审视和评估民族教育政策。与此同时,民族教育实践应“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通过准确地“尊异”,来更好地“求同”。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民主国家普遍的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建设共同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其宗旨是塑造社会的公共精神,社会公正是作为公共空间的大众传媒之价值核心.为此,大众传媒应着力于促进人权发展、限制公共权力、增进人民幸福、维护社会公平,并将重点放在培养社会公众特别是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民的政治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3.
保证社会公平公正,是政策选择的永恒主题。当前,我们应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重新认识导致女性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制度性原因,并从中发现政府政策的不同取向和偏差,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问题,由此应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增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缩小发展差距,使女性获得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要保障男女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如何制定公平、公正的高等教育政策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价值分析是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活动的价值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确认的一种教育政策研究方法。通过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价值分析的理论内涵的界定,分析了其具有提升政策效率、优化与创新政策、推动政策合作的功能。从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三个维度分析了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彰显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关注弱势群体的主流价值取向,体现教育公平性和公益性、对弱势群体的扶助与关怀的合法性导向,践行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照耀下,联合国一直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权利。在历史的长镜头下,梳理探究联合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程,目的在于阐明其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通过分析,政策特征主要表现为:以教育的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为逻辑基点和最终追求;强调文化特质的维系,支持符合文化特性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政策实施面临困境须积极应对。而启示主要有:保障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为立纲之本;为我国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提供了国际依据;少数民族教育应在国家“一体化”语境下实施,同时应帮助少数民族成员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价值在于提出了"复数"型的正义概念,并通过正义两大优先原则的梳理,将自由原则、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差别对待原则、效率原则进行了"词典式排序",为教育公平概念的现代阐释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基础教育实践的主要问题,是狭隘发展观和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下,学生自主发展权利的缺失;以及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导向下,差别对待原则遭到普遍的误解.只有立足于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正确理解自由权优先和差别对待的两项正义原则,才能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迷惘中,重新确立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寻找制度创新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免费师范生政策从2007年拉开了帷幕。新时期的免费师范生政策集促进教育公平、教师专业发展、缩小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等于一身,其利益相关者在政策的推进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涉及政府、高校、学生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不同主体之间有其差别化的利益追求,  相似文献   

8.
从"二战"后到新世纪之前,美国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经过了一定的演变。新世纪以来,受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延续性,都支持政府干涉教育事务;都以拨款的形式推动教育改革;都把追求效率作为教育理念之一;背后的指导思想都是新自由主义。同时,奥巴马政府对基础教育政策进行了一些革新,采取了更积极的奖惩政策;以竞争性拨款来代替合格性拨款;改变学术标准和评价标准;更为注重教育公平等举措。目前美国基础教育政策面临着联邦政府是否应干预教育?竞争性拨款是否有效?更多的选择是否更好等争议。美国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能为我国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提供一定启示。?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增进共同性”的提出,涉及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在新时代发展的一些重大的基本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为党的民族工作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以及民族理论在新时代的推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突破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增进共同性”的三重逻辑包括:首先,“增进共同性”的提出遵循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身的本体逻辑,在这一逻辑下,必须要以共同性来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其次, “增进共同性” 的提出凸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话语发展的理论逻辑, 在这一逻辑下, 增进共同性成为民族团结理论研究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推进的关键环节和转换“枢纽”;最后, “增进共同性”的提出有效应对了现实国情的机遇与挑战, 回应了改革开放后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带来的共同性不断增多的发展趋势以及防范应对民族领域风险挑战的现实要求,在这一逻辑下, 党中央敏锐认识到并把握住了新时代的历史机遇, 以增进各民族共同性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化解国内外风险挑战,凝聚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逐步形成了类型多样的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体系,包括加分/降分录取、优先录取、单独划线录取、定向录取、特殊班录取等。其历史合理性在于人才数量补偿、教育质量补偿、语言文化补偿和特殊奉献补偿,但政策固化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民族教育质量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和实现民族教育的内部公平。随着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广泛深入推广,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正在从基于“民族身份”的普遍性优惠逐渐转向基于“教育贫困”的区域化、个体化精准支持。今后应以“关系理性”正确看待民族地区高考差异性政策争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动态思维”建立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渐进调整机制,分类制定政策退出时间表;以“科学意识”完善民族地区高考治理体系,提升民族高考差异性政策支持精准度。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表现为对教育不平等的矫正。围绕政策价值分析的3个基本向度展开,从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3方面对预科教育政策作出价值分析,并结合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的实际,指出政策价值的有效性较差,主要体现在:预料教育的考核不力,无法从教育质量上矫正不平等;生源地控制不严,矫正了群体不平等却忽视了个体不平等;奖、贷、助体系不完善,无法矫正经济资本不平衡带来的教育不平等等方面。要有效实现预科教育的政策价值,则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预科考核和评估制度,严格控制生源地,完善贷、奖、助体系。  相似文献   

12.
听证在公共政策选择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听证是现代公共决策的重要程序,对于促进和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选择中引入听证程序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和防止政府自利性,解决政策制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可以广纳民意、争取民心,增强政策选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正原则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教育公正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伦理底线,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是公共教育政策制定的首要价值选择。为此,教育政策制定者们必须增强民主参与程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政策合法化程序与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市场化、契约化劳动关系已基本建立;劳动关系复杂、主体地位不平等;劳动者基本权益受损问题突出。而与劳动关系相关的社会政策在政策理念、政策形成与执行机制以及政策内容上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通过社会政策改善劳动关系,应当树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培育政策主体,改善政策决策机制,实施和完善积极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建立社会支持服务网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我国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战略和促进教师教育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政策.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价值取向、政策文本内容的本质等问题.以期待更好地改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促进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平选才是我国高考政策长期坚持的基本价值诉求.转型期社会利益关系的重构制约了高考公平选才政策机制的有效运行,使高考政策变革面临如何平衡社会利益冲突的现实难题.对此,需要在坚持和完善统一高考制度的前提下,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健全高考监督制约机制,完善教育平等、高考平等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高考公平选才的政策机制,营造有利于公平选才的政策环境,提高高考政策变革的社会公信度.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政策公平与效率关系和谐的内涵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教育和谐的前提在于教育政策的和谐,最终在于教育政策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和谐。教育政策公平与效率关系和谐是教育政策所体现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和合相配、协调统一,达到相对稳定、均衡和理想的状态。实现教育政策公平与效率关系和谐的要求主要有:准确把握教育政策环境,教育政策主体的价值选择符合社会的期待;正确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及其关系,体现教育政策特点;合理整合公共教育利益,完善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8.
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经济效率是一个对待性的概念,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手段;经济公平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还具有某种目的性价值;两者都是衡量社会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价值目标。“市场失灵”使政府协调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的行为具有道德合理性。政府协调行为应该致力于同时满足公民对这两种价值目标的需求,确立以经济效率为基础,致力于维护经济公平的复合型价值取向。政府协调行为也会衍生一些不道德的现象:协调主体放弃了公正、中立的价值取向;“寻租行为”损害了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法律制度、政策违背经济公平的伦理原则;协调行为导致了政府工作的效率低下。但这些现象是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 ,其成本应该在国家、企事业及个人之间分担。分析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有利于教育体制改革 ,有利于促进教育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是学生减负的价值引领,有助于我国儿童权益的保护。研究基于价值选择、政策工具特征以及有效性这三个 角度对“双减”政策进行价值剖析,可发现减负政策问题的由来、目标及内容取向均体现了政策的价值追求。籍由“双减”政策 工具纵横二维表可知:政策工具选择趋于多样化,但分布不均匀。“双减”政策有益于保障学生自由权利,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 同时也映射出一些弊端:学生升学压力依旧存在,家长陈腐教育观念根深叶茂,失业难题如何处理。因此,为了实现“双减”政 策的价值和解决以上问题:要改观教育理念,坚持自主减负,优化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差异,转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协同自治治理,多方共治共赢等方面来实现该政策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