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而生计可持续性发展是移民"稳得住"的保障。本文利用熵值法,通过构建可持续生计评价体系调查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将研究对象分为已搬迁移民、欲回迁移民、未搬迁移民三种类型,并分析其搬迁前后生计资本的变化情况,然后分析家庭结构、安置方式与迁入地区对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表明,搬迁后已搬迁移民的生计资本整体水平提高,而欲回迁移民与未搬迁移民的生计资本则略有下降;不同的安置方式移民对生计资本增长率的影响程度为:有土分散安置>有土集中安置>无土集中安置,搬迁到乡镇的移民比搬迁到县城的移民生计资本增长快;未搬迁移民未搬迁的主要原因是其家庭的经济能力不足、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低谋生能力较弱以及生活成本高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重视提升移民的人力资本;按照移民致贫原因和特殊需求实施移民计划;要实现移民的空间转型和社会转型同步,以扶贫而非搬迁为重点;需要从无土集中安置为主的非自愿移民模式,转向以就地就近扶贫安置为主的自愿移民模式。  相似文献   

2.
移民搬迁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冲击,而安置方式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差异更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生变化。利用2011年陕西省安康市"农户生计与老年人健康"调查数据,检验了移民搬迁、不同的移民安置方式对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求了移民搬迁中社会支持机制的作用。结果发现:移民搬迁本身对农村老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影响,但由于移民搬迁导致社会支持网络的变化,使得移民搬迁与非移民搬迁老人的心理健康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安置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不同;社会支持网络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护机制,而且调节了移民搬迁及不同安置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政府应该合理规划移民安置方式,打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移民老人的社会融入和交往,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采煤沉陷区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对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搬迁安置的关键环节是对移民进行安置补偿,补偿是否完备和及时直接影响移民可持续发展。现有实行的补偿方式不甚完备,缺乏对移民长远生活的权利和能力的考量。在对代表性国家和地区易地移民搬迁安置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着眼于采煤沉陷区移民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出政府和企业"双主体"的补偿安置模式,并从补偿标准和补偿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得出:应合理分配矿产资源收益,完善迁入区基础设施,设立就业扶持基金和完善搬迁主体有效沟通机制来保障移民的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搬迁世界难题初步破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峡库区各级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移民工作,率领广大移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克难攻坚,以奉献精神铸就了三峡移民工程建设辉煌,顺利完成了三峡工程一期至四期移民搬迁任务并通过了四期移民工程验收,为按期实现三峡工程最终175米水位蓄水创造了条件,实现了三峡移民"搬得出"的安置目标,初步破解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搬迁世界难题,树立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移民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5.
移民的流动性与贫困治理——宁夏生态移民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地搬迁和生态移民都是为了缓解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压力,实现环境保护和减贫的双重目标而进行的大规模人口异地安置。与政策安置移民相伴生的是移民的流动,包括政策安置移民的二次流动和非政策移民的自发流动。宁夏的经验表明,移民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人口流动。现有的移民社会治理机制主要服务于异地安置,很难应对移民社会的高度流动性,这在实施精准扶贫中表现尤其明显。移民是一个持续的移动过程,需要改变以户籍和居住地为载体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落地后能否生根?——已安置三峡农村移民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结构加速现代化转型时期农村移民搬迁后的满意度并不高,工程性非自愿移民群体的不稳定是必然的。受制于环境资源状况并结合移民意愿,采取有土安置和非农安置相结合的兼业安置方式只能是我国今后工程性移民安置的主要方式。以增加收入为目标的后期扶持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只有福利水平的提高才能增加移民满意度,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具有生活意义的稳定的"根"——在农村的家。  相似文献   

7.
整村搬迁移民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达到扶助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需要对贫困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实行整村搬迁的政策,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搬迁费用高,移民安置缺乏后续扶持,违背移民自愿搬迁的原则,安置移民的潜力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大对移民直接补贴力度,拓展移民生存与发展能力,引导移民自愿搬迁,挖掘资源和转变移民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8.
易地扶贫安置区移民就业帮扶任重道远,须蹄疾步稳。基于对湖北秦巴山区易地扶贫搬迁的调查分析,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选取双指标将安置区进行分类,以安置区规模、安置方式为变量,将安置区分为四种类型:Ⅰ型为大规模城镇安置、Ⅱ型为小规模城镇安置、Ⅲ型为小规模农村安置、Ⅳ型为大规模农村安置。通过剖析四种类型安置区的不同特征,分析其移民在就业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基本原则,分类帮扶、靶向开发移民人力资源,提出不同种类安置区的移民就业后续帮扶措施,使搬迁移民的就业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9.
在对移民补偿与安置模式涵义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补偿与安置方式适应不了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格局、复杂的移民安置形势和变化的土地制度,需要创新水库移民补偿与安置模式:一是依靠市场机制选择补偿与安置模式;二是移民与业主分享产权,建立利益共同体;三是建立移民社会保障体系,规避非农安置面临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0.
水库移民安置需要充分考虑其社会支持网的功能.搬迁安置易使移民家族成员、亲戚邻里、村庄组织、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支持功能受损,导致移民在安置地社会整合困难.文章指出,在规划设计阶段,选取合理的安置方式可减少社会支持网受损,增强社会整合;社会支持网受损程度也是评估水库移民安置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利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探讨非自愿搬迁移民的相对多维资产贫困以及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对移民相对多维资产贫困的交互影响,并利用三峡库区非自愿搬迁移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自愿搬迁移民相对多维资产贫困状况较原居民严重,且非自愿搬迁也剥夺了移民代际再生产资产;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对移民相对多维资产贫困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互补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互补效应还会受到安置方式和安置时间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阻断移民代际贫困传递,以及采用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的协同互补性来提高减贫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以水库移民群体为研究对象,描述水库移民群体的移民身份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国家权力主导的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政策在制度层面将移民身份生成并认定,也产生了移民身份具有的经济利益的非预期后果;移民们因搬迁安置经历产生了对移民群体的认同感,但与安置区当地人群体在互动中话语、行为上的排斥强化了移民身份意识。移民身份具有的外在利益与移民身份的消逝形成了一种在移民身份的上悖论。  相似文献   

13.
积极有效的公众参与对于实现库区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水库移民的公众参与在移民安置工作实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与特点.研究以“自下而上”的分析视角为基础,借鉴“过程一事件”的分析模式,对A水库昌平县移民安置计划过程、搬迁过程、收入恢复过程等阶段公众参与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描述分析.完整呈现了水库移民公众参与的现状,以期为促进水库移民公众参与及进一步发展找到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引发了大量的水库非自愿移民,由于大量的土地、房屋等实物被淹占,只能进行搬迁安置.然而,在搬迁安置过程中许多移民会面临着社会关系网络解体、文化难以接纳、心理上难以适应、社区参与性低等社会层面上的问题,陷入了一种“弱势”境遇之中,这也直接导致了移民的整合尤其是社会整合陷入了种种困境.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专业,可以帮助搬迁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社区,预防、解决问题,恢复、改善和发展功能,最终促进他们正常地适应社会生活.它的工作主体、工作对象、功能、价值体系、理论、服务方式在非志愿水库移民社会整合之“场域”中具有介入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5.
论水库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民非自愿搬迁到在安置区安居乐业、发展致富 ,是移民长期进行社会适应性调整的过程 ,关心和支持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整过程 ,对于恢复和发展移民社区的生产、生活、社区文化和社区网络结构都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总结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移民管理的经验 ,阐述了水库非自愿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整与搬迁条件、安置环境以及社会关心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移民生产安置需要重视生计的恢复,对西部地区来说更是如此。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以有土安置为主的移民生产安置模式,在执行过程,往往将"土"简化为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忽视了西部地区生计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安置方式过于标准化、单一化,严重影响着移民生计的恢复。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提出需要考虑各地生计模式的差异,重视地方性知识,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实行移民生产安置。  相似文献   

17.
移民身心健康水平是移民搬迁后能否继续实现“稳得住、能致富”发展目标的关键。既有研究对移民搬迁事件的丰富内涵剖析不足,且较少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双重视角评估移民搬迁事件的健康效应。本研究使用2019年三峡库区移民调研数据,考察了非自愿搬迁对移民健康的影响,并探讨了在不同安置情境中可能存在的异质性及主要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自愿搬迁整体上显著降低了移民身心健康水平;相比后靠安置,市内跨县安置对移民身心健康负向影响更大;非自愿搬迁发生在26~35岁阶段和36~55岁阶段分别显著降低了移民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进一步对社会环境中介机制分析发现,非自愿搬迁主要通过减少社会网络关系、降低社会融入和减少社会信任影响移民身心健康。本研究对推进移民身心健康的后续扶持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水利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开展的时间顺序,移民安置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规划设计阶段、搬迁安置期和后移民时期(也是生计恢复与发展阶段)。根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重心的不同,分析各个阶段的主要社会稳定风险因素,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实际情况,提出社会稳定风险应对策略,以供类似工程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参考。重视风险评估工作,在事前准确预测,在过程中加以控制,尽可能地将移民安置社会稳定风险在过程中予以消减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着重以库区农村移民为主,对大农业安置和非农化安置两种不同方式的安置渠道、利弊进行了比较,并选择了8 个水库,从其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投资这一角度,对两种不同安置方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因地制宜安置农村移民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库区移民工作是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库区移民搬迁和安置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移民工作主线,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移民搬迁和安置工作,将移民工作与移民群众发展结合起来,将库区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区位优势、特色产业与库区恢复和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