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广告世界中,虚拟角色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虚拟角色的使用已形成一项产业,它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一种媒体转移到另一种媒体上,并不时呈现出新的状态。因此法律除了对作者的原创作品提供保护外,还为该作品中处于不同背景的角色及该角色的姿态和个性提供保护,这使得角色商业价值能够广泛地扩张。但是给何种角色提供保护,以及提供怎样的保护,各国的司法及实践并未形成统一标准。对于这种虚拟角色的商业价值,我国称之为虚拟角色的"商品化权"。明确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客体,是确立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为实际案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角色商品化权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对于实践中发生的诸多角色商品化权纠纷案例,依据现有著作权法、商标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都存在着不足。这导致现有法律对于解决商品化问题缺乏针对性。只有确立独立的商品化权形态并依据利益平衡原则建立相应的法律保护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角色商品化现象引发的问题。在构建我国角色商品化权法律制度过程中,需要对角色商品化权的主体、客体、内容、保护范围及损害赔偿方式等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设计。  相似文献   

3.
角色商品化权是一种与著作权、商标权截然不同的权利,它是一种商品化权。要清晰地认识角色商品化权.首先必须对角色明确界定。角色必须具备实质的人格化特征、良好的公众效应和商业化运用的能力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由于各国对角色商品化权性质的认识不同,各国对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方法也不尽一致,主要有著作权法保护、商标法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及公开权保护,但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对角色商品化权进行保护仍有待探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虚拟角色商品化权概念和构成要素基础上,探讨法律对其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完善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现实保护,并为将来独立性权利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虽然我国已经实施的《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基本上可以满足对动漫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但是商品化权的概念未能在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中予以确立,所以导致了实践中侵权纠纷的大量产生。应借鉴国外动漫角色商品化权立法经验,完善动漫角色商品化权保护的对策,以期对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6.
“刘老根”商标抢注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影视角色商业性使用问题的关注。经深入探究发现,这里存在的权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而是一种新型权利——影视角色商品化权。对影视角色商品化权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其在商品化权中的位置,讨论现有影视角色商品化权保护模式存在的法律缺陷,并据此提出我国影视角色商品化权保护体系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7.
角色商品化权是随着传播媒体的日益发展和影像角色的深入人心而在无形财产领域新产生的一种权利。目前世界上已有少数国家以判例法或成文法的形式对其进行法律保护,如德国、日本和美国。而目前我国理论界对角色商品化权的研究还比较少,司法审判经验也很缺乏,因此,介绍角色商品化权的性质、内容及其保护方法,并呼吁在传统的知识产权法体系中增加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规范,从而实现对该种权利的充分保护,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论商品化权     
商品化权是将能够创造商业价值的虚拟角色、卡通形象、影视作品片段等进行商业性使用的独占权利,是对已有智力成果的再次利用,系为应对著作权、商标权制度在调整商品化活动中所暴露出的不足而形成的新型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产权相比,商品化权具有权利保护的被动性、权利界定的事后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演进,人物商品化活动于今日可谓琳琅满目。就真实人物商品化方面而言,知名公众为产品或服务代言已成为行销的催化剂。对公众人物其个人姓名、形象等人格特质商品化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如何合理的进行保护在实务中越发的复杂化。文章以体育、影视娱乐工业发达的美国为平台,从实务判例对人物商品化进行分析,辅以英、德、日等国对人物商品化问题所采用理论与处理模式加以论述,探讨真实人物商品化规范方式的相关见解。最终检视我国现行法律所提供的保护、可能产生的漏洞,并提出妥当的保护方式及对未来发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人民福利”曾为瑞典赢得了“福利之窗”的美名,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全球化经济的冲击,瑞典国内经济疲软,福利预算赤字和国家财政赤字快速增长,以及面对国际、国内的压力,瑞典政府逐渐反思“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过度去商品化的弊端并进行福利改革.本文在概述瑞典社会福利非商品化特征的文化、政治、经济根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失业保险危机前的非商品化特点的呈现,以及失业保险在危机后改革中的商品化与非商品化紧张的现实,揭示具有“非商品化”福利传统的瑞典,其“商品化”福利改革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文章指出,劳动力商品不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范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才是不同社会制度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12.
13.
赵秀玲 《南都学坛》2006,26(6):101-1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机制创新。农地使用权商品化便是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创新,是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有效途径。实现农地承包经营使用权商品化必须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实现农村土地管理形式由集体低级管理向政府高级管理形式转变、建立农地承包经营使用权自由买卖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必须跟上。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与农业科技的商品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实现农业技术这一特殊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技术商品化应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积极引导,着力培育,稳步推进。要积极推进农业技术产业化,大力培育农业技术市场,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劳动力外出务工对不同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粮食生产商品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外出本省务工、外省务工对农户粮食生产半商品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劳动力在本省务工、外省务工对西部农户粮食生产半商品化有显著负的影响,对东部和中部农户粮食生产半商品化的影响不显著;打工收入占农户收入的比值、兼业劳动力占农户劳动力的比值都对东部农户粮食生产半商品化有显著负的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户粮食生产完全商品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别: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对西部农户粮食生产完全商品化有显著负的影响,东部和中部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会对农户粮食生产完全商品化产生影响。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在东部地区,还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对农户粮食生产完全商品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被捕获的自然:重审水资源商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短缺和政府配置公共资源效率低下是支持水资源商品化的两大主流话语。文章基于对水资源商品化争论和叙事的梳理,旨在揭示水资源商品化的实质及其运行机制,并在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商品化进行哲学伦理反思。水资源商品化实质上是资本借助水危机和水短缺叙事的遮掩,在新自由主义的庇护下,利用商品的概念框架将水资源表征为"蓝金",通过对自然公共资源的圈占和掠夺以完成资本积累的需要。以盈利为目的的私有化水供应难以确保公众的平等用水权。水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应得到重申,使水资源实现去商品化,让水供应回归公益。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以后,蒙古社会封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急剧分解,外国商品以及资本大规模进入蒙古,加速了蒙古经济的商品化,再加上清政府为了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实施"移民实边"的政策,使蒙古地区的经济在农业化的基础之上,进入了外资完全控制下的商品化时代。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在市场经济中人格利益的商品化现象的日益突出,大量有关商品化权的纠纷不断涌现,而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支持,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与此同时,民法典人格权草案草拟过程中对商品化权的立法争议很大,学术界中也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态度。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商品化权保护的法律缺陷及立法中单独设立商品化权保护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媒介商品化是媒介发展的趋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媒介生产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商品生产,在其制作、销售和赢利等过程也具有独特的运作规律。运用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考察我国媒介商品化的发展历程,研究媒介商品化是让媒介及其传播径直袒露其经济本性,使媒介传播的经济实质进一步明朗,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媒介市场运作中的利弊得失,指出当今媒介在商品化的道路上什么是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发扬的,而什么又是必须克服和摈弃的。探讨媒介商品化趋向问题,对当前的媒介健康成长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论角色道德     
角色是与人的一定社会位置相适应的行为模式。角色道德是调整角色之间以及角色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具有伴侣性、角色化、类别化等特征。加强角色道德研究 ,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对职业道德的探讨 ,有利于强化人们的角色道德意识 ,促进角色道德教育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