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发展、深化和突破问题,一直困扰着文坛。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作家因老工业基地的地缘优势等因素,始终关注着工业化的进程,亲历了转型期的种种变革,创作了一批很有影响的工业题材小说。对20世纪90年代后辽宁工业题材小说现状作了简要的疏理,从人物塑造、审美价值、艺术定位等角度分别对几位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力图较清晰地勾勒出辽宁工业题材小说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助于工业体题材小说创作的大"振兴"和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工业小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相对于其他题材,工业文学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工业题材小说也是如此.而90年代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似乎给工业小说的复兴提供了机遇.而一度喧嚣之后,当我们回头审视之时,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并未达到他们宣传中的预期效果.工业小说仍然未能成为文坛重头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劳动"叙述是"十七年"文学尤其是"农村题材"叙事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种话语类型.作为一种话语和价值现象."十七年"文学的"劳动"叙述隐含着社会主义时代的文化逻辑、文化政治以及道德和审美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十七年"的东北工业小说记录了那个时代工人对新生活、新环境、新身份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感激,以及由此演化而来的激情与力量,塑造了置身新型社会隶属关系的工人群像,同时也映现出政治化潜在规范下的集体无意识言说和非科学、非理性行为,显示出某种强烈的意图性。当作者在文本中镶嵌意指以套用生活时,这些镶嵌进去的理念由于其抽象性,总是不可避免地与旨在造成小说真实性的文本组织发生矛盾,从而导致小说呈现出一种自我矛盾或缺乏真实性的状况,造成文本的自我解构。正是"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的强烈意图性与艺术规律的碰撞从内部瓦解了这一文艺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负载着特定的生产方式及意识形态所规定的意义。与传统工业题材小说基于阶级斗争、生产矛盾、思想冲突设置叙事框架不同,新世纪工业叙事显现独特的叙述特征和艺术追求,其主要情节可以概括为编年体、成长、“生活流”三大模式。三大模式具有丰富的具体内容和深厚的文化蕴涵,表达了创作者和阅读者特定的文化心理诉求,但也存有值得警惕的趋于“另一种模式化”的隐忧。  相似文献   

6.
煤矿空间独特的叙事和表征意义,使煤矿题材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叙事类型得以成立。煤矿空间是煤矿叙事的关键环节,形成了煤矿小说特定的叙事主题和审美意义,它具有独立的文化指涉功能,象征了工业文明发展的困境。同时,煤矿空间是一种文化政治场域,它集中体现了不同身份的矿工主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7.
伴随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历史性转变,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整体面貌和创作也发生剧变。从叙述视角上来看,十七年到新时期初期,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始终以政治视角为主,作家对叙述视角的确立更多地是出于表达文学立场、创作思想和政治诉求的考虑,极少出于对文学形式、技巧、审美价值做出思考。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进入新的创作阶段,其中叙述视角从政治化的外部视角向个人化的人性、心灵的内部转移成为这一创作阶段转型的重要标志。叙述视角的选择和确定意味着作家创作立场的选择和确定。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视角从十七年、新时期及至90年代持续至今的转变,从政治视角到人性视角,从集体叙事到个体叙事,标志着知识分子个体意识的觉醒以及知识分子精神反思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工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专项旅游形式,工业旅游业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工业旅游研究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老工业地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汇总与梳理1982年以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章对工业旅游的研究领域和成果进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其中共同研究领域集中在工业旅游概念、影响因素、开发条件和工业遗产旅游等4个方面;国外学者对工业旅游发展动机、效应影响、公共政策、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成果居多,国内学者在工业旅游资源特征空间分布、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这都对今后指导工业旅游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在呈现多元复杂形态的同时,表现出大体相同的主题取向,主要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承续和彰显了中国工业题材小说一以贯之的史诗品性和价值导向。回眸历史,以宏大的"史诗"性叙事,记录和还原历史真相,为工人阶级树碑立传;叙写"失位"工人的现实嬗变,对工人的生存压抑、人性畸变和异化问题引起疗救的注意;探讨工人、工业发展的未来走向,展现工人眷恋、拯救和探寻现代工业家园的斑驳人生远景,丰富和拓展了工业题材小说的主体性内涵,代表了新世纪工业题材创作的某种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工业题材小说普遍存在着的创作主体的乡村意识左右着小说的艺术向度之倾向,草明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其作品中乡村话语的渗透和沉淀决定了工业小说共同的必然命运:具有一种摆脱不掉的乡村情结。从人物的文化心理和情爱模式都集中反映了这一明显的主观倾向和价值特征。思想现代化并没有与工业现代化同步,与土地过于黏着的富于古典情感的人们在感到价值失落的同时,也产生了心理世界的失衡。  相似文献   

11.
在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文本中,对死亡的言说大致有三种模式,即战场牺牲、狱中就义和以身殉公,其对死亡情境的叙述也与左翼文学构成了明显的互文性,并形成新的意义阐释空间。因此,在革命话语的价值体系和叙述机制中,革命的牺牲被寄寓了复杂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目的,而死亡意义也在被赋予历史的正义价值后,上升为被后世仿效的道德理性而获得了在更广阔的意义空间的延伸。  相似文献   

12.
小说文本深刻的内涵主要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入发掘 ,精选品位高、审美信息量大的题材及对题材进行匠心的艺术处理。小说 ,从本质上说 ,是一种叙事艺术 ,叙述是小说存在的前提 ,是决定小说审美价值的必然因素。串连叙述与并联叙述、省略叙述与双层叙述、延宕叙述与双面叙述等是强化小说意蕴、深化小说文本审美内涵的理想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工业地价影响因素及力度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价是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它是都市的语言,是都市的环境与功能的综合值.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供求二方取人口、经济、区位、政府行为等四大板块中的基本要素对我国工业地价的相关性与影响力度进行探讨.从相关性看:城市设施因素与工业地价相关性较弱;大区位因素与工业地价相关性较强.房产税额、耕地占用税额、本年购置的土地面积等政府行为因素与工业地价相关性较强;余者与工业地价相关性较弱.从影响力度看:工业地价对经济、政府行为、区位因素的弹性系数总体呈现一种矛盾、混乱的特征,佐证了中国工业地价违背客观规律性的现象.剔除其混乱因素,仍可看出大区位因素对工业地价影响的力度要大于经济因素,土地类税额对工业地价影响的力度微乎其微;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对土地的掠夺性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出于抗战和生存的需要 ,国民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内迁 ,从而对西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内容最典型的工业化空间传动运动。这种非经济性动力引发的工业化空间传动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老工业企业是工业遗产的有效依托和文化载体,其时空格局对工业遗产的完整性、系统性保护有着重要影响。借助文献研究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科学梳理近代以来辽宁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发展进程及其工业遗产形成的历史脉络,对区域内236家老工业企业的行业归属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的老工业企业以重化工企业、大型工业企业以及机械制造、冶金和能源工业企业类型为主导,形成沿中东铁路(南满铁路)线延伸,并向老工业城市中心集聚的空间分布态势。工业遗产保护需要在老工业基地层面以老工业企业为中心做好保护规划,注意发挥老工业企业及其传统工业社区在工业遗产保护中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借鉴生态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工业生态视角,对我国工业化的四种模式进行深入的解剖与比较分析,并提出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将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趋势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虽然学术界对美国去工业化的现象始终存在着某些争议,但是,美国工业企业大迁徙、大量的工人失业和制造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的下降,都是美国去工业化现象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后工业经济的繁荣与工业经济的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量,同时也增加了对科技人员的需求量.美国政府对科技研发的大量投资是导致美国后工业经济繁荣的间接原因.在此期间,生产者服务业在美国各地区得到了迅猛的增长.毋庸置疑,生产者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文艺创作中,工业题材创作是个"老大难"问题.然而在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情况发生了值得重视的变化,工业题材的小说创作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兴旺景象.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开创了新局面.在他之后,又有一批中、青年作家继起.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的叙述空间与绘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迅小说叙述空间有多种类型,既有固定叙述空间,也有移动叙述空间;既有相对固定叙述空间,也有绝对固定叙述空间;既有二元对立的移动叙述空间,也有二元互动型移动叙述空间与圆形移动叙述空间。鲁迅小说叙述空间的形态虽然丰富多彩,但从艺术作用和功能来看,都是为了将叙事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一点与绘画的艺术空间设置,特别是画框的作用与功能颇为相似。鲁迅小说叙述空间设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焦点式,一种是散点式。这两种叙述空间设置的方式,分别对应着绘画常用的焦点透视法与散点透视法。鲁迅小说这两种叙述空间设置方式的运用,使鲁迅小说具有了绘画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陕西工业的发展、变化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三线"建设紧密相关.在"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强力度的直接投资,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扩张,使陕西工业"跳跃"式地进入现代工业化的行列.与此同时,以现代国防工业为主体的陕西工业经济结构日益完善.但是,陕西工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因此,存在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正视.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确立,陕西工业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