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以教师为本 建立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在高等院校的教育系统中,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如何建立“以教师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舒心的教书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践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具有独特的人格和工作特点,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科学地运用“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原则,以教师为中心,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方普通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教育管理创新迫在眉睫。但教育管理创新需要在能够给最大多数人以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坚持理念转变优先原则、坚持强化实践教育和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坚持利用区位优势并以特色谋发展的原则。教育管理创新需要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管理经验、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明确管理机构职责接口、公开管理流程、提高管理透明度和权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训教学管理人员,提高资源利用和管理工作效率,转变学生教育管理方向、创新教师考评制度、提升个人发展空间.立足地方实际、多渠道开拓学校发展空间、追求“特色”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思想教育的人性化、平等性、主体性、生活性、针对性、实效性。要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处理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上,以教师为本;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以学生为本。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还存在在教学中,未能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以学生为本没有到位;在管理上,未能实现由官本位向教师本位的转变,以教师为本没有落到实处等问题。因此,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推行参与式教学在评价方式上,由单一的教师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双主体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教学领域,切实加强社会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这是时代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扶持人之本性,发展人之个性,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主动、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思想教育的人性化、平等性、主体性、生活性、针对性、实效性。要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处理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上,以教师为本;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以学生为本。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在坚持以人为本方面,还存在在教学中,未能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以学生为本没有到位;在管理上,未能实现由官本位向教师本位的转变,以教师为本没有落到实处等问题。因此,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推行参与式教学在评价方式上,由单一的教师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双主体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教学领域,切实加强社会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文章考察了现代教育教学关系这样一个涉及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原点性问题,动态地剖析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和“以自由为本”三个命题的内在肌理和逻辑层面,以此把握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价值本质,设定教育教学关系中双重主客体机制,从目的性角度认识和把握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构建创造性人才培育的终极趋向。依据动态的逻辑演进,又进一步推论出“以新型教育教学关系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理念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更是维护校园安定团结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校园应首先从理念上进行创新:以人为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理念;依法治校,树立学校的管理行为应符合“法的原则与精神”的高校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同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人的科学认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把实践党的宗旨与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统一起来,从操作层面指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途径。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在推动主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0.
1.重视人文关怀 现代高校管理思想充分注意到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人是管理的起点和终点,一切由人去管理,一切管理都是为了人。而在知识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要素、人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具体到学校管理当中,就是树立以“教师为本”和“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因为他们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要素。  相似文献   

11.
观念升华——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教师的教学普遍属于“立地(踏实教学)不顶天(缺乏自觉地用教育教学观念指导)”的类型,他们急需在教育教学观念上进行转变——从重视“教”转向重视“学”,从关心“学会”转向也关心“会学”,从重视传授知识转向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只有教育教学观念升华,才会使教学质量提高到更高的层面,青年教师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2.
大课堂条件下,教学要发挥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高等学校教师要做践行“八荣八耻”的表率;二是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的荣辱观;三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荣辱观;四是启发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反思,制定改正措施,并公之于众。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师应当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完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各项要求。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研究认为,在新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成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新课程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课程内容新资源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14.
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创新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学生工作管理创新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和服务学生成才的时代要求。实施这个创新,要把"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教育理念作为学生工作的灵魂,优化学生工作组织设计,创新学生评价奖励制度,改进学生工作内容和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工作的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当代高校班级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尊重学生,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针对传统班级的弊端,参照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当代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主体平等的人看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潜能,把发展人作为班级管理的起点和归宿,坚持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现象学作为影响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潮之一,广泛影响到社会的各门学科,同时也影响着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教育现象学在教育中直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从教育现象学的主要观点即关注体验研究、强调实践和反思、动态性知识观中,又可以窥见其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些影响,即教学机智是一种智慧实践,教师需要通过生活洞察儿童内心世界并且提高自身素质,等等。教育现象学以生活为基点,向教师展示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17.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师道尊严深刻体现了教师地位的崇高和威严.然而,现代教育如果一味强调师道尊严,而忽视学生的需要、人格和尊严,那么,这种"师道"与"生道"的不平等就会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现,则视师生间为相互平等的关系.只有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爱,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才能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纳入和谐理念的新视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和谐音符,需要反思教学中各种要素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要体现双主体的作用;教学方式的和谐要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教育目标的和谐要体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勤在高校中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提供服务和后勤保障的重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后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思想落后、产权制度模糊、职能转换滞后等。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应更新管理观念,明晰产权关系,转变行政部门的职能,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向实体化、科学化、社会化发展,使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不断朝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初步锻炼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根据指导学生教育实习的亲身体会,指出抓好思想教育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先决条件;实习生的教学效果及班主任工作的优劣,是衡量教育实习效果的重要准则;指导教师须根据具体情况,把教书育人工作贯穿于实习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