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市场中常见的打赌事件所进行的不同侧面的分析,阐述了在期望效用理论、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框架下,投资者是如何进行风险决策的。结合客观概率、主观概率度量和价值函数等的分析,得出了不同理论分析框架下决策权重的联系:从期望效用理论到前景理论,对决策者的主观认知考虑在加深。  相似文献   

2.
基于投资者对投资财富和风险的偏好研究碳期权定价模型。运用λ-可加模糊测度表示投资者对碳期权价值模糊度量的差异性,借助Choquet期望积分构建投资者的期望收益效用函数;根据投资财富效用最大化推导无约束条件下碳期权的最优价;结合现实约束条件,构建投资财富效用最大化下的碳期权定价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效用函数、模糊参数和现实约束对碳期权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效用函数的选择会体现投资者对碳期权投资风险态度的变化,模糊测度参数的取值能够反映碳期权投资者个体的主观情绪和市场信息获取程度,现实约束会迫使碳期权投资者放弃部分投资隐含价值。  相似文献   

3.
决策者行为风险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决策者的定义出发对决策者风险产生动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风险产生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构造了决策者行为风险分析模型。该模型对决策者败德行为的动机函数和效用函数进行构造 ,通过对决策者自身能力的期望和效用函数的比较分析 ,求出当效用最大化时的各种效用函数因子的关系 ,并研究不同效用函数结构下决策者进行调整的各种行为 ,最终提出了防范决策者行为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期望效用理论已广泛应用于风险型决策.本文引进了风险回报函数来表达期望效用,并提出了在合理的假定条件下,风险回报函数形式及其相应的回报和风险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效用价值层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决策的效用价值不仅包括决策对象本身的客体价值,而且涉及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决策者的心理因素有关,如对风险的态度,决策者的自信、荣誉等。因此,可以将效用价值分为货币效用价值、情感效用价值、信任效用价值、荣誉效用价值。决策者就是在综合考虑所有这些效用价值之后,才最终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6.
期望值理论假定人们都是理性的,无法解释人们为何投保。期望效用理论认为当资产存在随机损失时,人们的效用值依赖于资产的绝对水平,一般人是风险厌恶的,从而选择投保。本文质疑了期望效用理论在保险学中的分析,并用前景理论来解释保险业务,提出购买保险产品者在面临收益时是风险偏好的,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规避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首先指出了当博弈达到混合策略Nash均衡时,对于博弈参与者而言存在着一定的决 策风险。但是由于一般决策问题与博弈问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传统的应用于决策 的风险度量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博弈决策的风险度量。于是笔者结合博弈决策问题的特点, 给出了一种结合博弈参与者的期望效用、策略的不确定性以及绝对风险厌恶系数的风险度量 方法。并在该风险度量的基础上,讨论了参与者的风险类型对于博弈均衡实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权财富基金一次违背承诺将被永久性禁止进入东道国投资的前提,通过构建声誉模型,研究了主权财富基金与东道国的投资博弈关系,以指导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实践。研究表明:在较为现实的假定条件下,主权财富基金是否违背承诺取决于其短期收益和长期机会成本的大小;同时,进入东道国的投资动机越强烈,主权财富基金越不容易进入东道国市场:而东道国对主权财富基金的警惕程度则受制于主权财富基金的风险偏好程度、让渡价值比率、投资效用贴现率、投资风险,以及主权财富基金在东道国期望获得的投资收益增长率等因素,东道国政府对主权财富基金设置投资壁垒和障碍对双方都不利。  相似文献   

9.
在递归效用函数的基础上,讨论了两个代理人间的最优财富分配问题,将最优问题转化为动态方程.通过动态方程的求解过程,得到一个可加效用中得不到的性质,即代理人的期望剩余效用越高,其选择当期消费就会越高.  相似文献   

10.
投资者风险态度与羊群行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投资者的期望效用函数出发,建立模型研究了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变化与其羊群行为的关系。模型假设一部分投资者提前获得内部信息,他们的交易推动股票价格上涨,股票价格上涨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没有获得该信息的投资者的风险态度:股票账面价值增加和期望收益率的上升。结合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模型得出的结论是随着股票账面价值的增加和股票期望收益率的上升,如果未提前获得信息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降低,那么他就会表现出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11.
基于CPT视角的多风险资产投资组合模型,探讨投资者面对不同投资风险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变化对其投资策略的影响。通过选取不同超额收益率及波动率水平的股票,测试投资策略对于风险态度指标的敏感度。研究表明,投资者面对不同风险具有明显地心理变化,并且其心理变化对投资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投资者面对不确定收益时,表现出风险厌恶,面对不确定损失时,表现出风险偏好;投资者将无风险资产的投资收益作为心理参考点,所做的投资决策与相对于此参考点的相对财富水平的变化有关,而不是与传统理论中的绝对财富变化量相关。  相似文献   

12.
整合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有利于投资者全面管理风险,度量交易时所面临的风险。针对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时变性、异方差性和尾部特点,利用GARCH-EVT 方法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类二元阿基米德Copula 函数对两类风险的相关结构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中个股的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在上尾与下尾相关性加强,并具有对称性。基于上述相关结构特点对两类风险进行整合并利用VaR 模型进行度量,结果显示:该度量模型优于传统VaR 模型和不考虑两类风险相关结构的VaR 模型。  相似文献   

13.
风险反思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当代中国媒介在反思社会风险,但这种反思受到过去相关报道理念羁绊。他们在反思风险中进行权力博弈,但他们的这种博弈受到自身“工具性心理”阻抗;他们在反思风险中呈现积极处世态度,但另一面这种处世受到某种宿命论倾向影响。消除对风险报道起阻碍作用的因素,依赖当代中国媒介自我监控、自我修正、自我调适的反思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理统计、博弈论和数值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基于条件风险值的风险偏好模型,对具有风险偏好零售商的创新决策以及信息共享对供应链中企业期望收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喜好风险能提高零售商的创新投资水平,增加销售量。且随着零售商越来越害怕风险,零售商的创新投资水平和销售量逐渐下降。和制造商分享风险偏好信息,能提高零售商创新投资水平,并增加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但对制造商来说,知道零售商的风险偏好信息并不一定能增加自身的期望收益,在一些情况下,反而会使期望收益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采取的是"压缩型"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在几十年内走完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完成的现代化里程,极大地刺激了风险的产生,风险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很多领域不断呈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对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风险状况的描述和分析,为认识、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丰富的借鉴。有鉴于此,需要最大限度地防范和规避风险,走综合生态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谋求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风险治理的全球合作;增强人们的风险观念和风险意识;反思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广东水稻生产风险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三阶滞后移动变异系数方法对1987-2007年广东早籼稻、晚籼稻的收益、产量、价格风险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广东水稻的收益风险水平大于产量风险和价格风险水平,并且水稻的收益风险水平与价格风险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产量风险水平无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广东水稻生产收益风险的主要来源是价格因素。因此,保障市场价格的稳定和提高是控制广东水稻收益风险,确保稻农增收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规模养猪户的环境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湖北省248个规模养猪户的调研,发现养猪户对环境风险感知的程度整体偏低,其中对空气环境风险感知的程度最高,对水体的环境风险感知次之,对食品安全污染的风险感知最低.同时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养猪户的环境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过去行为因素均显著影响其环境风险感知的程度.并通过分析养殖规模的调节效应,得出养殖规模对养猪户主观规范—风险感知、知觉行为控制—风险感知、过去行为—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据此提出:应鼓励养猪业适度规模化;加大对养猪行业环境风险的宣传教育,提高养猪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对规模养殖户的生态补偿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金融风险会给个人、组织甚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金融风险测度模型则试图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进行评估,期望根据评估结果来管理风险。这些模型虽不同程度反映了金融风险的客观性因素,但实际上均包含了一定的主观因素,即投资人对风险的容忍度。因此,应充分认识各个模型的主观性,以期对模型测度的风险有更合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风险管控是实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之一。选取2000—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对不同分类特征下的混合和非混合所有制企业风险水平进行非平衡面板实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系统性风险(Beta系数)和财务风险(Z指数)确实低于非混合所有制企业,但资本市场的回归结果显示,其中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企业的风险水平表现相对较低,而混合所有制民营控股企业的风险水平则要高,这说明当企业从非混合向混合国有控股转变,或是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非国有资本时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而当企业从非混合向混合民营控股转变,或是在民营企业中引入国有资本时反而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无论是从非混合向混合国有控股转变,还是向混合民营控股转变,企业的收益波动风险都会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