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采用八汕63,Ⅱ优501,D优10号等三个杂交中稻品种,在盆边冷凉地区研究单、双株栽插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双株栽插比单株栽插每亩平均增产67.1公斤,增产率为12.7%,品种与单、双株栽插之间不存在互作。双株栽插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每亩基本苗增加了5.25万,从而使有效穗比单株增加了2.5万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研究的性状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播种至开花日数,百粒重和籽粒产量的遗传力较高;株高、单株荚数、荚长、荚宽,单株粒重的遗传力中等,全生育日数、主茎节数、单株分枝、单荚粒数的遗传力较低。籽粒产量、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最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单株籽粒产量除与播种至开花日数、主茎节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单株分枝呈显著的正相关外,与其它性状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其它性状间的相关则比较密切。荚宽的遗传相关贡献最大,其次是荚长、主茎节数、播种至开花日数,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可能引起其它数量性状比较显著的变化;全生育日数、单英粒数、株高、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的遗传相关贡献较小,对它们进行选择即可获得较稳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随机抽取的70份绿豆地方品种为样本,研究了四川绿豆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全为春绿豆类型,生育期90天左右,品种间差异不大。株高的变幅为62.3—93.3厘米,绝大部分品种为直立茎。种皮以绿色为主,褐、黄色也有分布。90%左右的品种种皮无光泽。百粒重变异幅度为2.7—5.0克。品种间单株产量差异最大,变幅为1.98—8.01克。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分布特点,以种皮颜色,籽粒大小等遗传稳定的质量性状尤为明显。种皮颜色和光泽与产量有一定联系,褐色种皮品种的产量最低(平均36.7公斤/亩),种皮有光泽的品种产量水平较高(平均49.5公斤/亩)。  相似文献   
4.
利用因子分析法,把70个四川绿豆地方品种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成受7个独立公因子制约的7个性状群。这7个公因子是;f_1,荚粒数因子,它是由单株英数和单株粒数构成的;f_2,粒重因子,由百粒重、英长和英宽构成;f_3,节、枝数因子,由主茎节数,单株分枝数构成;f_4、f_5和f_6均由一个性状组成,分别称之为单荚粒数因子、株高因子和生育期因子;f_7,产量因子,由单株粒重,播种至开花日数和小区产量构成。受同一因子制约的所有性状称为因子群,文中建议在育种过程中按因子群进行性状选择。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因子分析法是处理多种性状,确定数目较少的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的一种有用方法,文中介绍了因子分析法的统计学原理和具体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研究的总体为四川绿豆地方品种群体,供试材料为70个品种组成的一个随机样本。所研究的13个农艺性状归成产量、产量因素、形态数量性状和生育期性状等四组,产量与产量因素间的典型相关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又高于形态数量性状的相关。产量因素与形态数量性状间的典型相关高于产量因生与生育期性状的典型相关,又高于形态数量性状与生育期性状间的典型相关。文中建议,绿豆育种应注意对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选择,还介绍了典型相关分析法的统计学原理和具体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6.
扼要介绍了空间统计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的应用领域 ,并从体视学、空间与时间点处理、图像处理、地质统计学等方面着手 ,描述了空间统计学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科院校的基本要素,除有本科院校的教师外,就在于它有能够适应本科院校所必须的实验室、图书馆和校外农场三大支柱。高等农业专科教育是与本科同等重要、相对独立的高等农业教育,具有一“短”、二“专”、三“快”、长于应用推广的特点。本科农业院校有三大支柱。专科是否也只有三大支柱?这是我国的高等农业专科教育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高等农业专科学校除了三大支柱外,校外基地建设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经过 2 0多年的努力 ,匿名基因组序列基因识别领域取得了引人入胜的成就。基因识别程序已经从最初识别细菌基因组编码蛋白质区域向预测具有多外显子脊椎动物基因的详细结构发起挑战。在基因识别的过程中 ,计算方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 ,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实验验证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过程。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对长度以百万碱基对为单位的匿名基因组序列进行自动识别的算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9.
1990年在川中丘陵地区科技示范乡——三台县西平镇推广水稻东西向,宽窄行配套栽培技术,亩产601.6公斤,比习惯种植增产11.3%;南北厢、东西向、宽窄行水稻配套栽培技术,亩产629.1公斤,比习惯种植增产16.4%;长芽谷摆播插双株配套栽培技术,亩产615.3公斤,比习惯种植增产13.8%。  相似文献   
10.
选用基本苗、施肥水平、氮肥施用时间、播种方式等四项农艺措施为决策变量,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小麦新品系8619—32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在中等偏上的肥力条件下,采用基本苗12万/亩;施肥水平,标氮30kg/亩,有机肥500kg/亩,过磷酸钙20kg/亩;氮肥施用时间,底施8O%,三叶期追施20%,孕穗期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0.15kg;播种方式采用20×13厘米的窝播,可望达到450.21kg/亩的最佳期望产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