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析英美文学教学导入文化语境"三源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语境,只有将文学作品置于文化语境中,才能系统地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就英美文学而言,文化语境“三源泉”,即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圣经》故事和亚瑟王传奇故事,是贯穿整个英美文学的脉络,也是英美文学教学的主要障碍之一。阐明文化语境,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环境下开展英美文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境理论,为加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反思了现代课程理念,追溯了后现代主义形成的背景,探讨了后现代课程观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意义,提出了改革英美文学教学的理念和思路: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对话、关联性、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从后现代伦理学的视角对后现代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在英国当代小说家克里斯托弗·普瑞斯特的中篇小说《逃兵》中,主人公的战争、艺术、记忆、成长经历及对家园的寻求形成平行结构,作者借助对文学经典的戏仿,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当下及未来人类的前途命运和社会的伦理道德,出自萨特的引语描绘出一幅虚实难辨的混沌世界图景。小说运用平行结构、戏仿、直接引用的后现代伦理互文叙事策略,传达了深刻的后现代伦理思想,表达了后现代伦理需求,书写了一个后现代寓言,彰显了普瑞斯特对社会与人类的责任、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5.
低龄化写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现象,而是后现代语境下的一道泛文学景观。该现象的出现有创作主体主观上的原因,更是文学之外的其他力量胁迫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英美文学类课程被引入大学英语教育,是现阶段实现人的全面性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从素质教育下教学理念与课程目标的转变点入手,讨论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英美文学在本科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目益衰落。英美文学课并不是要讲授文学史或文学批评理论知识,也不是对于作品生僻字词或疑难句的解答。英美文学课必须尊重其内容的层次性和其内部的文学本质,使英美文学课堂生动有趣,发挥英美文学拓展视野、培养思维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由于实用主义和重商主义等因素,国内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面临来自学科内外的困境。新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和英语教师针对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试图找到解决这些困境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新世纪15年来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展望了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小说《路》中,伦理道德问题是小说中反复考究的主题。科马克·麦卡锡用一个启示录式的伦理寓言,揭示后现代社会中的伦理混乱和道德败坏,反映现代人的伦理困境。沿着"生存"这条伦理线,男人与男孩面临种种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它们构成了小说中几个重要的伦理结。基于后现代伦理学的理论,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试图为解读《路》提供一个文学伦理学的新视角,从中解读麦卡锡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10.
在后现代语境下,西方主要是英美,其文化研究和批判的对象不再是“精英文化”,而主要是大众消费文化。大众消费文化随当今传媒起舞,颠覆了艺术领域隔离于大众文化其他领域这一固有观念。文章试以当代音乐剧《歌剧魅影》为例,探讨后现代语境下的大众消费文化镜像,并对当代中国大众消费文化镜像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教谕文献是阐释作为伦理思想核心内容的"玛阿特"(正义)观念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文献。其中所涉及的传统伦理教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关于言行的教导、关于身心的教导以及关于品性的教导。贯穿这几方面教导的共同原则都是以自控、约束和沉默为特征的,古代埃及人的这种内敛的性格在教谕文献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通过对教谕文献中的伦理教育侧重点的探讨,我们可以更为深刻而精确地了解古代埃及人的伦理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即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理论体系的研究,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营造思想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切实发挥"两课"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突出时代特点,创新教育手段,拓展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设不完善。如何加强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设,解决评价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寻找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的有效方式与方法,充分发挥师德师风评价的重要作用.是本文所要探析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文德育目标有继承性,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从西周到清末的文教政策和历代教育家的言论中找到线索,这条线索的核心内容便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直到辛亥革命以后,语文德育目标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先是吹进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的空气,接着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念。今天的语文德育目标不能割断历史,要从历代语文德育目标中吸取民族精神的营养.又要兼容其他民族的先进思想,使其既有深厚的民族精神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鉴于伦理意蕴与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深度关联,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伦理主题研究运用比较文学的主题学和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不同的伦理主题为线索统摄、分析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这项研究既深度阐释民族民间文学蕴涵的伦理观念,也探寻特定伦理主题产生与演变的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渊源,同时还审视民族民间文学的伦理旨趣与汉文化正统伦理观念的顺应和差异。民族民间文学伦理主题研究在民间文学和伦理学等诸多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艺伦理学的发展逻辑和学科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艺伦理问题与文艺活动是共生的。道德对文艺的苛责 ,文艺对道德的摆脱 ,对文艺与伦理耦合的诉求 ,构成文艺伦理思想的不同取向与发展轨迹。鲍姆加通对美学的创立为文艺伦理学的建构完成了基础准备 ,康德对文艺独立性的体认 ,黑格尔对伦理道德审美化的描述 ,尼采对理性主义文艺伦理思想的反拨 ,是文艺伦理学逻辑发展与学科生成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发展、德育理论发展以及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主体性德育被提上重要日程。本文作者认为只有在高校管理、教学、学生工作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共同努力下,才能保证高校主体性德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传统伦理文化蕴含丰富的和谐思想,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和理论机制,可以用其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服务。L县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秉承传统圣贤的教诲,一方面开展系列的传统伦理文化教学活动,以提高农村人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另一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参与地方政府的和谐示范镇建设。中心的活动经验表明,传统中华伦理文化对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较大的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师德方面出现了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高校教师师德行为失范有其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影响因素。充分利用高校的相对独立性,优化高校内部环境,营造良好师德氛围,是推进师德建设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学课堂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厌学的情况,因此,加强教师的课堂管理对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阐述了课堂管理的内涵,要求从课堂管理的角度看待课堂秩序问题,提出通过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开展互动式教学等措施来解决学生课堂秩序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