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循环经济特点与发展现状、我国农业在循环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农业的特点,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6种模式(节水农业模式、生态种养模式、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可再生能源与生物潜能开发应用模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高优农业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循环农业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大力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必须依赖于完备的法律体系的规范和保障。作者对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立法意义、立法目的、技术支撑和推广模式、发展体制和法制环境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为制定我国《循环农业经济促进法》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加快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应在已有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区域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的典型案例剖析,揭示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框架体系,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区域(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市场驱动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和调控管理模式,并应因地制宜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重点企业、园区和城市,以试点示范建设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新疆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推行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从循环经济发展的五个环节、两个层 次和两个核心链机理作用的角度分别探讨了新疆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循环经济”既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涉及广泛领域的大文化现象,即广义的生态文化现象。文章初步探索了循环经济的四大理论基础:哲学基础、生态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生态政治经济学、生态计量经济学和生态经济伦理学)和制度基础。文章认为:康芒纳在《封闭循环》中提出了生态学的四个法则,即每一事物都与别的事物有关、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自然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实际上从哲学上揭示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生态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生态生产方式;生态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生态经济效率问题,研究内容是生态国内经济核算体系,即绿色GDP(EDP,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生态经济伦理学则要进一步研究经济价值、伦理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有相应的符合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要求的政治、法律制度保障,有相应的文化道德环境支撑。循环经济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需要从根本上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伦理文化观念体系和符合生态伦理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讨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实施思路及实现途径.提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创新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可以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预测,可以为管理者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构建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应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在充分考虑定量、定性、可行性、科学性、区域性、指导性、系统性、层次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使得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技术创新在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建设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把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它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基本原则。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做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循环经济理论不仅是矿业发展的有效指导,而且是实现经济腾飞、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助推剂和倍增器。树立科学的循环经济的矿产新资源观,分阶段、分层、系统推进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法规,构建高效运作的协调管理体制,是建设美丽中国、矿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往往受到总体经济水平偏低,自然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层次性不强,全民意识亟待提高,以及价格和成本方面的制约。因而,区域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不断加强教育宣传和组织领导,推动全社会参与;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支持体系和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的科学技术;加大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0.
南充市顺庆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循环农业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农业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策略,它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本文从南充市顺庆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人手,结合区域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顺庆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以及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送旧局、处变局、迎新局的压舱石,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新话题、新课题。通过厘清农业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发现,在历史阶段,农业曾扮演了工商业资本积累的来源、国民经济的蓄水池、战略市场后备资源的角色;“双循环”作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需要把握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农民与市民、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四对关系,明确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分配、农业国际化四大战略任务;通过对农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分析,从理论上梳理出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的产业链循环,农户、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的价值链提升,国内国际农产品的供应链稳定,农村市场挖掘与城镇农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在路径选择上,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围绕中国并连接世界的农业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衔接供需两侧,融合城乡发展,形成农业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朱道华,农业经济学家、教育家。对中国当代农业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农业商品经济理论做了深入研究,对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都做出了贡献;作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农经学科的组织领导者,对这门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并付诸实施;在任沈阳农业大学校长期间,对于高等农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1世纪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背景,研究提出新经济观、新科学观、新农业观和新现代化,主要论断有:(1)人类社会将遵循着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工业化)到知识经济(知识化)再回归新农业经济(农业化)的发展方向;阐述了导致回归新农业经济(农业化)的内涵及其依据。(2)信息经济与生物经济都是以知识和技术为最重要生产要素,又处在交叉发展,可以同属于知识经济。进而将知识经济划分为两个阶段:前知识经济,以信息经济为主;后知识经济,以生物经济为主;并论述了生物经济终将占主导地位。(3)农业可以致富、农业可以跨越、农业可以主导的新农业观;指出农业的贡献不可低估、农业的功能不可少估、农业的潜力不可小估。(4)在上述论断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即:以农业为主导,促进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包括信息经济和生物经济)的协调发展,并逐步过渡到新农业经济;讨论了选择新战略的必然性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观,也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民权益的一条路径。要打破小农经济的束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重塑和培育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体系。基于对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界定,进一步探寻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中的主体困境,进而构建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主体互动体系,并上升的法律范畴对各主体的合法权益予以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农业农村发展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科学总结,是加快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胡锦涛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明确了推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具体途径。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胡锦涛的农业农村发展思想,对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协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业标准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冲击 ,增加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和希望。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进程 ,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运销 ,是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只注重工业和服务业而牺牲农业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农业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浙江宁波通过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等方法不断推进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还需要化解制约因素,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农业科技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与加大投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充分论证了农业发展对国家经济、政治、国防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这个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我们对农业的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农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认识上,更不能继续采取对农业进行索取的做法,而应把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和世界视野的高度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以"农业是根本"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这在指导我们解决新时期突现出的新问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