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共同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正从局部合作转型为政府牵头、旅游行业介入的全面合作。文章运用区域旅游发展的相关原理,对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背景、合作现状,以及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产业集聚的细分,探讨其在区域内的不同组合以及相应知识溢出的作用途径,有助于从"效率"的角度理解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存在三种特定的产业集聚组合,这种产业集聚格局带来了显著正向的MAR溢出和不显著为负的Jacobs溢出;"技术池"和"吸收能力"则是长三角区域知识溢出效应的两个重要途径。因此,要根据长三角区域内不同城市的位势,采取差别化和有层次的产业发展政策,以此为基础深化区域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通过区域统筹与合作,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走向深入,经济得以长足发展。要使长三角经济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让要素自由流动。目前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长三角间自由流动已基本实现,但土地要素在区域间还不能自由流动,这就需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长三角在统筹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改革只限于省域范围内统筹,还没在省际间展开。要使这种统筹从区域内向跨区域转变,可试行两个挂钩:一是将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二是将城市工业向外部转移与共建沿海滩涂开发区挂钩,以实现土地要素跨区域流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泛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比较与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历史背景下,安徽由于其区位优势融入长三角,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历史必然。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在泛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是进一步推进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地理、产业、要素、政策以及时间这五个维度来考虑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加快泛长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有利于长三角区域和安徽的无缝对接与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一体化发展机制有力地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区域目前形成了以实现全面对接为主要目标的政府协商机制、以促进市场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经贸合作机制、以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为主要目标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以及以实现区域共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资源共享机制。然而现阶段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也面临利益协调与政策协调机制不健全、推进和保障机制不完善以及考核体系约束等多重挑战。在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促进长三角区域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应当以市场机制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合作机制建设,加快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有一体化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安徽参与共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路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长三角"概念的提出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是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本课题研究从"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建设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分析中得出:安徽参与共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无疑是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的前提条件,安徽可以分三个阶段来逐步融入"泛长三角",当然,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参与各方能够达成共识,通过政府引导最终形成一个超行政区域的"市场+制度"形式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本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力,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统计长三角地区4省1市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改进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该区域各省市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大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的人力资本还存在着投资力度不够、投资主体有限、投资结构不合理以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健全人力资本市场、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及增强区域人力资本吸纳能力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带的框架构想,并提出了建设长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带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既受益于区位优势的天然基础,也是特定制度环境下的时代产物。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活力,市场与政府是一体化的推动者,而优化资源配置则是其主要内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尽管初步形成了区际分工与合作共赢的格局,但其发展仍受瓶颈因素制约。同时,政府与市场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发展中的角色和功能各异。未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应立足于区域整体联动与利益分配、政策一体化等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近20年来,逐步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区之一。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之一。考虑到长江三角洲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整合区域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要素合理化;建立城乡统筹规划的理念,重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跨行政区合作的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基于生态学视角,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6—2020年长三角区域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在长三角生态圈中,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建议政府层面,应建立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健全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高校层面,应布局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统筹促进长三角区域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十五”时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成效及其主要特点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已有四次大的发展。从珠三角的崛起,到浦东开发带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到西部大开发,再到东北振兴、泛珠三角的合作.每次区域经济的增长,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特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强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将给中国带来经济、政治和外交上的好处,探讨了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长三角地区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体化发展更趋紧密;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三大需求关系更趋协调等.当然,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也存在着其特有的矛盾,但这也是长三角在融合、发展中所必然产生的问题.展望“十二五”的发展,长三角将为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府际合作机制认识的不足制约了区域府际合作机制的建构,有必要深刻理解区域府际合作机制的内涵及其构成,审视区域府际合作机制的缺陷,并从区域府际合作的实施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促进区域府际合作机制的创新,提升区域府际合作的法治化水平,增强区域府际合作的实际成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以及上海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将明显加快.镇江与长江三角洲之间较强的经济关联性和互补性,巨大的合作潜力和广阔的合作前景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长三角四大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机制,检验区域创新环境对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是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仍然成立。区域创新环境对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通过不同区域创新环境的异质性检验后结论稳健。文章提出,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打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激活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效应,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创新之谜: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广泛存在的创新活动是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力.基于文化资本的分析视角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初步解释.文化资本要素是决定该地区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要素流动的最终经济增长源泉.上海、浙江和江苏各省市的区域文化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发现,价值观的持续扩展是长三角地区的共同特征.调查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上述分析,显示了长三角地区文化资本积累的基本状况.提升长三角地区创新积累的主要途径是促进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提升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长三角科技合作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科技合作的主要任务是共同创建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区"、"科技资源共享区"、"科技生活宜居区"和"科技产业创造区"。具体落实为实施高技术产业技术跨越工程、传统产业提升工程、民生保障科技工程、资源环境技术攻关工程和科技资源共享工程等五大科技行动。其科技合作思路是:完善区域科技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科技合作共享机制,完善区域科技投融资体系,联合实施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健全区域自主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20.
由于市场资源、区位与行政区划、要素禀赋与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差异,长三角台商在投资领域、产业布局、产品结构与经营模式等方面形成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而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将对台商在长三角现有的投资结构与区域分布产生一系列新的影响。文章在理论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现象形成的原因、现状、结构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推演出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的发展轨迹与前景,并对长三角与台湾的经济合作的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