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漫广告具有病毒式传播的天然潜质。其独特鲜活的动漫形象是强有力的"病原体",易吸附受众注意力;其核心受众是80、90后人群,他们注重感官消费、乐于信息分享,是典型的"易感人群";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日益成为动漫广告受众高度依赖的主流媒体,为动漫广告的病毒式传播提供了"4A"级的传播渠道;动漫文化本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激发受众积极地分享动漫广告信息。鉴于病毒式传播高效的传播效果,动漫广告会在未来的广告营销中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社会,谁能领导信息与操控信息,谁就能占尽信息优势,也就能超越他国,并且有可能会在未来的世界局势中居于领导地位。全球性媒体和信息技术革命为国际政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国际传播日渐政治化。随着"信息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兴起,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内部纷纷兴起一些新思维、新学科。全球公共领域的扩展将国际传播政治化和国际政治传播两股趋势相交汇,催生了国际政治传播的兴起。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分享"已成为人们使用和参与网络的一大要因.本文认为网络信息分享行为是网络用户基于某种心理而将自身所拥有的信息借助于网络平台通过特定的方式向外界传播的行为,并从网络信息分享行为的概念、网络用户信息分享动因、分享行为特征、分享者特性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概述,以明晰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方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功能信息突出"原则,其核心是强调对低价值信息的删略处理。该原则对电视片解说词的翻译比较适用,但旅游文本的翻译是否一概采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旅游文本具有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对于此类文本中表现一国、一地灿烂文明的必要信息,如人文环境、风土人情、精湛的传统工艺等内容,不宜以"减少游客不必要的交际努力,增大关联性"为理由,作所谓的"价值虚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2008,(4):84-86
当我们有越来越多的隐私被剥夺的时候,隐私这个话题便显得格外重要了。随着信息社会网络和通讯的发达,个人的隐私信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程度蔓延、传播开来,这在近期的"艳照门"事件中被充分展示。当不断被互联网曝光的名人隐私,在现实世界吸引越来越多的看客时,我们也许忽略了一件事:也许下一个受害者就是你。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进行"文艺传播"研究的若干设想,认为把文艺研究和传播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传播学在具体领域上得到丰富,而且可以为文艺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维度。本文并从"信息"特性、劝喻方式、对文化知识的负载传承方式和娱乐性等方面,分析了文艺传播在一般传播背景中的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是以现代化、电子化为手段,个人进行自主发布信息的一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它的核心是基于普通市民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作为一个崭新的个人传播平台,有着个人传播的鲜明特色——开放自由的传播理念、个性张扬和价值多元化的个人理念。自媒体发展迅速、形式诸多,从最初的博客发展到现在的论坛、播客、微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中文"传播"对应英语中的communication一词认识较为一致。但"传播"是什么,中外学者莫衷一是。首次出版传播理论概论而著名的丹佛大学学者弗兰克-丹斯(Frank Dance),曾对120种传播定义进行了归类、区分(1)。香农将传播视作为工程学问题,并将一个传播/传输系统如何处理特殊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系统设计时无法预知的。香农的思路是将传递与接收信息视为一系列预先设定的变量的选择,与此同时,将传播视为一个概率问题,而非符号学问题,这样就可以同统计学的术语来解释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9.
"伪信息"一词虽然在文章中首次被提出,但围绕"伪信息",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衍射出来的问题早已成为一种常见发生——如何看待"伪信息"的本质?如何阐释"伪信息"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相关现象?如何利用该话题所带来的哲学收获、社会效果、科学态度等——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小方面关系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症结的解答,一种健康、和谐学术氛围的建设,大方面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步调、民族形象的树立。拟从元哲学责任范畴内分析"伪信息"的命题之源,从社会使命解构中挖取"伪信息"的存在原因,从科学发展角度寻找"伪信息"的生存空间是此次思考的三大特征、也是三条主线。另外,也是想借助于这种思考、研究,去寻求一种新时代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其中,公共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影响重大。然而,公共舆论是如何不断升级、扩大的,这是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必须重点探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导致公共舆论扩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在现代性条件下个体意识逐步觉醒,个人对自身权利保障状况高度关注,这就构成舆论扩大的主体性因素;新闻传媒竞争的市场逻辑及其内在的利益驱动对舆论扩大推波助澜;信息传播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成了舆论扩大的关键因素;公共部门对公共危机问题信息发布滞后甚至失真以致公众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激化了大众群体的"幼儿化"性格,从而构成了舆论扩大的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11.
"寓教于乐"历来是制作电视节目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实用信息与娱乐信息之间如何实现合理的搭配,却一直缺乏一个量化标准。文章尝试借鉴影视符号学、统计学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电视节目娱乐提供一种定量研究方法,从而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一、微博是大学生新的文化阵地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发布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价值在于及时传播、分享、沟通信息,实现个人情感宣泄、记录经历、新闻或观点的实时发布,选择要关注的对象,随时获得相关信息。微博的特征在于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并且可以通过多种终端发布和共享信息,非常迅速和便捷。当今校园,"90后"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主力军,他们喜欢新鲜事物,渴望自由平等,追求独立和个性,热切希  相似文献   

13.
传统哲学的两大信条——"存在=物质+精神"、"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物质"——不能恰切描述信息世界,需要在对存在领域进行重新分割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新的本体论学说,并以此作为新世界观和新哲学的基础。邬煜创立的信息哲学正是这样的一种新哲学,他的全新存在领域分割方式是:"存在=物质(直接存在)+信息(间接存在)"、"客观存在=物质+客观信息"、"信息=客观信息+主观信息(精神)"。存在领域的全新分割方式从物理活动的层面描述了质-能形式和信息形式的共在性,揭示了所有的事物都具有物质(质-能)和信息的二重化存在的特征,这同时也改变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解读方式,引发了哲学领域的全方位变革,从而导致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14.
无障碍传播就是扫除信息传播中的一切障碍,实现信息平等地"到达人人"的过程。无障碍传播不仅是一种倡导信息平权的理念,更应该被具体化为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理论框架。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以及所要达到的无障碍传播的效果,可以构建一个包含目标受众、实现方法、参与者、预算开支、资金来源以及运营模式等六要素的理论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确定用户群体及其特点是基础,技术方法是无障碍传播实现的支撑,参与者分析是关键,合理的预算及持续的经费来源是保障,实用有效的运行模式是保障无障碍传播持续性发展的制度性框架。此外,一个有效的激励及监管机制和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是无障碍传播得以开展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危机传播中信息对称的媒体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今世界是一个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的时代,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组织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危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可能是灾难,也可能是转机。在危机突发期,媒体的作用体现在三方面:在激发公众情绪中实现危机传播的基调统一;在设置舆论焦点中塑造组织危机管理的良好形象;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中保持社会正常运转。因此,危机传播中的信息的对称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黄涛 《国际公关》2011,(2):82-82
对于地产全传播来说,活动的目的与一般公关传播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一是使传播话题具备更好的由头,进而更丰富,这一点上,活动是作为传播话题的“配角”而存在的;二是承担与传播话题相并列的信息载体任务,即以活动为载体直接将信息传播给受众,这一点上,活动是作为与话题同等地位,互相作用的。然而,目的虽相近,但方法却相异。从活动传播和传播活动两个层面来说,在全传播整个链条上地产公关具有着特有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把关理论常常被认为是对传播信息的过滤和处理。但"把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把关"除了可以对信息本身进行过滤和筛选之外,还可以通过利用"把关"适应受众选择性接受的特征,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和氛围,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正效果,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对策在目标和内容上都发生一定的扩展和迁移。  相似文献   

18.
唐宋省试"放榜"是古代新闻传播手段的一种,是省试中备受关注的焦点新闻。唐宋省试制度的不同,也会造成"放榜"行为的新闻性差异。"放榜"除去实现信息告知功能之外,还具有文化传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信息的传播是依赖符号实现的,因而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处于核心地位.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自然语言符号及人工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各有其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机整合了手机短信与传统博客二者的信息传播特点.从博客到微博,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在于其精微,需要精炼化地编发内容,适应了现代的人阅读体验,吸引了广大人群共同参与其中;从短信到微博,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突破了手机短信的点对点信息传播模式,能够形成多元的信息交流互动.微博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促生了个体的行动,也让社会舒筋活络,但能否激活并重建公民社会,仍是一个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