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国学者杜夫海纳被誉为当代现象学美学界的巨擘和集大成者,他对审美对象、审美知觉、艺术与现实等问题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现象学美学体系.他的现象学美学可以说是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杜夫海纳的美学体系从本质上说仍是唯心主义的,他的理论的终极导致”自然本身没有美,自然美在于人化”的片面观点,这正是被他的现象学美学的唯心主义理论基础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盖格尔运用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审美主体和审美价值的层次以及对应性关系的分析,揭示了美与人类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他认为美学是关于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审美所抵达的是存在的自我,审美体验是对存在的幸福体验。他的这些早于海德格尔等人关于美与人的存在关系的思考,在美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密切相关,意向性理论中的主客相关性特征和内在的主客二元分裂思维的残余决定了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品格:它虽然强调审美价值在主客体的交流对话中产生,但是它并未真正实现主客体的统一,而始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摇摆.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盖格尔的主观性审美价值观阶段、英伽登的客观化审美价值观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形式上的主客统一的审美价值观阶段.  相似文献   

4.
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对审美对象进行阐释,认为它不仅需要具有客观存在的条件,而且必须经过主体的知觉,从而进一步确认,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对象作为客观存在的对象不同于审美客体,它是一种意向性、关系性的存在,其内涵比审美客体的内涵更丰富、更具体、更富主体性,也更适合建构新的美学体系;作为被意识到的对象的审美对象不同于一般的意识对象,它是一种需要用审美经验去感知的对象性存在。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现象学方法的美学开展、接续并发展中国现代意境美学传统,张祥龙在深入接受现象学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美学观。其“美感论”中的“美感体验论”接受了胡塞尔的“直观”说和海德格尔的“体验”说,“美感居中论”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思想和海德格尔的“视域构成”思想;其“审美对象论”接受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思想。张祥龙对现象学思想的接受具有准确深入、中西会通的特点,其接受意义有二:就目的言,他通过接受现象学思想既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学美学理论,又接续并发展了中国现代意境美学传统;就方法言,他的接受与建构实践为如何融通中西美学资源进行理论创新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6.
对心物关系的研究,是传统美学一以贯之且卓有成效的部分.无论是对美本身的探究还是对审美经验的考察,审美对象是一个必须认真加以对待的理论问题.传统美学理论主要采取"心"与"物"这两种方式来解决审美对象问题.如果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打破主客截然二分的思维模式,则可以为探究审美活动的内在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7.
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是现象学美学与康德的先验论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审美公众是由审美对象开创的,并具有闭合中开放性的特质,审美公众的出现使面向人与世界的审美社会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审美公众理论打破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界限,从而彻底超越了传统艺术理论的二元论思维模式.面对审美对象的人超越自己的特殊性,走向人类的普遍性.审美对象在更高的层次把人们集拢在审美的大家庭里.在这一层次,尽管个人仍是个人,却与社会他人有休戚与共之感.  相似文献   

8.
实践美学从实践本体出发研究审美发生、审美本质等问题,克服了主客观论美学的某些局限,推动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实践美学混淆了哲学本体与美学本体的区别,说不清实践到审美之间的发展行程,实践创造不出"美本身"和全部审美对象."实践自由"说是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的美学理论模式,无法说明审美的本质.实践美学缺失"形而下美学理论品格"和"形而下美学理论形态",并不是功能齐全和形态完整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强调审美和艺术的政治介入,展现了一种包含了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美学乌托邦的理论取向。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不仅仅意味着美学转向政治思想,它强调审美与艺术是文化改造和政治主体形塑的重要力量,既突出审美的意识形态功能,更强调超越意识形态的“感觉共同体”或“审美共同体”的建构。当代美学和艺术正在不同程度地遭受工具理性的影响,美学和艺术存在着成为单向度思维工具的危机,因此需要从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中吸取“下行通道”的思想资源,其目的是将那种学理和思辨层面的美学真正转化为文化的批判力量和理论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审美经验是当今美学观念变异的核心问题.随着媒介条件的变化,审美经验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样态.对于这种当下的审美事实,如果仅以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无利害"、"审美静观"、"心理距离"等主体审美态度为经验尺度的话,势必会将当代大量活生生的审美事实遮蔽掉,而如果与此相反站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立场上将一切生活中的经验都与审美经验相混同,也会使美学发生前所未有的断裂.20世纪的美学家们多半都对审美经验予以深刻的关注,了解这个轨迹,对于美学理论的当代建构,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庄子美学,既是庄子的"美学",又是"庄子"的美学。庄子的"美学",不可大而化之地等同于其哲学,其审美境界亦不可泛化为人生境界。从庄子的哲学到美学,有一个转化与抽绎的过程。"庄子"的美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无目的性、无功利性及直觉体验性等美学共性上,而应当进一步指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庄子的审美境界,在他独特的对"形质"、"功利"、"认知"以至整体的"有"的层层剥离与消解的系统中展开。  相似文献   

12.
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之中形成的对象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人也要求对象能够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的人对现实的特殊关系。审美关系的特点主要是:超越功利性,外观形象性,情感感染性。美学的范围由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规定为三大方面:审美客体(美感)研究,审美主体(美),审美创造(艺术)研究。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美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美学在社会实践之中与人类的其他知识体系和学科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确区别,从而形成了美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性质。美学在形成过程之中与哲学关系最为谋求,从而决定了美学的哲学性质。美学在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过程之中,由于现实所包含的自然、社会(他人)、人自身(自我)的不同方面,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美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3.
世界美学不是一元发展的,而是多元并存的。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各具特色,形态各异,丰富了世界美学的园地。这三大美学形态是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至今仍富有活力,为当代世界美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资源和动力支持。融通三大美学形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始终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立足中国美学传统,走美学的民族化道路,同时加强与西方美学的对话与交流,努力实现民族美学观念的更新与发展,这是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必然选择和巨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国内第一次"美学大讨论"所形成的"四派"观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苏联"社会派"美学对李泽厚的"实践派"美学的影响进行了必要的梳理,考察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提出的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15.
卡尔松明确提出环境美学涉及的两个重要问题是“欣赏什么”和“怎么欣赏”。结合环境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日常自然审美经验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人们在选择自然审美对象时不仅需要敏锐的身体感知,而且也受其情感、经验、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审美方式并不是单一的静观无功利模式———对象模式,而是混融性的审美模式,包括景观模式、参与式的自然欣赏模式等。明晰了“欣赏什么”和“怎么欣赏”的理论实质,我们会发现人类的日常自然审美行为既体现出人类获取美感的合理性,同时也蕴含着影响生态环境的某些危险性。我们应该吸收借鉴环境美学的相关理论,更应审慎地选择我们欣赏的对象和欣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西印审美主体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Aesthetics是视、听两种感觉思维的产物 ,中国美学是味、嗅、触、视、听五种感觉思维的产物 ,印度美学在审美主体构成上与中国大同小异。在西方 ,美学经典与大众的实际审美经验并不一致 ,而在中国和印度 ,这二者是吻合的。因此 ,中西美学出现差异是正常的 ,不必用西方Aesthetics的概念和范式来硬套中国美学 ,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英国的经验派美学家最早从主体自身出发提出审美不涉及利害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由夏夫兹博里提出,哈奇生、艾迪生、休谟、伯克等人继承了审美无关利害的思想。在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影响下,康德将"审美无利害"确立为一种美学原则。英国经验派美学提出的"审美无利害",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分化性特征。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以此改变了单纯以德国理性派来研究美学的现代起源的观点,其地位和作用由此得到突显。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的审美文化研究的兴盛与全球审美化浪潮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中国现代美学危机的回应,是中国学者试图走出美学困境的一种努力。现代美学的衰落催生了审美文化研究,审美文化的勃兴又使美学的转型成为可能。美学从以艺术为中心转而面向生活世界,从追问美和艺术的本质转而探求审美文化与非审美文化转换的机制,从普遍性的抽象思辨转向具体现象的形态学分析。美学的转型是美学研究对象和美学基本问题转换的结果,但美学的哲学性质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9.
蒋孔阳《美学新论》提出了多层累、开放性、创造性的“实践创造论”美感论。这个美感论超越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和庸俗社会学的美感论,把美感看作是满足感、愉快感、幸福感、和谐感和自由感等多种审美感受的统一体;超越单一心理因素的美感论,把美感看作是人类整个心理活动的整体,并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心理因素;超越了形而上学的美感论,辩证地揭示了人类的美感在社会实践中生成、变化、发展的过程。蒋孔阳的美感论超越性,可以引领建设有中国特色面向未来的当代美学。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学说。阿奎那继承传统的美学思想,是中世纪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因而,是后世美学不可或缺的思想渊源。通过马利坦的"新托马斯主义"和巴尔塔萨为代表的"神学美学",可以看出阿奎那美学思想在20世纪的影响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