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影具有鲜明的大众文化属性,片名的翻译要以目的市场为导向,切合目的市场的主流意识形态。归化翻译重在拉近与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距离,而异化翻译故意保留与目的语主流意识形态距离并将此距离包装成为吸引观众的元素。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电影若欲占领海外市场,片名的英译应以归化为主,但精心的异化译名达成“他者”形象的反向利用也会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影片名虽然短小,却是整部电影的高度浓缩和点睛之处,还是影片能否成功走向国际商业市场,打开观众心灵之门的一把金钥匙。片名之于影视作品,恰如地图之于旅人,有方向指引之功能,对影视作品直接起着"导视"作用。本文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入手,结合影视片名的广告功能,通过分析众多英文电影汉语译名的范例,提出了电影片名翻译时应该遵循的四条原则,即信息传递原则、美学欣赏原则、文化重构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以期有更多翻译者关注影视片名的翻译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影片点睛之笔的电影片名必须完成传递电影信息和诱导观众消费的两大任务,具有广告效应.采用中国古诗词为电影译名正是源于其富有"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作为译名"貌似叛逆,实则忠实",叛逆的是原片名的英文原意,叛逆的是一种"形似",忠实的则是影片的情节、人物个性、故事背景、主题内涵,忠实的是与影片的一种"神似",从而达成传递信息和诱导消费的同步实现.因此,以古诗词为译名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电影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角度分析大量英文电影的汉语译名,归纳出了当前电影译名具有简明概括性和商业广告性等主要特点,并结合相关的翻译原则指出了电影片名的六种基本翻译方法,为今后影片片名翻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将英语电影片名译成汉语,以功能对等为目标,按照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要求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片名进行分析、转换和重组,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汉语译名形式与英文电影内容达到辩证统一。既注意到标题的字面意义,又注意发掘其深层意义。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对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目的论角度谈汉语电影片名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当前汉语电影片名英译的现状,并从目的论角度对此进行解读.译名频繁采用增补﹑删减﹑归纳和改译策略而很少使用直译策略,主要原因在于制片人追求商业利润的目的.本研究的启示是如果"叛逆"(如使用改译策略)能更好地实现译名的预期目的,"忠实"应当让位于"叛逆".  相似文献   

7.
好的电影译名总能让人过目难忘,唤起观众强烈的观赏欲,并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英汉电影片名蕴含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分析片名文化差异的起源及其翻译策略,结合实例赏析了成功的电影片名的翻译,从而得到启示: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是沟通中西电影不同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之三足鼎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电影作品片名是了解一部电影内容的关键所在,而外国电影作品的片名只有翻译过来才能让大多数观众了解。因此,翻译过来的片名就具有了航标灯的作用。目前在中国,英文电影作品的片名翻译主要存在三种状态:大陆译名、香港译名和台湾译名,有些混乱。在英文电影的片名翻译方面,要通过加强交流、疏通信息交换渠道、取长补短等方式,打破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修辞是翻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也是翻译中的难点之一。修辞手法的使用关系到原语意义的准确表达和主题的深入揭示。通过探讨四字格作为这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电影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四字格的语言特色、分类和在片名翻译中的一些应用,以及对用汉语语言形式传递英语信息的可接受性问题的讨论,有利于更灵活地使用四字格,使译名更准确地传达影片的信息,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与电影片名之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片名是影片的广告和商标。电影片名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吸引观众,实现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商业利益。本文以新兴的目的论作为研究基础,大力提倡以观众为取向的电影片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叛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许多电影片名意译、改译的现象,借助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来分析和解释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叛 逆”性,通过分析英语片名汉译中几种“叛逆”的表现和“叛逆”的误区,指出在片名翻译时要紧扣对原文文本——原 片名和影片——的分析和了解,并且要严格贯彻“目的论”法则。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处于信息化时代,国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灵魂和标尺。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的关键,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提倡",进一步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实质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美学的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起步,并开始逐步拓展。虽然西方电影美学和中国电影美学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美学传统的差异,其不同之处也很明显。因此,中国电影美学的建构不应是西方电影美学的简单移植,而应在学习借鉴之基础上,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和中国电影理论的传统,使之能更好地凸显出中国本土文化特色。为此,既要深入探讨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不能忽略中国电影理论工作者关于电影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又要从理论上认真总结中国电影创作所积累的各种美学经验,并深入探讨其创作规律。同时,还要认真研究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把握观众观影时的审美心理变化,分析那些能吸引和打动观众的优秀影片在美学上的成功之处,总结出其中的创作规律,并深入研究电影美感如何在观众(审美主体)和影片(审美客体)的融合统一中产生。随着接受美学的引入,观众的先在结构、期待视野及观众反应批评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也都构成了研究的内容。另外,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建构一方面需要从域外引进各种基础理论,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上,注重从中国文学艺术的美学传统中汲取营养,充分重视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学术积累,从而使中国电影美学与中国文化中的美学精神有机衔接起来,显示出更浓厚的东方色彩和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裔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赋予中医药文化鲜活的文化意义阐释功能。一方面,中医药文化表征成为作家笔下的“调和符码”与“对立符码”,以对应美国主流的主导文化符码;另一方面,华裔文学作品的中医药文化表征实践,作为写作手法和写作需求,不仅让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走出了唯文化批评的漩涡,而且促使读者更多关注华裔文学作品与中医药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影产生以来即成为中国进步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鲜明的工业生产属性(资本主要由官僚买办把持)和广泛的群众性,使其与中国现代学比较起来,行进的步伐要滞后一些。1931年后,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展及时代的呼唤,进步电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成为表现反帝抗日主旨的重要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意识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 是它的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文化根基的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又为中国人 民认识与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使得传统意识现代化成为可能。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在很大程 度上得益于中国传统意识特别是传统哲学的影响,传统意识现代化又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内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然而中国电影如何才能走向国际市场,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电影《龙门飞甲》综合了侠义、剧情、视觉、明星等诸多要素,对传统武侠电影做出了全新的阐述。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可借鉴《龙门飞甲》的思路,采用转变投资方向、借鉴网络文化、拓宽盈利模式、发展多种媒介、融合金融资本等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无法创生现代法治,其惰性因素严重阻滞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实践。要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必须着眼中国社会现实,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及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模式构建:从中国经济政治变革中寻找根本动力,实现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不断摒弃传统法律文化的阻滞因素,正确处理继承淘汰与移植创新关系;构建理性法律文化及先进的法治理念;培育现代法律观念,树立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9.
依中国文化精神建设当代国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国学"与"近代国学"有别.近代国学之研究,起自中学与西学之对比以及依西学之目标重理国故,其意义主要在近代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方面.当代国学则缘于西学根本局限性之发现以及中国文化生命之复兴的需要.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的区别在于:一为"实践感性",一为"实践理性".明此区分,是建设中国学问之当代构架的出发点.当代国学之建设自有当代中国民众的生命实践作为基础,但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感性意识异化原理作启发,兼引当代西方存在论革命之思想,才能一方面从根本上诊治中国传统文化之痼疾,另一方面为当代中国立心、立命.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改造了中国旧有的文化元素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中国文化注入现代文化的基因;更在中国文化历久弥新的过程中,从时代的变革中获取新的实践来源,实现了自身内涵的深化和发展。二者有序、良性的互动构成了中国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如何实现两者的对接融合,是关乎中国文化现代化大局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