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通过对水稻秧田单、双株寄栽留苗的研究,结果表明:双株寄栽留苗的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无论在分蘖初期还是分蘖盛期均高于其它处理,其叶面积指数分别为2.69,7.22。单株寄栽的每株分蘖成穗数极显著高于双株寄栽。留苗处理的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其移栽处理。留苗处理的经济产量极显著高于移栽处理,其F值为17.25**,而单、双株寄栽间的经济产量无显著差异因此,秧田留苗宜在稻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用生物活性水对矮牵牛种子和苗期生长进行处理,探讨生物活性水在矮牵牛种子发芽率和后期营养生长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活性水处理过的矮牵牛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茎粗、叶片数等形态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600倍为最适矮牵牛种子萌发的浓度,400倍到800倍均能促进主根的生长,200倍稀释液可抑制矮牵牛株高的伸长生长,促进其进一步矮化,且生物活性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3.
地木耳提取物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地木耳提取物浸种处理小麦,研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木耳提取物浸种后小麦种子发芽率提高,幼苗的根长、株高和干重增加,根冠比增大;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增加,α-淀粉酶活性、幼苗根系活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以汕优63杂交组合为材料和8种秧田小苗寄栽规格为处理,研究了在每穴单株和每穴双株条件下,秧田营养面积对秧苗移栽时单株(或单穴)茎蘖数、分蘖和鲜重增长速度及秧苗茎蘖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每穴寄栽单株或双株,至10.0叶期大田栽插时,单穴茎蘖数和鲜重均同单穴营养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寄栽规格下秧苗生长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移栽前2~3个叶龄的增长速度和鲜重增长速度等方面,扩大秧苗在秧田的营养面积有利于秧苗较好地利用移栽前2~3个叶龄期良好的秧田环境条件增加分蘖和鲜重,形成“超多蘖壮秧”;不同寄插规格下秧苗在大蘖率、单茎绿叶数和根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采用种子包衣是一项提高种子科技含量的农业生产的技术。不同于一般种子处理,集生物、化工、机械等技术于一体,是目前农业上综合功能集中程度最大的一项新技术。据96年试验研究表明,夏玉米包衣种对地下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相对保苗率在85%以上。与种子未包衣种植相比,夏玉米4叶时,株高增加5、3厘米,叶面积系数增加18、2平方匣米,发生根增2条,植物干物质重增加0、09克。成熟期增  相似文献   

6.
以萝卜、荞麦、香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和赤霉素(GA)对芽苗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和赤霉素处理后的芽苗菜不仅能增加整齐度,而且可明显提高产量;用营养液浸种能使萝卜、荞麦、香椿的单盘鲜重分别增加6.6%,20.3%和27.3%;用10—50mg/L赤霉素处理以上三者的种子,能使其增产7.8%—26.2%.  相似文献   

7.
对6个尾叶桉和巨桉的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进行种子离子注入后,观察萌发和苗期生长,结果表明:(1)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有刺激作用,既促进也抑制;(2)离子注入促进树高和侧根数生长,而抑制地径、叶长、叶宽和根生长,表明通过注入有可能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目的性状或品种;(3)离子注入的各家系平均生物量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离子注入的家系平均叶比重、叶体积、叶肉体积和叶含水量均低于对照;(4)按突变临界值筛选,离子注入苗中共33株入选,突变率为5.323%;按各家系分别筛选,突变率在7.50%~30.00%.  相似文献   

8.
李平 《小康生活》2005,(7):24-24
田间管理 齐苗后查苗补缺,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2—3小时后催芽,天旱时带水补种,或采用移密补稀的办法趁雨天补裁。子叶展开至对生单叶出现时间苗。问苗、定前一次完成,穴播双株留苗,密度控制在每亩1.4万株。大豆齐苗后,按浅一深一浅的标准(3.3厘米、5厘米、3.2厘米)中耕23次,每次问隔10-15天。封行前最后一次巾耕培土,培土高度在子叶节以上,以防倒伏。  相似文献   

9.
“秋分”前后,正值绿肥播种的大好季节。为了提高绿肥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促进匀苗、全苗、壮苗早发,为翌年绿肥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各地农户在绿肥播种前要把好以下“五关”:(1)及时晒种关。绿肥种子播种前,要抓住晴天及时进行晒种1—2天,这不仅有利加速种子内酶的活动,而且能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吸水能力,促进种子整齐发芽。(2)种子处理关。绿肥种子播种前,用10%的食盐水选种,捞去上浮的秕粒、菌核和杂质,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水稻双株秧在不同施N量和不同栽插密度下的研究,结果表明:以施用90g/m2N肥、栽240苗/m2处理的有效穗和经济产量最高。就有效穗和经济产量两个经济性状来说,施N量和密度间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的互作效应。在施N量低时(如45g/m2),要有较高的栽插密度(如270苗/m2),才有较高的有效稳和经济产量。因此,在施N量低时应加大栽插密度,以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施N量和密度对颖花数、结实率、株高均无显著影响。因此,栽双株秧必须有较高的N肥施用量和适宜的基本苗数,最后才可能有一个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用氯化钾、抗坏血酸和甘氨酸水溶液浸泡处理杂交水稻种子,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具体表现在经处理后种子浸出液中电解质外渗量减少;发芽率、发茅势、苗高、活力指数、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叶绿素含量等多项生理指标增高。其中以氯化钾处理效果最佳。其生理生化效应可能主要在于:协调和改善了种子内部的生理代谢过程,促进了被损伤细胞膜结构的修复;提高了物质转化速率;增强了幼苗的光合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将500羽迪卡蛋仔公鸡随机分为六组,采用六种不同的处理(各组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干燥鸡粪),进行90天的饲养试验。饲养结果表明:1、添加干燥鸡粪的量为5%、10%、15%的三个组,其日增重均超过对照组;2、当添加鸡粪的量超过20%时,日增重开始下降,添加量达到25%时,日增重明显下降。因此,添加干燥鸡粪饲料的量以5—15%为宜。10%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3.
春小麦收割后复种向日葵(向日葵育苗移栽)较小麦单作具有明显的增效优势。不同育苗时间相比较,育苗时间早,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增加,千粒重增加。相同育苗时间,不同品种间株高、茎粗、千粒重差异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向日葵复种生产,要选择优势品种并确定适宜的育苗时间和移栽时间。提早育苗并移栽,延长了向日葵生育期,产量增加29.01%-48.85%;不同密度处理,DK909和LH135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三台县西坪镇及拦河乡两地同时对花生做了接种VA菌根及花生根瘤菌以及双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接种VA茵根及根瘤菌以及双接种的处理,对花生的结荚数、饱果率、百果重、干物重积累以及有效结瘤数等诸多性状,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终表现出增产增收,各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5.6%、10.86%和20.6%,在这三种处理,以双接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用奥普尔(OPAL)HA202对早花菜心进行浸种和喷叶,以提高菜心产量.结果表明:施用OPAL HA202的菜心小区平均产量834g,比施用清水的对照增产41.4%,增产极显著,因为OPAL HA202增加了菜心的株高、叶片开展度、茎粗和茎叶干物重.与之对比施用吲哚丁酸(IBA)的菜心小区平均产量675g,比清水对照增产14.4%,增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用磁感应强度为0.01T的磁场处理豌豆种子或用该磁场处理的水浸种显著促进豌豆幼苗的营养生长,增加干物质累积量,而用同样磁场处理的水浇灌胚根已经伸出的种子则显著抑制幼苗生长及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7.
当年采收的荠菜新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时间大约为3个月。采用几种药剂对荠菜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400mgL~(-1)的GA_3浸种24 h,对解除荠菜种子休眠具有良好的效果,效果其次的是用30%的H_2O_2处理20 min和1molL~(-1)的NaOH处理25 min,而用丙酮和pva(聚乙烯醇)处理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抗旱剂一号在川西北地区小麦上拌种和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剂量喷雾两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拌种能增加小麦三叶期、五叶期的次生根数、根长及其地上部的鲜、干重,能减少无效分蘖数,提高上林率。抗旱剂一号拌种、分蘖期和孕穗期喷雾均能增加小麦的单穗绿叶数。拌种最佳剂量为50kg麦种200g,喷施的最佳时期和最佳剂量分为分蘖期,每公顷300g。拌种和喷施对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其优势主要在前期。  相似文献   

19.
糯杂种高粱的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绝大多数大于表型相关系数。茎粗与千粒重相关的环境效应大,而基因型效应小,提高茎粗对增加千粒重主要靠环境效应。穗粒数与穗粒重的基因型相关和环境相关系数均大,故穗粒重的提高是基因和环境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穗长和穗粒数与穗粒重呈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一级分枝数和千粒重与穗粒重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最大,而穗长主要是起间接作用。从分析的4个性状来讲,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分别是穗粒数>株高>茎粗>穗长。  相似文献   

20.
采用开顶式培养室盆栽土培方法,研究大气CO2浓度倍增条件下几种植物的生长及生理反应,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明显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物量,但生物量增幅因物种、生长阶段和环境氛素水平的不同而异;根冠比变化一般表现为增加趋势;同时植物根系与固氮微生物及泡囊丛枝菌根的共生加强,根系结瘤量增多,平均瘤重增加,固氮活性提高,菌根侵染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