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关于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建构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立法听证作为一种民主性较强的程序规则在中国的行政立法实践中并没有发挥预期效应,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的行政立法听证还没有一个相对健全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根源于航运实践与法律条文的疏离、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的分歧,2018年日本完成了时隔约120年的海商法全面修改.研究日本海商法修改对中国海商法修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日本海商法修改尊重本土实践,缩减了船长权责,调整了船舶优先权顺位,新设了海运单制度与定期租船规则.日本海商法修改顺应国际立法潮流,修改了船舶适航义务、航海过失免责、海难救助特别补偿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与海上保险的告知义务等制度.针对本土性与国际化需要协调的部分,日本采用部分准用的立法方式将国内水路运输纳入海商法的适用范围,在海商编设置了统一的提单制度,在船舶碰撞规则整体国际化背景下,根据国内实践调整了第三人损害赔偿规则与时效制度.总体来看,日本海商法修改尊重了海商法的本土性与国际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海上运输立法的统一,形成了体系完整、结构分明、效果清晰、适用便利的法.  相似文献   

3.
国际反倾销规则与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 8年的努力 ,中国已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基本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为主要规则 ,包括若干部门规章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反倾销法律体系。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在基本原则上与WTO的要求上完全一致 ,具体规则方面也与WTO规则大致相符 ,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由于立法及执法时间较短 ,经验还不丰富 ,与国际反倾销规则相比 ,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仍存在某些不足。文章以比较的方法 ,从立法层次、实体规则、反规避措施、司法审查 4个层面对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代法治建设中,国家立法与民间规则构成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地方立法尤其需要吸纳民间规则等法律文化本土资源。本文通过民间规则之特征的比较研究,互动关系之构建的缘由探讨,以及内化融合之路径的制度设计,分析中国地方立法与民间规则的相互关联,以体现本土法律文化的独有价值以及在当代立法、执法、司法中的实际效应。  相似文献   

5.
透明度原则是WTO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年来,透明度的原则和规则逐渐从国际贸易法领域扩展到国际投资法领域,许多国际投资协定中都纳入了透明度条款。美国对外缔结的投资条约中全部含有透明度规则,这既是保护美国投资者海外权益的实际需要,又与美国国内信息自由立法和立法、行政程序公众参与的不断发展有重要关系。当前,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正在抓紧推进,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透明度规则。中国缔结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对透明度规则没有统一的立场,制度设计相对单一,为适应我国目前资本输入国和资本输出国的双重身份,在国内立法、司法、行政透明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应当借鉴美国投资条约透明度规则,确立符合我国实际的透明度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间接管辖权审查是被请求国法院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研究大量中国司法案例的过程中,发现司法实践中很少对间接管辖权进行审查,即便有也存在审查标准不一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间接管辖权方面存在立法空白,缔结的各项国际条约对间接管辖权的规定也有多重标准。通过梳理各国关于间接管辖权的立法,发现间接管辖权审查的立法模式主要包括法律适用模式、具体管辖根据模式及混合模式,在分析《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原则与规则: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建议稿)》第19条的基础上,为中国间接管辖权审查制度的构建提出以混合立法模式确立间接管辖权审查制度,并以专属管辖权排除外国法院管辖权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法框架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上,国际社会正在经历由政策向立法转化的过程,中国应当响应这种转化,启动并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进程.在此,有必要对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法的框架体系从整体上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参考国际国外的立法经验,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法的框架体系应当由"一体两翼"构成:一体即气候变化应对综合立法(或称为气候变化应对基本法),主要确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两翼":一是减缓性立法,主要包括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立法,二是适应性立法,主要包括完善自然资源、相关产业、防灾减灾、社会保障等立法.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法在从国内立法到国际协议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从国际贸易公平竞争的制度保障,转变为各国的贸易保护工具.为了协调反倾销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国际社会提出改革反倾销法的三种方案,其中从竞争法视角改革反倾销法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反倾销法的改革应当以竞争法视角为方向、以反倾销为本作出发点,应对反倾销法的立法理念、实体规则、程序规则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授权立法在当代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在实践上也大量采用授权立法 ,但是这项制度在我国一直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立法法》出台以后 ,确认了一些授权立法的具体规则 ,然而作为一项制度 ,授权立法在我国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探讨我国授权立法的现状 ,《立法法》中确认的授权立法规则 ,以及我国授权立法制度的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安全评估、标准合同、保护认证”为核心、以行业规定为配套的数据跨境制度体系,形成了既保安全又促发展的中国方案。但在具体立法中,该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双重失衡,在理论上缺乏完善的基础理论支撑,在实践中未能形成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且其在适用关系上出现龃龉,与国际规则之间也存在割裂导致难以衔接,致使数据处理者在合规实践中面临较大成本,难以获得预期成效。不同于美国的“市场话语”和欧盟“权利本位”的数据跨境理论基础,中国应当基于国情明确利益平衡体系下的数据主权理论建构数据出境制度体系,矫正实践中过度保障安全的规制思路,通过单列安全评估、制定行业性与地方性特殊制度等措施,完善相关制度之间、国内法与国际规则之间的适用衔接,着力降低合规成本,保障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在新时代引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从无到有、从地方分散试点到全国集中立法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变迁理论对其是适用的、有解释力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全球碳排放控制制度是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国际制度背景,中国气候外交是将国际碳排放控制制度转化为国内制度的桥梁。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包括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实施特征三个方面。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动力来源于具有客观基础、受到主观影响的相对价格变化,变迁过程符合对主体的行为假定,受到锁入效应和路径依赖的影响。在制定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时,需要考虑有关控制碳排放的国际制度,需要考虑我国在气候外交中能承担的支付能力以及在气候外交中体现出的支付意愿。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国内的相对价格变化、行为假定、锁入效应、路径依赖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诚信原则在现代金融法中的复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法丢弃了大陆法空洞的诚信原则,独立演化出一套灵活的诚信制度和现代金融法中的具体诚信规则。诚信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社会资本,亦或是一种社会契约义务,在WTO等国际金融立法中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法律制度兼采两大法系之长,逐步吸收、移植西方诚信原则和规则的合理内核,诚信规则体系在我国金融立法中的影响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13.
在跨国产品责任侵权法律适用的规则设计与理念建构上,当代各国立法与国际条约都呈现出全新的演进趋势.对弱者利益的倾斜保护、意思自治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调和、当事人属人法的立场抉择、强制性规定的优先适用等方面,我国充分借鉴了国际前沿的法理命脉.就当下民法典起草与涉外民事法律适用立法的背景下,须在我国国情基础上探寻中国范本下的冲突法维度.  相似文献   

14.
透明度原则与地方立法公开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对于中国立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入世",在某种意义上是指法律的"入世",是中国国内法与WTO规则及国际惯例的接轨.WTO的透明度原则对成员方的立法提出了公开的要求.然而与WTO透明度要求相比,在我国的地方立法中还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和"暗箱操作"的现象,缺乏一套完整的立法公开制度.为此,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立法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与立法公开相配套的法律制度,是实现立法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WTO规则对当代中国司法理念建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司法审查是WTO规则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中国政府已承诺建立与WTO规则相符合的司法审查制度。司法制度的构建有赖于司法理念的支撑。在WTO的全部法律文本中凝聚着一系列当代司法的基本理念,厘清这些司法理念,对于确立当代中国的司法理念,构建符合WTO规则的中国司法审查制度,进而使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主流,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律趋同化问题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随着国际社会各种交往的不断扩大,各国法律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趋同化现象日益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法律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逐步趋同化.本文对中国法律趋同化的含义、产生原因、各种表现以及实现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并且阐述了在法律趋同化的过程中必须摆正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与国内法的关系、确定建立和改造国内法律制度的国际标准、正确看待法律移植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法制建设工作已越来越注重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使我国法律制度,特别是民商法律制度进一步与国际社会普遍实践更趋协调、接近或一致起来,以减少对外经济技术交往中的法律障碍,已成为国家立法工作注意的焦点。本文提出这一课题,试图就整个中国法律和当代国际社会法律趋同化的关系作一番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欧共体理事会通过第1419/2006号条例,废除班轮公会反垄断集体豁免,将《欧共体条约》一般性竞争法规则适用于海运市场,引发了欧盟海运竞争法体系的根本变革.欧盟海运竞争法律体系的变革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海运竞争立法的重新评估,中国应当通过评估欧盟限制航运反垄断豁免,将航运市场纳入一般竞争法的这一做法,立足于国家航运与贸易利益的角度来确立自己的航运反垄断规则.在定位起草中的《航运法》反垄断规则的立法走向时,欧盟将一般竞争法规则适用于海运市场的做法值得引为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建构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纠纷解决机制过程中,结合美国在涉对外贸易区立法、涉自由贸易案件管辖权以及完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的成熟经验,从国内法与国际法逐步实现制度衔接以及国内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协调与竞争两个层面加以探讨,以期为我国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和制度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由于缺乏类型化思考和体系化构建,目前存在禁令概念表述不严谨、禁令类型缺失、禁令性质定位模糊、立法体系混乱、审查标准和程序规则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从类型化视角重构中国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科学划分知识产权禁令的类型,合理定位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的性质,选择“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单行法+司法解释”的四元层级立法模式,明确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禁令的实体审查标准和程序适用规则,将推进这一制度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内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业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其发展被置于WTO的框架中,无论是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还是国内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都必须适应WTO规则的要求。既要通过立法落实WTO规则,也要使国内立法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实现我国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分析WTO规则对中国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影响。揭示中国农业资源与环境立法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中国农业资源与环境立法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