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木材贸易是保障我国木材市场平稳运行,促进木材产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这对我国未来木材贸易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2008年和2009年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原木、锯材等资源型产品的进口,以及人造板、木家具等加工产品的出口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后危机时代国际木材贸易发展趋势;最后,基于我国木材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从出口市场多元化、国内市场开拓、木材产品合法性认证及培育出口产品自主品牌等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7年我国木材及木制品进出口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木材贸易是保障我国木材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关注木材贸易的新进展及新问题,是我国木材贸易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文以2007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原木、锯材等资源型产品的进口情况以及人造板、木制家具等加工产品的出口情况,并从资源进口、产品出口、市场分割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木材贸易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国木材产品进出口形势及应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材贸易是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木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联 合国粮农组织对木材产品的分类(原木、锯材、人造板和纸类产品)为依据,首先阐述了研 究木材贸易的重要性,分析了2006年我国木材产品进出口情况,最后指出了我国木材贸易发 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为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木材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2年我国主要木材产品的进出口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木材国际贸易是木材产业成长不可替代的动力之一。 2 0 0 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 ,正确分析这一年木材进出口的发展态势 ,对于准确把握木材贸易的发展方向 ,调整木材产业结构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该文首先对 2 0 0 2年我国木材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态势 ,进行了简单归纳 ;其次 ,按照产品类别 ,依次分析了主要木材产品的进出口情况 ;最后 ,从我国木材产品进出口的现实情况出发 ,指出了我国木材产品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这对推动我国商品林业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国主要木材产品进口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木材产品的进口贸易,是我国国际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比重不大,但是对国内木材市场和消费倾向,以及对相关产业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对林业本身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该文首先以主要木材产品(包括原木、锯材、单板、人造板以及纸类产品)为分类依据,分别就其在2004年的进口情况做了具体分析;然后,立足于2004年我国木材进口贸易发展的现实,从进口依存度、进口秩序以及进口方式3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木材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相似文献   

7.
汇率是影响一国贸易价格的重要因素,原木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和进口产品,其进口价格对国内木材市场和林产工业具有重大影响,研究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原木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是探索国内木材市场价格变动规律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基于2004年1月至2019年6月的月度数据,同时考虑汇率制度改革的影响,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原木进口价格的长期和短期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会引起原木进口价格反方向的变动;短期内汇率传递不完全,长期内汇率传递过度;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原木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有影响,但作用较小。最后,提出了建立木材市场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国内木材储备林基地建设,促进原木的进口市场分散化程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世界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0年以来的FAO历年《林产品年鉴》数据资料,分析世界木质林产品贸易特点与发展趋势.世界木质林产品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关系紧密,在波动中上升;欧洲在世界木质林产品贸易中处于领先地位,亚洲将成为世界最主要的林产品需求中心;世界木质林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发达区的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各类木质林产品增速不等,初级产品比率不断减小,深加工产品比率不断增大;原木贸易在原木产量和消费量中的比率并不高,环境保护对世界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人工林产品逐渐成为世界木质林产品贸易的主体.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应适度控制木质林产品贸易增长速度和贸易规模;改变"大进大出,两头在外"逐利性的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模式;控制原料型初级产品大量、快速进口,重视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人工林,着力提高国内木材资源供给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外木材资源,由逐利型贸易转化为以满足国内对木材实际需要为主的补缺型贸易.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对出口波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适于研究我国出口波动的实证模型,运用我国与25个贸易伙伴国1984-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贸易协定对我国出口波动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加入WTO及与贸易伙伴国建立区域贸易协定可以显著降低我国的出口波动,而伙伴国加入WTO对我国出口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贸易竞争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是影响我国出口波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浅议我国木材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世贸组织体制下 ,我国木材国际贸易的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木材国际贸易对缓解我国森林资源紧张矛盾 ,促进木材产业适应国际竞争要求 ,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木材产业在我国产业体系中处于相对落后位置 ,但不等于其产品完全没有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该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木材产业部分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分析 ,说明我国木材产业部分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同时 ,提出我国保持现有产品比较优势和培育新的产品比较优势的战略立足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瑞士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经常市场模型等工具对中国与瑞士贸易的互补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瑞士在比较优势上存在明显差异,两国之间的贸易无论是在出口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瑞经济的持续增长会推动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两国的贸易增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UN Comtrade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1996~2012年中澳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进口需求规模增加是促进中国对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规模增加是澳大利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的关键因素。对分类农产品而言,影响中澳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因素存在差异。总体来看,农产品结构变化对中澳农产品贸易增长的贡献小甚至阻碍出口增长。随着双边市场不断开放,中澳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重点在于不断调整出口结构,以适应对方农产品进口需求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船舶贸易大国,船舶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亚欧地区为其两大传统出口目的地。近年来,欧美经济复苏缓慢,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中国船舶出口面临新的挑战。截取中国和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2002-2011年10年间船舶产品贸易出口流量数据,通过构建引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对其贸易流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显示,经济规模的扩大和FT A的构建可以促进中国船舶出口流量的增加,地理距离对出口流量具有阻碍作用,汇率的波动显著影响船舶出口流量的变动。  相似文献   

14.
进出口贸易是促进辽宁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存在很大变数,辽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目前很难预测这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会持续多久及何时结束。尽管近期世界经济有回暖迹象,但是全球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状况仍在继续,这对辽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继续保持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难度也在加大。分析这次世界经济调整可能对辽宁进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运用中国1997年、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分15个行业、8种能源来研究中国基于国内生产、消费、出口、进口中的CO2排放及国际贸易中的净排放等问题。结果表明:(1)中国一直是碳贸易净出口国,1997—2007年的CO2排放量持续增长,国内生产大于国内消费的CO2排放量,且出口的CO2排放量占国内生产的CO2排放量的比例很大,这说明出口对中国CO2排放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2)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和金属产品制造业是进口和出口CO2排放量相对较大的三个行业。(3)从单位产值看,出口、进口和国内生产的CO2排放强度在1997—2007年持续下降,而国际贸易净值的CO2排放强度1997—2007年一直上升,出口的CO2排放强度要远大于国内生产的CO2排放强度,表明中国净出口的资源和能源正在不断地快速飙升。因此,中国应加大鼓励低耗能、低排放行业的出口,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出口,发展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和新能源,从而减少中国的CO2排放量,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