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从微观层面剖析文化生态,对洮岷花儿中“阿欧怜儿”曲令及其文化内涵所生存的文化空间、政府主导的基层实践现状予以了细描。洮岷地区唱花儿、听花儿、聊花儿的文化现象,实为当地的一种口头传统与生活方式,其源出于本土文化生态。断此,传承的文化活水便会成为无源之死水一潭。故“非遗”保护必赖其文化生态组成的文化空间之保护;“主导”作用需到位,不缺位,更不可越位。  相似文献   

2.
宁夏六盘山花儿是不同于河湟花儿、洮岷花儿的一个独特门类。2009年,宁夏六盘山花儿与河湟花儿、洮岷花儿一起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宁夏六盘山花儿长期以来却受到人们的忽视。以宁夏六盘山花儿为研究对象,从专著、论文两类进行整理。在专著方面,宁夏学者屈文焜、武宇林分别在《花儿美论》、《中国花儿通史》著作中对宁夏六盘山花儿进行了专章专节论述;在论文资料方面,从语言、文学艺术层面、音乐学层面、文化层面,以及其他层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初民的交感巫术原理是通过男女交媾可以促进万物繁殖,以使农作物与人类子息共荣。先秦《诗经.国风》中就有多首诗反映仲春之月,会合男女、祭祀高禖及祓禊求子的风俗,其中渗透了初民的交感巫术原理;时至近代,洮岷地区"花儿"歌词中所反映的欲爱内容及"花儿会"上男女青年的狂欢事项,仍与交感巫术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4.
一、名称和起源探奥 洮岷“花儿”(以下简称花儿)是流传于甘肃洮岷地区的一种山歌,其主要内容是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岷县人不叫“花儿”而叫hur似乎是“花”与“儿”复合拼读后构成的单音组合。这一称谓值得深思,很可能是藏族拉伊中的衬词“若化”一词被汉化的结果,或由它演变而成的。 “花儿”源于何时?目前众说纷纭。据一些研究者的见解,大致倾向于明代。 藏族民歌“拉伊”是藏族民歌中的一种。“拉”是山的意思,“伊”是歌的意思,合起来叫山歌。藏族民歌历史悠久,正如雪康·土登尼玛所说:“西藏的历史有多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洮岷“花儿”和河湟“少年”的对比、分析,旨在论证这样一个问题:洮岷地区的山歌叫“花儿”,河湟地区的山歌叫“少年”,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民歌形式,其区别有如“花儿”之比藏族情歌“拉伊”,“少年”之比汉族山歌“爬山调”。因此,不能将二者归结为一源之二流,更不能在此前提下开展对二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林县"花儿"为田野个案,通过"花儿"这一本来并不统一且各地异称的民歌形式,探究民国后"花儿"的历史形成、演化和国家化的过程。特别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个人的博弈实践,以及"花儿"文化传统如何发生变化,逐步成为"民族国家"意识的"再造物"乃至"国家"的文化工具;讨论现代"民族国家"的身份意识的影响以及体现在文化展演过程中的音乐变迁;从当代国家中的花儿音乐社区组织、文化申遗工程等方面理解"国家"如何参与"花儿"和"花儿会"概念的建构,以及地区经济为主导的地方文化发展背后传递的国家意识形态和音乐"国家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花儿”是西北大地上璀璨的艺术奇葩 ,多少年来 ,无数仁人志士的足迹踏遍花儿的故乡 ,既接受了花儿海洋的洗礼 ,又采集了众多的“花儿” ,还撰文著述 ,就连美国的赵如兰女士、玛丽·克茉尔·苏独玉女士 ,日本的大木康先生、中原律子女士 ,法国的白茜女士……等等外国学者也多次踏上这片土地 ,采集、研究“花儿” ,向世界传播“花儿”文化。“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的山歌 ,分为三大体系 :1 “河湟花儿”体系———以甘肃临夏地区和青海湟中地区为代表 ;2 “洮岷花儿”体系———以甘肃临洮和岷县地区为代表 ;3 “陇中花儿”体系———以甘肃陇东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代表。经历了多年的“花儿”音乐研究和多次民间采风 ,从中得到了新的启迪———“莲花山花儿”的美学价值首当文学而非音乐  相似文献   

8.
"花儿"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歌,是一种多民族民歌。山西民歌是山西省境内的居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以"花儿"《下四川》与山西民歌《走西口》作为切入点,将二者放到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定位和探寻,解读和分析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挖掘其历史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其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背井离乡的共同主题,发现民歌内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关于临夏花儿——“出门人的歌”的族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浩如烟海的“花儿”,是洮、岷、河、涅地区各族人民所创造的乡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民歌在文学、艺术上的特点,早就引起国内外文艺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但是,它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民俗学方面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学术价值,似乎尚未引起专家、学者们的足够重视。事实上,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10.
贡赐制度是明王朝统治河洮岷和西北藏区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在明前期为加快藏区归附中央王朝、尽快统一全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到成化年间,"寺僧诡名冒贡"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对其涉及的史料、形成的原因及洮岷寺僧特别提及的有关贡赐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在当时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根源是明王朝历经百年治理河洮岷及西北藏区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风在农耕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占代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先秦的民歌又被称作风。风又因其无形无象而游荡于天地之间,使得《庄子》以风喻道。而老庄的思想对海德格尔后期诗学思想有着重要影响,从风去理解海德格尔诗学思想,是一个重要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化是指与环境相融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西口文化是"走西口"过程中以山西为主的汉族人民通过流动和贸易与蒙古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影视媒介以其强势的传播效果更多地表现了西口地区在边关贸易中的特殊地理地位,并对走西口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现象进行彰显和解读。  相似文献   

13.
秦汉以降,有关《阳阿》、《薤露》古歌的记载就消失了。尽管后人还创作了大量的《薤露》歌,但毕竟都只能算是后代文人的个人创作,而真正的《薤露》古歌却无从寻觅。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谜。但田野调查材料证明这种古歌不但没有消失,而且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文化浸染,一直存在到今天。这就是武陵山腹地属于土家族一支的廪嘎人还在演唱的《丧堂歌》。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洪荒年代,勤劳勇敢的闽族先民依靠富饶的海洋资源,艰苦卓绝她开创出独具福建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经过先秦发展,从秦汉到隋唐五代,伴随中原百姓南迁入闽,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进一步融合。降至宋元,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弱,面向海洋的福建地区中外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社会生活出现新的变化,呈现出一条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源于先秦,成于汉晋,兴于隋唐五代,繁荣于宋朝,发展于元代,盛极而衰于明清。  相似文献   

15.
黔中布依族中除流行本民族民歌外,还流行大量汉语民歌。这些汉语民歌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以及儿歌等。其中以礼俗歌与情歌数量最多也最具特色。黔中布依族汉语民歌是汉文化传播的结果,属于自然传播,符合文化传播中的“适应原理”,其体式上与汉族民歌相同,但演唱方式有较大差异,内容、风格也具有浓厚的布依特色。无论是礼俗歌还是情歌,在汉族民间已经缺少相应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却在布依族中找到了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布依族中的汉语民歌虽然使用汉语,但已融入布依族文化体系,成为布依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布依族汉语民歌属于布依族民歌。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政治与文化哲学理路是“道”,即“秩序”。孔子学说的根本特点,在于以文化关系为本来规范政治关系。具体而言,就是以具有先天属性、第一性的父子关系来类推、规范具有后天属性、第二性的君臣关系。这实质上赋予了君臣关系以父子关系的伦理属性,从根本上稳定了传统的君王政治体制,实现了孔子之“道”。近现代以来,随着君主制度的消失,儒家文化的政治文化伦理不再符合时代要求,因此,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型,关键在于祛除其与君王政治体制相关的各种文化伦理。而儒家其他方面的文化规范,至今仍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九黎"之后"九夷"中"淮夷"西迁发展成巴人,与秦及淮河流域诸古国,都是"赢姓国"。巴人与苗族(主要是"花苗""白苗"等支系)的语言和葬俗对比研究后,发现这个问题。巴人首领入西北"氐羌"中做官,西晋末年,巴人为"氐羌""流人"首领回迁巴蜀建成汉政权。苻坚淝水之战遗兵及南诏国兵(都是氐羌人)入渝黔鄂交区,发展成土家族,从土家族语言接近彝藏语言说明这个问题。巴人后裔分化,加入汉苗土家彝瑶等。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认识"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辩"、"证"、"法",有别一种含义。对自然辩证法而言,"自"所体现的是顺应自然、大道自然,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然"体现了务虚、无为的思想;"辩"体现的不仅是杨朱的无为、老庄的道法,更是佛家的参禅悟道,实际上,自然辩证法的根本不在于"辩",而在于"悟";"证"体现的是致良知;"法"所体现的应是固守世界伦理金规则。一言以蔽之,自然辩证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大道自然、突破樊笼、法平如水。  相似文献   

19.
意象表现,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本质特征。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刘勰、石涛等人的艺术观皆对中国绘画的意象表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中国画所用的工具材料也成就了中国画写意语式的完美表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中有所谓"道""器"之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托物寄情的人文情怀可谓中国绘画之"道",而中国画所利用的工具材料正是盛载中国文化之道的最佳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