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疫情信息的公开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但频发的隐私泄露事件也暴露了疫情信息披露与隐私保护之间的问题。大数据时代隐私的范围已经被扩大化,为公益目的个人应当接受对其隐私权的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应该是合法、适度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知情同意规则失灵、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利益相冲突、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相冲突等困境。为保护个人隐私,必须严格规制疫情信息披露行为,首先要遵循相关法律原则保证其合法性,其次要保障公众的知情、同意和监督权保证其透明化,最后必须严格落实隐私侵权责任制度,严守隐私保护的最后一道法律防线。  相似文献   

2.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综合医院作为主要诊疗单位,对疫情的防控负有重要责任。研究基于防控策略的制定与实践,探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结合自身区域性的特点,构建综合防控策略,强化医院管理的经验与不足,为医疗机构改进疫情防控策略、完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9月14日,温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落实三级应急响应机制,严格重点人员管理,强化校园管理,紧抓重点场所防控,注重"人物"同防,严控聚集性活动,坚决织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温州防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多地发出重要提醒:继续保持随身携带口罩,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人员密集场所)还要勤洗手、常通风、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各个国家(地区)的人们命运与共。新冠肺炎的防治成为时下最紧迫的任务,它需要在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推进,从整个国际社会利益的角度、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思考和采取防控措施,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法律的保障。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尤其需要强化法律保障,应将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新冠肺炎防治法律保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完善新冠肺炎防治的法律及法律保障体系,强化法律实施的协调与合作,完善争端解决机制并合理合法解决纷争。  相似文献   

5.
实践中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信息采集、保有及使用方面存在激烈冲突。究其原因在于公权力与私权利冲突具有必然性、税务信息的权利(力)边界不明且经济性日益凸显及税务机关信息管理的责任机制不健全。借鉴域外经验,中国税务机关信息管理权与纳税人信息保护权的平衡之道在于限制公权力并进一步保障私权利,坚持税收法定、个人权利保护及狭义比例等原则。具体而言,需明确税务机关信息管理权与纳税人信息保护权的范围,构建税务信息分层管理机制,严格化税务机关信息管理的程序,完善纳税人信息的争端解决机制与违法取用纳税人信息的责任机制并加强对税务机关信息管理权的监督,促进税务信息领域的公权力与私权利从冲突中走向平衡。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牢牢守住疫情防控防线,参照省疫情防控办《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措施指引》(省疫情防控办[2020]135号),市疫情防控办组织专家修订了《温州市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一、需要戴口罩的情形1.到医疗机构就诊、探视、陪护的人员,或者其他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者。2.水产品、冷冻食品和农副产品仓库、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场所的工作人员,运输、选购上述产品的司乘人员、采购人员等。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应急科普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及时向公众提供权威科普知识,解读疫情防控措施,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和科学应对,对有效遏制新冠肺炎及信息流行病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实施应急科普的主体、科普内容、渠道与形式等方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科普工作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较好成果,但也存在应急科普统筹工作机制缺乏、应急科普内容审核机制缺乏、日常科普教育不足等问题。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及今后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科普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制定专项应急科普法律法规,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科普机制,建立应急科普教育常态化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科普资源库及人才库。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除了公共利益与个人信息权益之间原本就存在着张力之外,大数据时代联防联控的要求进一步增加了个人信息被侵犯的风险。文章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视角,分析了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保护应遵循的三个原则:绝对公益原则、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并提出了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保护的规范化路径、保护机构以及个人信息被侵犯之后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各级政府采取科学决策、精准防控、统筹推进的积极治理措施,取得了抗疫保卫战的阶段性胜利。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治理过程中,也暴露了应急管理各环节中的诸多短板和不足。鉴于此,为防患于未然,我们有必要针对问题和不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在应对突发疾疫防控预警网络、疾疫防控救疗体系及辅助平台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建设,从而实现由单一向综合的疾疫治理模式转变,最终为疫情防控建造一道道严密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法治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来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暴露出法治化程度不高的缺陷,体现在公共卫生法律体系未能满足形式法治的要求、行政应急权的规制未能满足应急法治的要求、公共卫生制度设计未能满足健康法治的要求三大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法治化,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治理理念,完善公共卫生法律体系,合理配置行政应急权并规范其运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保证比例原则的适用,并且为权利救济提供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速读     
正国务院: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娱乐休闲场所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发布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馆等生活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5月8日澎湃新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大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焦虑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直辖市)的3 178名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测试。结果发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高于常模,并且与大学生的性别、就读学历层次、就读学科、每日上网时间等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28.48%的大学生还可能有严重焦虑;女性、专科层次、尚不清楚就读学科的大学生群体焦虑水平更为明显;精神性焦虑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的主要特质;每日上网时间与大学生精神性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期,应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有效疏导和干预,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重新激活,对刑法第330条第1款的修订有其正当性基础,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更有利于规制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行为,有效惩治和预防犯罪。从客观方面来看,妨害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的防治也可构成该罪。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该罪应界定为故意犯罪,这可以从刑法总则对过失的界定以及该罪的罪状表述推断出来。对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认定,从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方面,其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可以明显区别开来;对于该罪的刑事处罚,要考虑的是结果与具体危险可以适用同一法定刑,而且在目前疫情情况下可以从严处罚。  相似文献   

14.
作为疫情防控风险化解的一种方式,风险交流在应对疫情防控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异化及决策难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形成了一定特色的风险交流经验和做法。当然,在当前的疫情防控中,仍然存在部分法律缺陷、风险交流碎片化、风险交流权利不对称、新媒体过度交流异化风险信息以及缺失相应配套机制等问题。因此,可以在借鉴国外有关风险交流经验的基础上,从修缮法律法规、完善主体队伍能力建设、平衡各主体权利义务、 完善疫情防控风险交流实施程序、优化救济制度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是我国面临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考验。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基点,从立法和执法两个层面分析我国在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对中实施强制措施法律问题的弊端和不足。提出健全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治法律体系,界定实施强制措施的条件,明确强制措施执行主体职责及权限,设定行政强制措施严格程序等针对性建议,为完善我国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治法律体系,推进疫情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22年12月7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手段全面放开,但并不意味着疫情彻底结束。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网络谣言不仅具有闲话性、低廉性和侵权性的一般特征,还有受时空维度影响显著、偏情绪化、叙事片面化和生活化的特殊特征。在其自身特征的综合作用下,会造成群体情绪极化、破坏正常社会秩序、打击政府公信力等危害。结合传播学原理,针对我国各机关在治理网络谣言的制造、传播过程中暴露出的缺乏适用警戒罚的法律依据、认定违法事实困难以及刑法规范存在“重公权、轻私权”的思维定式等规制困境,具体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打破思维定式,均衡刑法规范投放;厘清言论自由和网络谣言之间的关系界限等方面寻找出路,以构建规制涉疫网络谣言多元化联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冯颖 《山西老年》2020,(5):66-67
一段时间以来,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临汾市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市委号召,按照市委老干部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自愿、积极作为,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彰显作为。积极作为聚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临汾市委老干部局高度重视,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追踪系统”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精准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数据追踪系统”应用既有相应的 法律依据,也具有价值正当性。 «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政府相关部门信息收集与公开等职权,而«民法典»等则对 公民的个人信息权或隐私权边界施加了限制。 疫情防控期间限制公民个人信息权或隐私权,优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反映了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然而,“大数据追踪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后疫情时期应当依据«网络安全法»等建立 规范的应用程序并完善相应的问责机制等,规范该系统的应用,对公民个人信息权或隐私权同社会公众知情权进行再平衡。  相似文献   

19.
传染病患者遗体处置的公共卫生政策既是医学问题,也是政治难题,考验着政府治理能力。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传染病患者遗体处置的相关规定,尚不足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卫健、民政等政府部门处置新冠肺炎患者遗体的主要依据是规范性文件。该做法与域外的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置方式存在着差异,相关制度的设计、启动、落实在科学性、正当性方面需要进一步补强。当前,在传染病患者遗体处置这一特定殡葬领域,需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公共卫生政策、尊重个体权利、提升法律制度系统性协同性等方式,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共卫生和殡葬制度,以便有效应对常态化的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新冠肺炎疫情认知、就业服务满意度和就业应对方式三者间的关系,使用问卷对M 大学485 名毕业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1)毕业生新冠肺炎疫情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其就业应对方式;(2)新冠肺炎疫情 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其就业服务满意度;(3)就业服务满意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认知与就业应对方式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 积极提升高校毕业生新冠肺炎疫情科学认知和就业“云”服务水平,有助于优化毕业生就业应对方式。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认知;就业应对方式;就业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