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地处华北,按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而言,应以旱灾为主。但是民国38年间,河北的水灾竟超过旱灾,打破了传统"南涝北旱"的说法,成为对河北危害最大的灾种。文章通过对民国38年河北水灾情况进行简单梳理分析发现:民国时期河北水灾的发生多是由于连降大雨、河流溃堤决口造成,这除了与河北的地形条件、季风气候特点、河流的分布状况等自然因素有一定关系外,主要还与民国时期政府不重水利、战乱年代对水利设施和森林植被严重破坏等社会因素有重要关系。所以,预防灾害并非难事,只要国家稳定,注重水利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很多灾害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水灾、旱灾和虫灾并称为威胁古代农业的三大自然灾害。先秦时期,水灾频仍,其基本特点是:龙山文化晚期、商代中期和春秋时期为水灾相对高发时期,多发生在农历的5、6、7月;水灾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平原低洼地带;先秦时期黄河泛滥与迁徙危害性较大;春秋以降兼并战争加剧了水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东汉时期,河南水灾严重,在数量上占全国水灾的一半还多。在地域分布上东汉水灾主要集中在豫西,大多是由长时间降水引起的。在时间上东汉河南水灾多发生在雨水集中的夏、秋两季。水灾分布集中的原因,除了气候、地理、农业开发、黄河淤积等因素外,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河南水灾危害严重,不仅冲毁房屋和农田,使河南人口和耕地面积大大减少,还造成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代安徽水灾频繁发生 ,具有连续发生水灾的次数较多、明显的季节性和很强的地域性、群发性和继起性等特点。水灾的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自然原因和极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并对安徽近代社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明清苏北水灾在中国水灾史上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对明清苏北水灾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有益于深化对淮河流域水灾的清醒认识,增强全民居安思危,抗洪防灾的忧患意识,寻找彻底治理苏北水灾的对策。为此,《明清苏北水灾研究》一书的著作者做了艰辛的努力,提出了一系列启人心智的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两汉时期,水灾频繁,史书明确记载的有92次,平均每4年多就发生一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关于汉代水灾的成因,有溃决型、漫溢型、降雨型、海啸型和山洪型等类型。在水灾发生后,两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赈济措施,主要有减免赋税、赈贷、移民就食、死亡赈济、灾后补种和节约开支等。以此缓和矛盾,保障民生,维护统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湖北发生的水灾给农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水灾的发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社会原因,如特殊的地貌、生态环境的恶化、政府对水利事业的漠视等都是造成水灾爆发的诱因。  相似文献   

8.
古代湖南水灾主要有山洪灾、江洪灾等类型 ,在时间分布上 ,其发生频率呈加快趋势 ,它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但总体说来 ,全省性的大范围的水灾不多 ,持续时间不长 ,洪水上涨的水位亦不甚高 ,因此 ,古代湖南水灾并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方式与黄河水灾关系十分密切:黄土高原作为农业区,黄河水灾频繁;黄土高原作为畜牧区,黄河得以安流.介绍了治理主要水灾的方法和经过.揭示了此项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水灾多发期。水灾主要集中在5、6、7、8月和长江、黄河流域。水灾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和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实物救助、调粟赈民、减免租调、借贷及兴修水利等一系救助措施,对于减轻灾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及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代在对水灾的认识和救治中存在着鬼神为祟和天人感应等迷信观念,认为水灾产生的原因是鬼神作怪的结果或上天对君主失政的惩罚和警告。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汉代很多救治水灾的行为包括免三公、省刑、举士等完全无效或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2.
清朝后期湖南自然灾害以水灾为主,水灾发生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主要集中在洞庭湖周边地区。水灾类型以江洪灾为主,山洪为次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1931年江苏水灾的概况,并初步探讨了导致水灾发生的自然、社会等方 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清代,卫河流域水灾频发。严重的水灾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影响。一方面,水灾造成物价暴涨、食物短缺,以至出现人口买卖和饥人相食的惨象,冲击着人类伦理道德的底线;另一方面,面对易涝的生产环境,当地百姓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避害增收,发展农业生产,从而改变了种植结构及农作制度,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区农业特色和地方习俗。这种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反映了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清代,东北地区水灾频繁,波及范围广,灾情严重,直接破坏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影响了社会机制的正常运行。在水灾的打击下,人口大量伤亡,物质财富流失,灾民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不复存在。许多灾民遭受着饥饿、寒冷、疾病的困扰和折磨,到处颠沛流离,有的沦落为盗匪,抢粮抗捐斗争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不稳定。本文分析了清代水灾对东北地区民生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破坏,以唤起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同水灾进行着顽强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水灾至今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文章主要介绍了多年以来我国水灾频发的各种原因,尤其是近两年我国在防洪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并结合时代发展和我国各方面环境的变化,提出下一步的防汛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灾是清代东北地区发生最频繁的灾种。清代东北地区水灾流布范围广,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农田被淹,土地荒芜;农作物收成减少,粮食歉收;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劳动力缺失等,均为清代东北地区水灾对农业生产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唐宋以来海河流域水灾频繁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学术界在探讨海河流域水灾成因时,多强调不利的自然 条件。不利的自然条件固然是水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唐宋以来 海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方位并没有显著变化,灾情之所以愈来愈重,主要是由于太行山 区森林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淀泊淤塞所致,太行山区森林的破坏是酿成水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益阳地区自古就是水灾多发之地,民国时期水患更加频繁严重,呈现季节性、连续性、频率高、范围广的特征。连年的水灾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严重破坏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社会秩序混乱,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益阳地区的水灾研究,可以为当代治理洞庭湖区的水患、减灾防灾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晚清时期太平府水灾频发,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太平府水灾频发除了人为因素外,还与该区域地理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密切关联。在水灾应对上,清廷、太平府和民间士绅分别采取了灾后赈恤、指挥救灾和捐资助赈等举措。尤其是太平府形成了以营建圩田为中心、恢复农业经济为主的应灾良策。这些举措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灾的影响,对太平府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