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元话语是指明作者、读者和语篇展开之间关系的言语表选方式,而写作是一种社会介入,元话语反应了作者在语篇中定位与读者的关系,以及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创建连贯语篇的方式.在篇章写作中,元话语反映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作者如何利用元话语组织自己的思想,协商与读者的关系.虽然对元话语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元话语是构建各种类型语篇必不可少的语言学资源,与写作中的修辞、语类、文化和社团等关系密切,本文据此探讨了元话语在学术写作中的互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元话语是一个在学术写作、修辞和篇章结构的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本研究利用Hyland提出的元话语分类模式,自建两个小型语料库,对比英语为母语的论文作者和英语为非母语的论文作者在摘要写作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英语为非本族语的论文作者主要还是在摘要部分以交际元话语对其篇章进行梳理,而对于互动元话语功能的了解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3.
学术论文作者利用话语资源与其读者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被广泛认为是有效学术说服的核心.指令语因其对读者面子构成潜在威胁而被广泛认为是冒险的话语策略;然而,它能帮助作者展现其专业能力、对论点的掌控,引导读者按照其规定的方式理解论点从而说服读者,因此指令语又是作者掌控其与读者关系的复杂修辞策略.本文对比分析了硬科学(hard science)和软科学(soft science)领域六大学科各类指令语的分布情况,发现指令语的分布特点取决于不同的学科规范、作者构建知识的方式及其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学术论文是在专业话语社团中表达科研成果的一种交流机制。论文作者不仅需要客观表达成果,而且需运用各种话语策略来达到其"推销"研究成果和"说服"话语社团成员接受研究成果的目的。本文在Hyland和Tse的元话语分类模式内,探讨了理论思辨性论文中元话语策略的选择及其相应交际目的的实现。研究表明,论文中元话语使用的频率与分布状况是语类知识的一部分,与作者构建学科身份、创建和谐的"读者—作者"对话氛围、突出研究原创性和树立自谦形象等交际目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评价理论是在功能语言学的话语基调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于话语人际意义研究的新突破,它主要关注于协调社会关系的语言资源和态度的表达。学术书序中评价资源异常丰富,评价者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学术书序中原作者、序言作者、读者在互动过程中,由于身份的不同,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序言作者、原作者和读者在不断协商中的定位过程。可以说评价是序言作者团结原作者和读者的一种"人际性"工具。  相似文献   

6.
一作者的读者意识虽然与接受美学、阅读学有着必然联系,但它们并非同一审视角度和研究主体。接受美学或阅读学,是以读者为中心,研究文学的接受理论,它是和作家研究、作品研究并立的一个分支学科。作者的读者意识,仅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对于读者因素的自觉意识和对这种意识的积极实现。换句话说,作者的读者意识,主要是研究作者为谁写以及怎样写才能为读者所接受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元话语分为交际元话语和互动原语语两种功能。元话语可以有效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运用熟悉常用元话语,提高学生修改能力,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互动元话语是引导读者的语言手段,它能让读者介入语篇,并让二者展开对话,实现良性互动。互动元话语在旅游广告语篇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提高旅游广告语言的感染力和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9.
元话语是作者与读者进行语篇互动的重要意义资源,在语篇分析、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对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的发展路径、现状及热点进行了深入挖掘、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元话语研究呈现与国际同步的态势;元话语领域出现明显的研究模式分野,即人际模式与反身模式;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学术英语、语篇标记及二语写作。最后,文章展望了元话语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评价理论的介入观点看学术语篇中的互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Bakhtin的话语多声性入手,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的介入观点探讨学术语篇的互动特征及其一系列的语言体现手段。语篇互动特征反映了语篇作者和读者间人际意义的构建,为探讨语篇中身份、亲和、权势及威信的建立及动态地研究语篇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语学术论文中的遁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术论文写作并非是不受作者主观影响的就事论事的客观陈述,成功的学术英语写作需要借助遁言运用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对遁言的运用和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遁言是学术语篇社团成员广泛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学术英语中的遁言现象不仅是作者、读者、语篇三者交互的结果,也是用语言形式体现作者心理取向的产物,是一种认知情态.遁言研究对学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术话语权作为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其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欧美发达国家相继提出的"话语权力理论" "文化领导权理论" ,以及西方文化霸权理论一直主导着世界话语权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对"学术话语权缺失" "学术话语体系构建" "学术话语权提升策略"等主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学术话语权是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所在,学术话语权作为软实力对社会发展及学术繁荣的实际影响和作用异常深远;探寻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研究现状及启示,可为我国构建学术话语权的科学评价理论、方法和应用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为此,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国别进行统计和分析,再用Vosviewer软件对国际学术话语权文献进行热点主题分析,再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国际学术话语权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学术话语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学术话语研究、学术话语在政治话语权、身份认定及社会化中的作用、学术话语评价与计量研究等4个方面,通过研究进展综合分析国际学术话语权对中国学术话语权的影响及未来发展思考;并提出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实现路径。实践中,借鉴国内外经验和理论,可以创新学术话语权的推进机制。具体包括:自上而下国家战略和社会各界自下而上推动相结合;构建科学可行的学术话语权分类评价指标、对不同领域的学术话语权采取差异化政策支持;提升学术话语内容创新、平台建设和传播力度。另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要利用自身力量创建一流的全媒体多语言的学术传播平台,让中国学术前沿和学术话语传播至更远更广的国际舞台。最后,可通过科学管理培养学术大师,并激励学术大师参与国际学术议题设置等。  相似文献   

13.
"学术话语"(Academy discourse)一般是指构成一种知识体系的语言文字形式的概念、术语、范畴和文段(text)。学术话语的建构历程反映了人类走向理性的过程。中国学术话语的建构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体现了其时思想体系的变化与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一种学术话语的形成、丰富和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学术话语的对话、交流;学术话语权力不一定以经济的强势为标志,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学术话语的权力。建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需要从概念、术语、范畴、思维方式、理论思辨、思想文化等方面入手,通过涵化和濡化的方式,形成既适用于全球化的学术交际,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The identity can be constructed in literary work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aders and discour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n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built in multimodal written discours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role and picture designs of nonverbal modalities, integrates language modalities with a picture book as an example, so as to explore multimod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when readers interact with picture books in their read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社论作者假定存在一些潜在受众,在写作过程中与这些受众进行交流、结成群体关系,以期达到引导舆论、劝服受众接受社论提出观点的目的。研究以《中国日报》英文版的社论语篇为语料,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个性化(individuation)之联合关系(affiliation)为分析框架,以评价系统和概念系统为理论基础,探讨社论作者和潜在受众之间群体关系的话语建构模式及建构策略。研究发现,社论作者通过[态度+概念实体]耦合体(evaluative coupling)联合持有相同观点的潜在受众,并通过实体间的语义关系(分类关系和组成关系)将持有不同观点的潜在受众联合起来,实现劝说目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个性化关系,并且为社论语篇劝说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语言学视角。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术交流的形式、组织策略及创新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交流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交流思想、观念和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启迪智慧、获得灵感的有效途径.学术交流要发挥其应有作用,离不开好的组织形式和策略.为此,文章根据学术交流的实践,提出了高校学术交流的形式包括直接的学术交流和间接的学术交流、横向的学术交流和纵向的学术交流、层次性学术交流、需求性学术交流;学术交流的组织策略应坚持务实性原则、加强计划性和组织性、有完善的制度和充裕的经费作保障.同时,还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促进学术交流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术话语表达训练实例分析,总结出5种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话语表达的训练模式:总结阅读体会训练精简表述;限时脱稿汇报训练列点表述;讨论分析训练分类表述;点评学术论文训练严谨表述;限期撰写科研报训练写实表述。除此之外,高校青年教师还可以通过读书报告和模仿写作提高学术话语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泛在学习和动态评估的理论基础,结合理工科学术英语能力构念研究,构建适用于中国理工科大学生的“泛在学习视域下的理工科学术英语动态评估模型”。该模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意识,分为课内介入式评估和课后互动式评估两个相辅的层面,促进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提高。在上海理工大学的“学术英语读写”和“学术英语听说”课程中,分别设置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动态评估模型,以举例阐述该模型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