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诗经》中有不少与舞蹈有关的诗,本文把这些舞蹈诗分成表演性舞蹈诗、宗教祭祀舞蹈诗、民间乐舞诗三类。在分析这三类舞蹈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民俗阐释,并对其民俗价值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敦煌男性壁画乐舞的渊源及流变,从历史学、宗教学、舞蹈身体语言学等角度尝试探讨敦煌壁画男性乐舞"静态"的舞蹈资源构成及其"动态"的舞台呈现,以期为中国古典舞教学、创作、表演和批评提供具体的参照和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吐蕃时期的吐蕃乐舞,在藏族舞蹈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吐蕃乐舞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诱人的艺术魅力,不仅成为吐蕃时期的文化标志,也成为整个藏族舞蹈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解析吐蕃乐舞,它不仅开启了藏族舞蹈历史发展的先河,也构建了藏族舞蹈体系的基础,引导了藏族舞蹈风格发展的趋向,对整个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量娱神岩壁画和史料表明,模拟各类动物形态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乐舞的主要表现形式。形成于良渚文化时期的原始宗教乐舞,其表演形式和乐舞姿态,一直延续至现代社会初期,并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乐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近现代许多少数民族民间乐舞,其旋律和舞蹈姿态等风格,依然承袭着原始宗教乐舞的基本动律和姿态。  相似文献   

5.
杜甫的诗歌创作题材丰富、涉猎广泛,浸染于繁盛的唐代乐舞文化之中,他以其敏锐的诗人气质与醇厚的乐舞素养,通过乐舞诗创作感时抚事,哀乐悲舞,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唐代乐舞文化的深遂内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卢照邻在唐诗中开一代先河的历史地位.首先,从歌行体诗、边塞诗与赠别诗等的特点与影响方面对扫荡齐梁文风的杰出贡献.其次,从仕途坎坷、恶疾缠身的双重不幸与顽强抗争的人生态度追溯诗人成就的形成.最后以时人的争议与卢的创作理论作结,进一步肯定卢照邻在唐诗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唐代乐舞类诗序是唐代诗序的重要内容。从类属的角度看,唐代乐舞诗序的内涵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诗序保存了唐前乐舞资料,利用诗序,诗人们开展了对唐前乐舞或追本溯源,或拾缺补漏,或古今互证的"补亡"工作;二是诗序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异域乐舞资料,唐代流行的异域乐舞都在诗序中有着明确的记载;三是诗人在诗序里特别强调了乐舞的声教作用,这既是传统礼乐文化在文学中的反映,也是诗人们对诗序可补诗之不足的文学功能的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师舞蹈创作理念的思考,分析了东师舞蹈创作的题材特点和语言个性,阐述了东师舞蹈语汇的审美内涵及对当前中国舞蹈创作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舞蹈的创作过程是舞蹈编导的一次心理历程。这个创作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舞蹈音乐的创作,二是舞蹈动作的创作。舞蹈动作的编排一方面是创作动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外形上的"形象化";另一方面是到达"形象化"的内心劳动,而其中内心的劳动又是舞蹈作品的创作基石。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现存材料的缺乏,南朝杰出诗人鲍照的生平经历及大多数诗文的创作时间历来存在着较多的疑点,也给后人研究他的创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本文结合刘宋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诗人自身的行踪和思想状况,对他历来颇引起学术界争议的几首诗歌进行了分析考察,并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佛教乐舞是伴随佛教应运而生的一种音乐形式。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它从印度开始向中原传播,并在宣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佛教乐舞的用途,一是通过美妙的舞姿,赞美西方极乐世界;二是通过娱乐性的乐舞活动,吸引民众信佛。在它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印度古典舞蹈、民俗舞蹈以及神话的某些因素,而且也吸收所在地文化因素及其舞蹈特征,因而它极具生命力,对乐舞发展有很大地促进作用。印度佛教及其乐舞在向中原传播的过程中,对龟兹、敦煌及中原佛教乐舞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民族大融合时期元代少数民族汉诗创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少数民族诗人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 ,但他们所创作的诗歌却仍然保留着少数民族的气质 ;因为出身、地位的不同 ,文化心理、民族情感的差异 ,造成其诗歌题材的多样化 ,大大地拓宽了元诗的题材 ;他们的汉诗创作由于在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多元继承的同时又保存了他们的原创性思维 ,因而具有独特的意境和风格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在唐初的特定文化背景下论述初唐诗人卢照邻及其诗歌创作。文章将卢照邻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认为其前期诗歌体现了唐初注重自我价值的时代精神,中期诗歌则暴露了诗人的性格卑弱怯懦的一面。两个时期的创作精神反映了诗人的二重性人格,其性格的二重性在后期表现为生与死的冲突选择,价值选择的最终结果导致了诗人生命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元代乐府与铁崖本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的乐府诗创作,是乐府诗史上最为繁荣发达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乐府诗的创作队伍主要由少数民族诗人与汉民族诗人组成,二者的人数之众,作品数量之多,在乐府诗史上均盛况空前。乐府诗之于蒙元一代,不仅进入了高贵典雅的“应制”行列,并且于元末还由杨维桢等人掀起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创作高潮。在这一创作高潮中,杨维桢既以1227首的乐府诗之量成为了乐府诗史上产量最高的一位诗人,又因此而形成了其“铁崖乐府”的本色特征。  相似文献   

15.
满族舞蹈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种类,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与独特的艺术价值。满族舞蹈的源头,记录的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渔猎生活中的成长印记和生动的身体语言表达方式。随着民族的发展,它也蕴含着从山野民族到中原统治民族的角色转换所带来的民族文化的转变。然而在当代,满族舞蹈却并未像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舞蹈一样,逐渐形成较完善、系统的表演体系,它所蕴含的独特而生动的民族文化,并未将它推向艺术创造的高峰,而是伴随着这一民族复杂的历史进程而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因此,本文直面满族舞蹈历史发展的现实问题,借鉴都市民俗学的研究视角,观察当代满族舞蹈多种创作现象,探究当代满族舞蹈创作的规律特点。并依据与满族舞蹈创作相关的环境、人等因素的不同,进而提炼出"复排"式与"符号"式结构意向两个趋于类型化的创作方式,旨在客观的认识满族舞蹈创作的艺术个性,思考它的发展空间,并对满族舞蹈创作未来的发展做出一点展望。  相似文献   

16.
北宋党争是构成苏轼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其仕途沉浮的主要因素。苏轼最早的词作是外放抗州时所写《浪淘沙》,党争最残酷的时期迎来了诗人词作的高峰期,《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许多代表作诞生于这一时期,并形成了苏词重情的突出特色。苏词中反映了党争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舞蹈是一门试听艺术,音乐是为舞蹈服务的,它能传情达意,给人以舞蹈的意境。要创造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除了要有好的编舞技法、好的舞蹈演员外,还要有好的音乐。正确认识和理解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关系及作用,对每一位从事舞蹈创作的艺术工作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陈造为南宋中兴时期重要诗人。他由仕途走向江湖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成为理解其生平事迹与诗文创作的一条重要线索。他创作了大量特色鲜明的刺世题材诗歌,对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展开了全面深刻的讽刺和批判,在南宋中兴诗坛独树一帜。在其诗学思想中,为文写意是最核心的部分。他从事诗文创作态度严谨,重意而不重辞,其诗歌具有自然、平实、朴拙的艺术风格。陈造卓尔不群的人格个性、人生经历与文学追求,在南宋中兴时期丰富多元的诗学格局中自成一家,对中兴诗坛具有独特贡献,他也因此在诗坛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三次大变革时期关键人物的创作皆具“非本色”特征,对韩愈、苏轼和杨万里“非本色”诗歌创作的个案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非本色”创作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表现在语言变革、审美价值观的突破、“游戏于斯文”的创作态度和重视“意”的自由表达等方面;“非本色”诗人的共同特质是“才、胆、识、力”俱备;文学传统除旧布新的源头活水和巨大动力正是“非本色”创作。  相似文献   

20.
关于李、杨情史的天宝遗事极易成为讽喻诗的典型题材,却为白居易吟咏为感伤诗,这是创作对题材的颠覆;而后世论者又多按讽喻诗来评析<长恨歌>,则是评论对作品的颠覆.本文从诗人的创作心态入手,仔细分析了白居易创作长恨歌心态的演绎过程,指出诗人是用人性、人情去审视男女主人公,使之在人性和情感的坐标中获得正值的定位,从而创造了一个美丽而又感伤的爱情童话和寓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