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与民族标识,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可以科学回答“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从何处来”这一根本性的民族根脉和源头问题,对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水平等具有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由传承意蕴、传承主体、传承内容、传承方式和保障体系等构成,具体解决为何传承、由谁传承、传承什么、怎样传承以及如何保障等核心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建立良好的文化传承生态,以及加强现代话语体系、传播传承机制、实践养成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等建设,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
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源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有利于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培育青少年法治精神、提高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要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成效,不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还要提升法治教育工作队伍法治文化素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青少年自觉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精神,坚定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3.
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话语体系,是国家软实力的显著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逻辑运演与实践运行上体现出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内在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实现现实联动。只有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静态支撑、动态联缀,才能更好构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向度,强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必须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必须对他们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当前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清、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偏弱等诸多问题。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准确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全方位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如何使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传承,首先,要利用大学语文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其次,要结合语文教育开展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层次最高的教育,担负着为我国科学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为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代研究生加强自我涵养中的传统文化精神,主要包括和谐理念、刚健理念、兼济精神、义利观及道德观等内容。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倡导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利用网络平台手段、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等形式,是探索在当代研究生自我涵养中增加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太原师范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搭建了"研究平台+课堂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四位一体教育机制,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其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其三,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方式。  相似文献   

8.
人文性的、价值性的、德育的生命教育在方法上与科学的知识性教育有重大的不同,人文生命教育是生命的涵养。中国传统中曾经有过的讲辩义理的模式——"讲会"是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儒家的"讲会"在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为青年学子寻找精神家园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生命教育的意义,在提升青年学子的精神品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言"教包含着工具性、媒介、管理和传承三重教育功能,道家的"无言"之教在内涵上是智慧的教育、心灵精神的教育、美的教育。儒家的"言"教不舍"身"教,形成"言传身教"、偏向外在的教育传统;道家"无言"之教的智教、心教、美教形成偏向内在的教育传统。道家和儒家"内"、"外"思想的差异形成互补的结构,演变为中国古代完善的教育传统,也对中国当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功利化倾向、师德师风和素质教育质量提升等问题的解决和改革予以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儒道释等修行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的道德根基.弘扬中华传统修行文化,可以开启人的善根和慧根,涵养德性,启发悟性,增长智慧.面对当代精神危机,可以据此建构当代中华文化的生命观,有益于世道的改善和人心的净化.对儒道释等修行之道的阐发,可以揭示中华修行文化蕴含的生命智慧,促进当代中国心学的构建,并对当代的道德重建和信仰追寻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11.
省部共建“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江苏实现教育“两个率先”的重要支撑点.江苏省出台的试验区建设方案体现了“顶层设计、上下联动”,“中观突破、宏微并进”,“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整体思路.在实施重点上准确抓住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选择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现代大学制建设两大目标.在方案的具体实施上应涉及教育体制改革的“焦点”,如内部民主管理、校长遴选、去行政化等方面大胆突破,以带动全局.同时,建设方案还应该避免对信息化重视不够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教育所教授的是儒家的思想观点,其教育哲学所强调的是"质料";古希腊教育注重的则是并不包含具体思想观点的辩证法与逻辑,其教育哲学所强调的是"形式"。"质料"与"形式"的差别不仅是中西教育的根本差别,也是中西传统知识状态的差别所在:前者和王权结盟,而后者则基本保持独立。进入现代语境之后,中国现代文化理念体系决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哲学必然从"质料"转向"形式",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思想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等思想对建设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因此,应汲取传统生态思想,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维度,探索构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政治与文化哲学理路是“道”,即“秩序”。孔子学说的根本特点,在于以文化关系为本来规范政治关系。具体而言,就是以具有先天属性、第一性的父子关系来类推、规范具有后天属性、第二性的君臣关系。这实质上赋予了君臣关系以父子关系的伦理属性,从根本上稳定了传统的君王政治体制,实现了孔子之“道”。近现代以来,随着君主制度的消失,儒家文化的政治文化伦理不再符合时代要求,因此,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型,关键在于祛除其与君王政治体制相关的各种文化伦理。而儒家其他方面的文化规范,至今仍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强力推进的进程中,中原地区应顺势而为,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对外汉语教学为平台助推中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很独特的一部分.相较于西方的理性科学主义,中国的“意”在艺术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的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它描绘的是可以神游的意境,重视的是作者透过画面所透露出的思想情感.从“天人感应”到“有我之境”,中国艺术随着“意境”的提出和不断的深入,形成了一种与“道”协调,重视笔墨情趣的特殊内涵.而“意境”是依靠形体存在的,因而“形”、“神”、“情”、“理”的统一是中国“意境”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释“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德”之本义为目直心正,引伸义为行为端方,后来定型于“品德”、“恩惠”等常用语义。“德”之文化意义及“德治”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个人修养和政治统治等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研究中,一般认为语气助词"呀"是"啊"的语音变体,但在近代汉语中,"呀"却有着相对独立的语法地位,直到清代才被逐渐纳入语气助词"啊"音变的轨道。同时,从比况助词"也似的"到"呀似的"、"那似的"、"哇似的"的词形变化中可以发现,在汉语史上存在从"呀→啊→呀、哇、哪……"演变的语音链条,"呀"存在丢掉韵头音变为"啊"的语言事实,因此我们不排除"呀"为"啊"一个来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随着现代化运动在中国的展开,如何认识和评价义和团,仍然是中国当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关注点。围绕着如何看待农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义和团观经历了近代革命的高潮、反帝反封反修的前驱、消除神话的祛魅和九十年代至今的学术认知的深化这样几个阶段的变化。梳理20世纪后半叶义和团观的延伸脉络,可以从一个侧面认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以后,"文化"概念的定义发生了质的改变,与古典时期的定义两相对峙。古典"文化"强调教化,含有强烈的价值判断意味;现代"文化"则去除了价值判断,主张多元平等。美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与现代"文化"概念具有一致性或亲缘性,美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摆脱现代"文化"概念,选择古典"文化"定义。现代"文化"定义和美学共同暗中为"三俗"的产生和蔓延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