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数字媒介的发展,互动叙述在当代的意义文本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任何一种新兴媒介诱发的新形式而言,其对意义的表述方式都不会凭空出现,而是根植于人类对意义世界的漫长探索与表述的历史之中,互动叙述也是如此。从诗歌、小说、电影、梦境到电子游戏,互动叙述从遍历文学所谓的平凡的翻阅,到选择影片的情节走向,再到控制角色进行游戏世界的探索,其中蕴含了一条意动叙述的逻辑线索。这条线索不仅能将作为第九艺术的游戏叙述与经典叙述文本与理论联系起来,也推动了叙述学本身的探索:当一个具有明显的普遍意动性的叙述内容嵌套了一个意动性叙述的框架时,叙述就具有了互动性。  相似文献   

2.
在叙事学研究中,叙述开端是一个被相对忽视的研究领域。而对于虚构叙事作品小说而言,叙述开端的功能极其丰富,它在创作前影响想象机制的转换与实现问题,在创作中对整个叙述结构起预示与建构作用,对于读者具有引发阅读兴趣与意义认知上的影响与功用。在创作、文本、读者具有互动意义的语境中,叙述开端研究蕴涵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讨论了结构主义对叙事形式的研究,认为这一研究建立在对叙事、故事和叙述三者的不同内涵所进行的区分之上。对叙事和故事及其关系的分析,涉及的是叙事结构,它属于文本本身的“客观形式”。而对叙述语态的研究则关涉的是叙述话语,与叙述者的“主观形式”相关联。叙事结构分析分别以托多罗夫对具体叙述文本和布雷蒙、格雷马斯对叙述逻辑图式的探索为代表;而叙述话语的分析则以热奈特对叙述时间、叙述层和叙述者的剖析为代表。上述研究,既表明结构主义对结构形式的关心落实到操作层面,也表明叙述主体是如何在叙事中被结构化的  相似文献   

4.
韩少功的小说中,多层次、多形态的时空叙述赋予文体以明朗、悠扬而深沉的意味,这是一种特殊的对于小说文本形态的设计与搭建,它隐含着叙述人的情绪结构和对世界的体认。  相似文献   

5.
电子游戏已成为了“数字化时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电子游戏的审美研究既是电子游戏艺术形态和游戏产业发展走向成熟的理论所需,也是新媒介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电子游戏的审美研究由于研究路径选择上的偏失,造成了理论困惑与技术主义的“概念先行”的研究困境,使得游戏审美研究既不能回应现实对理论的需求,同时阻碍了新媒介审美研究在深度、广度、视界上的拓展。走出这一困境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对“电子游戏文本”的细读,纳绎出电子游戏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组建原理,建构一个基于电子游戏文本描述的游戏诗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文学文本研究分析作者进入小说文本的叙述范式。首先,梳理了作者和文本的历史关系,提出作者进入小说文本的文学现象。然后,讨论作者进入小说文本的叙述特点,将"作者"作为作者本身写入文本的小说,会建立起作者与小说文本的内在联系,并且会形成叙述怪圈;这种叙述怪圈有莫比乌斯带结构,怪圈从局部看总是合理的,但从整体看却显得十分荒诞。最后,提出作者进入小说文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梦因为过于缺乏形式规律,种类过多,很少是叙述学研究的对象.梦具有独特的文本性和叙述性,因此是一种叙述文本.它按叙述文本的规律,对梦材料进行选择和组合.但是梦者只是梦的受述者,梦的叙述者是大脑的另一部分,虽然对叙述的机制我们至今不甚了解,但是梦与虚构和幻想有极多的符号学与叙述学的相通之处.梦是人类在进化中继承下来的生理-心理功能,对人类保持幻想能力,增进叙述本领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8.
一般攻击模型(GAM)侧重考察暴力性电子游戏对个体的攻击性情感、生理唤醒水平和攻击行为的影响,而一般学习模型(GLM)侧重探讨非暴力性电子游戏对个体成长的正面影响。两者的基本思想是:长期接触某种类型的电子游戏会导致个体人格特质的改变,并调节其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有关电子游戏对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如游戏者对现实暴力脱敏的内部机制、亲社会性电子游戏对游戏者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等,有待全面探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9.
受可能世界理论的启发,文艺理论家们把文学作品看作一种由文本建构的特殊可能世界——虚构叙述世界。虚构叙述世界不是对真实世界的摹仿或表征,而是现实的一种可能,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是非真实的可能世界,它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取决于两者之间的远近距离。通过分析虚构叙述世界的哲学根源,比较它与真实世界的差异,可以论证可能世界理论与叙述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可行的。以此为基础,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虚构叙述世界的结构属性。可见,可能世界理论为从多角度、多侧面研究文学虚构叙述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比单一世界模型理论为文学虚构作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叙述视角有多种类型,但对其界定存在着分歧。文章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叙述视角的认知理据,以此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分辨叙述视角,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分析结果表明,兰盖克提出的着眼点转移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分辨叙述视角,对语言文本也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