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世界范围内智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日益突出其影响力,中国政府对智库建设也给予高度重视与支持.美国智库不仅起步早、数量多,而且形成了一批国际影响力强的一流智库,为中国智库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文章从信息资源角度,认为美国一流智库产生的关键在于科学、完善的智慧产品生产流程,按照美国智库隶属机构的不同,选取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和胡佛研究所三所美国一流智库为代表,分析美国一流智库智慧产品生产的一般流程,包括课题选择、资料收集、研究分析、转识成智等关键过程.通过对关键过程的详细分析和案例介绍,以期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校智库是中国新型智库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5年来,中国高校智库的机构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笔者基于对高校及高校智库机构的广泛调研,从机构数量、制度建设、专业特色、管理模式和人员规模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运用调研数据全面展示了中国高校智库的功能建设状况.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照两办《意见》和教育部《计划》的智库建设标准,深入分析了高校智库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对高校智库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形势下,国防科技智库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层次。国防特色院校以其独特的平台及学科优势,深厚的军工、国防建设背景,整合资源建设智库,其将在推动国防科技工作发展建设的过程当中起到毋庸置疑的作用。但对于如何充分发挥国防特色高校优势建设、发展智库,现在依然处于摸索阶段。笔者结合自身从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认知和体会,从发挥已有学术平台、瞄准国家重大问题需求、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等三个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高校智库不同于官方智库与民间智库,具有其特殊性。高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应处理好智库建设与核心职能、智库建设与基础科学研究、特色资政建议与一般性资政建议、短期应急性资政报告与长期接续性资政报告、高校各自为战与协同资政、国内高校智库建设与国际智库建设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智库的支撑,但现有高职智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尽充分。针对高校智库建设的现实难点,可以从现代技术运用、管理运行体制创新、智库联盟创建、资源保障等方面来探讨智库建设的策略与路径;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五通”与急需专业人才的需求,拟制“一带一路”高职智库研究的思路框架,以此深化高职智库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双一流"高校多依托于各自的专业或地域特点凸显各自的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这些文献资源不仅是各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强大支撑、学校馆藏体系的亮点,更是助力各高校一流学科馆藏资源成为全国范围内某一领域权威文献的保障。为使中国高校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能够做好、做精、做全,以涉海特色资源建设为例,对我国2016年出版的图书进行筛选,按涉海图书出版量和出版地域确定特色资源核心出版社,对高校图书馆与特色资源核心出版社进行浅层、中度及深度不同层次的跨界合作分析,以助力"双一流"高校发展背景下的特色馆藏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校智库是现代智库的重要类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既是对我国现代智库建设国家战略的积极回应,也是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高校智库建设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缺憾,对此高校应从明确目标定位、人才队伍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高校智库建设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智库已成为当今我国咨询行业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分析地方高校的性质和定位,并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为例,认为高校智库要通过服务地方政府决策来获得自身的发展空间,提出了理顺关系、抓住关键、建立机制等多条高校智库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环境下智库网络影响力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论文构建了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由三个一级指标(智库网站建设、智库网络传播、智库新媒体)和七个二级指标组成.以《2015年中国智库报告》中高校、党政军、地方社科院和社会四类智库为样本,分析发现不同系统智库网络影响力差别较大,高校智库遥遥领先;党政军智库在网站影响力方面占优;社会智库则在新媒体影响力方面领先;地方社科院智库总体处于弱势地位.就此,文章提出智库应该注重网站建设、灵活运用新媒体、丰富网络参与形式、加强与媒体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智库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复杂多变的决策环境,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更多的政府机构选择“借脑”的方式,力求决策的专业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转化的重地,高校具有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等优势,这些优势成为高校智库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应重点把握国家战略需求这一根本出发点,把握高校优势这一立足点,把握机制创新这一着力点,把握在“高原”上建造“高峰”的发展思路,着力解决人才缺乏、成果转化、品牌打造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判断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近些年,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以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可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更应将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懈努力。面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内涵、新要求,加之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高校不良风气滋生、社会非主流声音宣扬、媒体"碎片化"负面舆论营销诱导等各种新挑战,高等学校尤其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紧紧把握"四新",剖析时势,探究如何更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工作效能评价作为判断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重要参考手段,可见其对于新时代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由此,笔者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和规范性、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以及教育环境五个维度阐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意义,探讨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对象、方式方法以及评价主体四个层面为思路构建高校思政工作效能评价体系,为后期科学有效地评价高校思政工作效能,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智库网站影响力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智库网站影响力对智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认识,笔者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组(TTC-SP) 2015年年初发布全球智库报告中顶级排名前30的智库网站为评价对象,构建智库网站评价模型,引入对应分析法,生成对应分析图,分析评测结果,并将分类结果与智库排名进行对比分析,突出各网站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中国智库网站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长期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之一。学习借鉴世界著名大学一流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可更加快速和有效地推进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程学院是最早采用跨学科体验式学习的学院之一,主要通过设置跨学院学位与课程、实施体验式研究活动与实习项目、设立专门机构等,来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借鉴多伦多大学卓越人才培养经验,我国高校可通过变革"教"与"学"、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强调国际视野和加强伙伴合作、合理组织和调配战略资源等,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步伐,培养更多高层次复合型世界一流人才。  相似文献   

14.
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国家软实力,而且可以激发高校内动力。目前新型高校智库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思路上要明确内涵、丰富外延,点面结合、多方推进,强调协同、突出特色。为此,可通过组建专业化智库团队、构建供需对接平台、建立多途径传播机制、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加强信息数据库建设等途径来推动新型高校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生力军。高校之所以把扶智赋能作为扶贫的根本目标取向,是因为教育亏欠导致困难群体能力贫困、就业半径收窄、精神自我设限及贫困代际传递,也制约着现代农业及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培育。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高校已经摸索出“扶业”“扶智”模式、强师帮教双助模式、培才“扶医”送健康模式、“学历+技能双提升”模式及全口径赋能帮扶模式等行之有效、特点各异的帮扶模式。但也存在认识不到位、行为短期化;校地沟通衔接不顺畅,资源整合利用程度低;帮扶缺抓手、培训内容方法不够接地气等问题。要使高校扶贫提质增效,充分彰显大学服务社会功能,应一体谋划,统合系统内资源;着力打好产业帮扶科技牌、立体培训组合拳;拓展“互联网+”帮扶链;把教研课题带到地头田间;充分发挥政府在校、地、企之间的穿针引线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公共治理的复杂性和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艰巨性使得政府对智库的决策咨询需求日益增加.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智库研究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实现由"智库大国"向"智库强国"转变带来了重要机遇.创新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智库信息管理机制、成果传播机制和成效评估机制,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智库运行机制框架,是提升新型智库产品的质量、增强新型智库影响力、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助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一流大学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流大学都具有令人尊重的精神气质,独特的大学精神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较多地关注了各种硬指标的建设,忽视了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出现了一些误区.历史表明,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追求与群体意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缺乏大学精神的大学,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8.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高校评估体系相对滞后,未能客观反映出跟踪评估高校的具体动态结果,未能完全实现评估体系的智能化服务.文章以"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为切入点,探索大数据驱动下"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平台的构建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以及大数据驱动与跟踪评估的相关研究,明确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与大数据跟踪评估的整体特征;其次,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大数据驱动下"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平台的构建;最后,深入解析了"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平台构建的功能和作用等问题.本研究期待为构建大数据驱动下的"双一流"高校跟踪评估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为多元评估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七个认识误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其产生的根源和不足,希望国人重新审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并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纠正错误认识,形成重要共识,以促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相对概念。它的形成受制于大学内外部众多因素。承认差距、找出差距、分析原因、缩小差距、跻身一流 ,是我国提出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