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学科域是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学科构成的学科体系,ESI社会科学总论学科域不仅涉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涉及理学、工学以及医学门类等。借助Web of Science数据库提供的(WC字段)学科分类分别与我国教育部学科分类映射关系,对我国10所机构的社会科学总论的学科域进行学科映射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社会科学总论排名前五的支撑学科分别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和地理学;第二,综合性大学中"社会科学总论"学科域包含了较多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相反,在理工科大学中,"社会科学总论"学科域支撑学科以理、工、医学科为主;第三,交叉学科对社会科学总论支撑学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因此,"双一流"建设中,优化社会科学学科结构,打造学科高峰;促进文理交叉融合,实现学科互补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高校评估体系相对滞后,未能客观反映出跟踪评估高校的具体动态结果,未能完全实现评估体系的智能化服务.文章以"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为切入点,探索大数据驱动下"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平台的构建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以及大数据驱动与跟踪评估的相关研究,明确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与大数据跟踪评估的整体特征;其次,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大数据驱动下"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平台的构建;最后,深入解析了"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平台构建的功能和作用等问题.本研究期待为构建大数据驱动下的"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为多元评估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继"985""211"工程后适时推出的又一项高等教育重大战略,而学术影响力正是"双一流"建设成效的重要评价依据,因此,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对学术影响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通过python及Gephi等文本挖掘技术,对"双一流"建设政策文件中与学术、科研相关主题词进行深入挖掘,发现"双一流"建设政策对学术、科研要求主要体现在学术组织建设、学术评价机制、学术前沿与创新、跨学科及产学研、国际学术合作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基于高校教师对这五个方面的认知情况,提出加强高校教师对"双一流"建设及学术影响力认知,构建基于"学科"的学术组织,切实发挥学术组织的学术作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ESI学科领域研究现状,通过对2003年1月至2017年6月CNKI核心期刊发表的“ESI学科”主题论文的计量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存在若干问题:论文成果数量逐年增长但仍不多,论文来源期刊和机构分布不尽合理,作者专业结构有待优化、核心作者群体尚未形成,学科排名和一流学科建设是研究的热点,研究主题多为应用对策类,基础研究类成果极为缺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ESI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导。但是,应当充分认识ESI的局限性,避免在学科建设中唯ESI化。过分追求ESI指标,有可能导致学科人才结构奇异化和学术机构人才领域趋同化,逐步抹杀一个学校长期积累的学科优势,并导致新兴学科发展受限。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应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价指标,以学科顶层规划引导学科人才建设,以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实现传统产业的涅槃重生,并合理规划新兴学科,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注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我国高校学科发展现状,本研究以入选“双一流”建设的21所医药类院校为例,选取3个代表性学科: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对2017年9月—2018年7月各院校这3个学科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学科排名及各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个学科均有7所院校进入全球前1‰;研究期内各院校在各学科排名稳中有升,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有明显上升趋势,进步最大;论文指标排名的普遍特点是总发文数量排名最高,其次是总被引频次排名,篇均被引频次位于最后。提出“双一流”建设中应综合应用ESI数据,为人才引进、学科团队建设、公认学术期刊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凝炼、绩效评价等提供决策依据,加强标志性和重大成果培育,突破以往“以量取胜”的局限性,进而加快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制度积淀。"双一流"建设要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其核心在于通过特色办学实现高水平建设,回归大学使命注重高水平人才培养,尊重客观规律实现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统一、大学多重功能的统一,创新建设管理模式以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继承创新",尤其是如何克服之前重点建设中存在的固有问题,创新"双一流"建设管理模式。"三分法"之下的"双一流"建设突破点主要包括引导高校分类发展,构建"双一流"评价体系,确立高校主体地位以及构建多元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术期刊的学科分布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依据中国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揭示了中国学术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并从人均期刊数和论文产出率两个角度对各个学科的期刊进行横向比较与评价,对部分学科还进行了中美两国之间的论文生产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术期刊存在着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性凸显.尽管实现学报编辑学者化存在诸多的现实困难和问题,但是在创建"世界一流期刊"目标下,学报编辑学者化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所在,对其实现路径的积极探索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实施"双一流"大学建设,明显具有全球比较的竞争含义,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世界一流"是国际评价水准,是给予位列前茅的大学"世界一流"的地位和荣耀。这不仅会影响大学组织的期望,而且还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支持。所以深入研究国际大学评价体系,对我国大学"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客观分析世界大学评价体系的优点与局限性,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该以学科为基础,强化大学职能,坚持特色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专利不仅是高校科研与实践的重要表现,也是对高校创新能力与竞争力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家提出"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文章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对高校的学科发展进行探究,研究针对同一学科不同高校的专利发展特点,为高校间学科的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合作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过程中,文章借助Innography专利检索系统,对入选电气工程专业"一流学科"的7所高校进行专利维度的学科竞争力评价,尤其是对近10年的专利文献从专利申请量趋势、专利分布区域、专利热门领域、专利发明人、专利权人等多方面分析各个学校学科建设的特色与不足,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趋势上专利申请数量经过持续上升后在2014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专利综合竞争力普遍较弱,专利转化速率慢,专利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学科主流范围,对当前高新热点研究不突出。横向对比各个学校,发现各学校均能借助本校优势资源申请学科专利,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在学科专利申请方面的竞争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一流学科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支撑,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新时期“双一流”政策实施背景下,国家意图以重点投入、竞争分配的非均衡政策来实现部分学科的优先发展,但却使得我国学科建设总体上呈现出了不均衡发展的状态。当前,非均衡发展成为一流学科建设的主导逻辑,深刻影响和形塑着学科的建设过程和形态,其逻辑的局限性以及非均衡政策工具本身的缺陷导致了资源配置与学科发展动力的失衡、评价机制与学科内在目标的失衡、等级排序与学科应有定位的失衡等问题。协调发展理论认为,推进“非均衡”与“均衡”的协调发展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必然归宿。应通过建立新型公共财政体制、构建中国特色学科评价机制和创建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双一流"战略将学科建设提升至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培育一流人才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题中之义。实践性作为教育博士的根本特性,应贯穿培养体系始终。为了深入了解教育博士培养实践性的状况,对全国112位教育博士研究生开展了实际调研,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导师指导、考核评价四方面实证分析教育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教育博士实践性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理论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导师指导学术化、考核评价趋同化。为此,要改革课程结构,转变学习方式;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形式;构建双导师制,拓展校外资源;分类评价标准,借鉴域外经验,建立实践特征鲜明的教育博士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14.
文献信息保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对文献信息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可以有力地促进保障水平的提高。文章对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结合用户需求分析了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评价指标的设立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
“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和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水平”是创建“双一流”高等院校的重要宗旨。文章从提高本科生科研素养角度,阐述教研交互策略在药学类学生科研素养建设中的实践与启示。该“教研交互”教学法是通过基于与分析化学课程群教学融合,增加科研实践平台和启蒙、长周期、延续性的科研教学内涵,机会,可有效提高学生科研素养水平。强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延续获益,有效提高学生科研素养水平,同时促进学科改革,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THE、QS、U.S.News和软科“四大世界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发现世界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具有共性特征:在指标内涵上强调论文产出,突出高影响力;在权重分配上强调学科分类,突出学科差异化;在评价形式上强调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在最新动向上强调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明确国际学科评价关注点的基础上,考察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在软科世界学科排名中的表现,结果发现:上榜总量较多且逐年上升,但名次分布靠后;工学领域表现强势,社会科学领域表现欠佳;论文数量与影响力具备竞争实力,但卓越科研、国际化水平相对落后。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未来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应在学科发展适度综合化、科研产出注重高质化、学科建设突出国际化、学科评价强调多元化和学科建设遵循本土化等方面进一步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