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与成功     
杨澜 《可乐》2008,(2):73-73
对成功,我们的定义很狭窄,往往感觉付出太多,收获太少。歌德曾说:"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没想到成长。"成功是向某个目标前进的过程,是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成功在人生当中只有一两个点,它是外在,由别人去评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诗词是浓缩的语言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丹说:"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的生命成长。"学好古代诗词,不仅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丰富个人心智,陶冶性情,提升人生境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秋实 《老友》2008,(6):4-7
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会碰到一些料想不到的挑战。许多成功者,总是勇于应战,奋发前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原党组书记(副部级)、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朱新均就是这样的人。朱新均说:"我原来是学理工的。大学毕业以后与  相似文献   

4.
学会等待     
海涛 《社区》2014,(29):21-21
花朵开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自然万物的成长都需要等待。同样,人生也处处充满等待,小时候等待长大,长大后等待爱情,成年后等待事业有成……每个人都生活在等待中,每个人对等待都有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人都会死的,死意味着人生的终结,因此可以说不怕死的人是没有的。先进的现代医疗对人类的贡献在于治病救人,有些病即使无法治愈,但医疗可以使他们的生命得到延续。医疗为人生最大价值的生命作出贡献,其使命是伟大的。现在医疗正面临着癌症等问题。现代日本人能否接受死呢?回顾人类思想史,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和宗教都是围绕作为人生终结的死展开的。加藤周一在《日本人是什么人》中说:“过去的日本人已经没有了”。他说得很对。尽管如此,在现代日本人身上也是能看到过去日本人的一面。如果从宗教意识来探讨日本人的生死观,那么我们应从过去和现在这两个视点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变化时期。说它特殊在于社会形态发生变异,说它是重大变化时期在于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人的觉醒。人从神学的禁锢和谶讳宿命论的支配控制下解放出来,走向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以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这些无不是人的觉醒的深刻表现。于是也分化了魏晋时期贵族、知识阶层人的生存状态,一类为面对短促的人生,“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极力追求人生享乐;一类为从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中寻求苟…  相似文献   

7.
张卫红 《新天地》2011,(12):434-434
语文教学中获得知识的有效方法是阅读,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增进思考和善于应辨的能力,还可以增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反省,提高个人修养。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相似文献   

8.
人生境界说作为哲学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加以关注、探索和研究。哲学虽不等于人生境界,但却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和人生境界发生影响。人生境界不是自然而然就形成的,需要人们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追求和积极思索才能确立。而人生境界一旦确立,其内在价值在人的社会生活和生命中影响深远。人生境界不仅内化着人的生活,让人的生活更丰富而深刻,提高着人的生存质量,让人在冷静、清醒中超越现状,追求和实现高质量的生活,而且也区别了人的生活,塑造着不同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9.
艺术作品应该给人以力量,社会的前进,人民的奋斗需要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面对艺术的这一重大职责我们不禁想到了“存在于自然与人生之中”的崇高(东尔尼雪夫斯基)。崇高是一种引导人意识到自身力量,使人精神振奋的美。它作为美学范畴,历来被美学家们探讨和评价。朗吉弩斯说“崇高是伟人心灵的回声”;康德把它看作是人们自我尊严和  相似文献   

10.
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阅读不仅会使幼儿有正确的发音说话习惯,而且会使他在精神上充实高尚。据说一个人的精神饥饿感应该在中小学形成。古代的士大夫说"三日不读则面目可憎",就是因为有精神的饥饿感。人生的很多习惯、很多能力的养成是有关键时期的,精神饥饿感的形成也一样。  相似文献   

11.
痛苦是人最经常遭受的重要情感,人对痛苦有着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承载方式:有的人因为痛苦而逃避,"由于拒不接受疼痛,结果使得疼痛存在";有的人却努力从痛苦中发现人生真相,痛苦本身并无意义,但因为存在痛苦,人生才有意义.痛苦既然注定为人的在世方式,那么重要地在于面向痛苦本身的策略和行动,在一个人们已习惯于生活在处处受某种舒适支配的世界里更加需要一份冷峻的痛苦意识.  相似文献   

12.
思索的意义     
哲人说:"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痛苦思索的枝头上。"思索是人与天地万物的神圣对视,思索是心灵对真善美的不悔追寻,思索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姿态于沉寂处点燃生命之火。智慧人生,边走边思。走在谷底的人,思索的意义在于明理。失意的时候,我们恨透了自己眼中这恼人的苦役:无尽的阴  相似文献   

13.
丁宇 《成才与就业》2022,(11):58-59
从小到大,我一直坚信人生的乐趣在于不断尝试: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因此,在进入山东淮坊学院后,去做各种各样的兼职成了我为自己设立的人生小目标。尽管兼职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但这些经历丰富人生、开阔眼界,也让我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收获比痛苦更值得铭记,也正是这有苦有乐的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4.
在二十世纪心理学美学诸流派中,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可以说对朱光潜先生早期学说影响至深.朱先生不仅据此批判了克罗齐形式主义的"直觉说",合理的解释了美感发生的心理条件;而且应用"距离"于悲剧的研究和人生美学的探索,使悲剧理论在辩证综合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并对人生、生活做了美学的诠释,将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完成了"人生--艺术"之间的双向过渡.  相似文献   

15.
在笔者看来,阅读是职场人学习、提升的最佳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职场人的工作大多比较单调或是专业,大部分人只能从事固定的工作。做固定的工作,也就意味着交往人群的有限。交往的人群有限,知识面就会变窄。而人要成长,需要不断摄取新的知识,获得新的经验。此时,你会发现工作与学习、成长之间,其实是一种矛盾关系。工作需要你专业化、单一化;成长则需要你多接触,知识丰富,如此才能发掘自己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这种矛盾要怎么解决呢?正确的答案就是阅读!  相似文献   

16.
人生如同乘坐公交车,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路口是行是停,但我们可以知道下一个路口是直行还是拐弯。利用已有的知识、线索及规律对事件作出合理的判断及推理也是一种职业能力。判断推理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部分,它的强弱反映一个人对事物实质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图形判断推理测试可以考量一个人的联想、推理、空间思维能力,这些能力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的历史一直就是战争和苦难的历史。所以 ,早期古希腊人普遍地对人生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悲观主义的思想 :人生是无常的 ,幸福在最终的意义上是不可能的。而造成人生的这种悲剧性境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时间本质上是一种衰败和毁灭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河海大学是一所水利名校,其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每一位学员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育平台。函授学习需要有恒心。有了恒心,就有了自我激励与调控的能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也为学习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使学习取得事倍功半的成效。参加函授学习,丰富了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实践工作能力,受益匪浅。理论在于联系实际,知识在于运用。结合所学、所思、所做,树立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创一流的业绩。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真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不同的人由于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因而,赋予这个空间的内容也就迥然相异。唐代诗人李白曾这样说过:“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李白看来,人生不过是梦幻一般,是虚无缥缈的。德国作家让·保尔却说:“人生只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还有半分钟是爱。因为,在爱的这半分钟中间,他死去了”。还有的人把人生比喻为“监狱”、“苦海”“早晨的霜露”。尽管先哲、先贤们对人生有过众多的议论,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大都越不出悲观的樊篱。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长河五彩斑斓,每个人在这个长河里都留下很多的亮点。当您进入老年后,追忆这些亮点,更加感到生命的可贵,感悟到人生的价值。每一个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自豪地说:几十年的人生时光没有虚度。从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地愉快地过好晚年生活。所谓“亮点”,就是自己在几十年来的成长道路上和工作历程中,取得哪些成绩、作出哪些贡献、获得哪些荣誉和奖励……也就是一生之中的“得意之作”。目前有些退下来的老同志存有这样那样的消极情绪,有的出现失落感,认为“退下来就比人矮半截,被人瞧不起了”;有的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