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兰考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兰考县五乡五村为例,对2003—2009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进行考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耕地规模经营和利用率、增加农业收入、改善社会关系、形成主导产业生态化等方面,与小农经济具有质的区别;其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村两委主导型、能人带动型、公司+协会+农户型、股份制公司型等四种合作社类型在结构和功能上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内因在于农民合作发展与农村能人带动的对立统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对立统一的本质规定,外因在于以宏观政策为主导、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善。本研究提出了国家应坚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实践方向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分析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安徽省实际,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及特征分析出发,讨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育环境的改善、组织发展的现状、进展与问题,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与政策建议。提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系社会各经济主体间利益互动的纽带,但现实面临着种种的困境和问题,使得在进一步探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中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农业经济组织结构的局 限性日益显现。培育和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和优化农业经济组织结构,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 合理选择,也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有效的组织载体。文章以宁波市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经历了从最初的互助组到人民公社,再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隐含着农民合作运动从兴起到衰落再到兴起的过程。通过对新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变迁历程的研究,分析农民合作运动兴衰的原因,从而为促进当前农村合作组织持续稳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行为定位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程中,应合理定位政府行为,政府既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扶持,又给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充分的自主权.从多视角提出了政府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架构和依赖路径.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努力,烟台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历了从萌芽到深化发展的阶段,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类型和特点。但烟台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各种障碍,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烟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加快转型以及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社会组织逐步兴起,影响作用日益扩大。在社会矛盾凸显期,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社会组织为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互动,提供了组织平台,成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践社会良性治理的重要载体,弥补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缺陷。本文简要概括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依据,并阐述了社会组织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沈阳市东陵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运作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证明其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存在数量偏少,管理不规范,发展的活力不足,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农户的需要等问题。政府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提高管理水平,搞好服务,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符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选择,而且更是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现实路径。本文以大连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大连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从组织发展速度、产业分布、区域布局以及服务形式等几个方面对影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膨胀,我国已进入城市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政府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行政环境和日益严峻的挑战,以往“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已难以应对城市中日益增多的公共事务,需要越来越多的治理主体参与到城市的公共治理之中,城市治理主体在逐渐多元化。其中经济组织逐渐成为城市治理中除政府以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治理主体。  相似文献   

11.
农民合作社的反脆弱性及其贫困治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经济载体,其反脆弱性在农村贫困治理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联结农民个体、聚拢闲散资源方面,农民合作社是重要抓手:一方面,通过把单个的农民集合起来,增加农民群体共同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群体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抗逆力;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发挥实体平台作用,将农村较为优良的资源聚集起来,发挥资源整合效应,提高农村优质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农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文章剖析农民合作社社员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反脆弱性,探讨农民合作社在整合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资源方面的反脆弱性发展,进而论述在农村反贫困战略中,农民合作社的贫困治理能力。 农民合作社的反脆弱性,为其参与贫困治理提供了可能性,其反脆弱性发展为农村贫困治理增加了可及性,农民合作社的贫困治理能力日趋提高。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与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转型改变了传统乡村社会管理机制实践的基础,亦促使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处于不断变迁之中。以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实践的社会基础、组织基础来分析农村社会秩序的生成,探讨社会转型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实践的社会基础、组织基础,进而提出在转型进程中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与完善的对策建议: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法律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准则;更新管理理念,推动以权利保障与民生建设为导向的社会管理机制建设;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危机应对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湖南岳阳井塘灌区个案的考察表明:国家介入是农民合作的外部条件。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通过强制性力量直接主导农民合作,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仍通过诱致性力量引导农民合作;农村精英参与和组织载体是农民合作的内部条件。农村精英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能赢得农民的尊重与信任,是农民合作的发起者、凝结点和推动力。组织载体能够为农民合作提供交流平台、规章制度与惩罚机制。为了促进农民合作,政府应该加强推动农民合作的力度、鼓励农村精英参与农民合作以及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4.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欧洲模式、美加模式、日韩模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即社会职能逐渐加强,组织形式日趋多样,经营机制逐步完善;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确立合理的组织原则,鼓励多种组织形式,发展龙头企业。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了解和掌握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变化趋势,借鉴其经验并因地制宜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转移,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农民分化导致农民在土地产权认知、流转意愿、养老保障需求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差异,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引导部分有条件的农户从农村有序退出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享有,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权力,更与成员身份紧密结合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需要保障农民的自由选择权和土地权益的实现,重点是建立多样化的退出模式、经济补偿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引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经济理论为思维工具,分析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以及农村NGO以其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等属性优势,对弥补"双重失灵"发挥的积极作用,阐述农村NGO成为市场与政府以外资源配置的新方式是农村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以社会学理论为分析视角,从构筑新型的农村社会组织、营造农村新型的体制规范和秩序、培育农村社会的新型公民主体、凝练和谐的农村社会关系等层面,发掘农村NGO产生的内在机理,解读我国农村NGO的逐渐兴起是新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种组织创新,对促进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制约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当今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存在着组织成员素质偏低、组织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高、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症结在于有关农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运行尚不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得以健康发展的出路在于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其法律地位,规范其运行机制,加大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