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至先生怎样对待《冯至传》周棉尊敬的各位老师、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我为能够参加“冯至纪念会暨冯至学术思想报告会”,并且在会上谈谈《冯至先生怎样对待〈冯至传〉》,感到非常的荣幸,在此,谨向主办这次会议的先生和领导表示感谢。从1981年起,我开...  相似文献   

2.
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至先生对中国新诗建设的贡献──冯至先生周年祭谢冕冯至先生写《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是在二十年代末。1929年以后至1941年以前大约十年的时间,先生极少写诗。先生在1955年《冯至诗文选集》序言也说,这段时间“写作非常稀少”。直至194...  相似文献   

3.
冯至兼有诗才、史才和文才,这使得《伍子胥》既是小说,也是诗,更是哲学。《伍子胥》是冯至小说创作的代表作,诗化叙事是其典型的艺术特色。小说的人物话语与视角设定、空间设置与意境营造等叙述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既体现了《伍子胥》诗化叙事的显在特征,也是解析其诗化叙事艺术效果生成机制的重要途径。《伍子胥》在冯至创作的叙事性作品中独具一格,既不同于其早期的叙事诗,也不同于同期创作的《杜甫传》,这既表现在形式体制、创作目的等方面,更表现在话语形态和生命体验等层面。在中国现代小说史诗化叙事潮流中,《伍子胥》在抒情笔调、历史书写、人文内涵等方面保持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冯至在1939~1946年的昆明七年中,创作了一生中评价最高的作品《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他在对“山水”的发现中寻找之于战时知识分子身心凝定的力量。而自《伍子胥》始,冯至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现实,尤为体现在1943~1945年其一系列杂文创作中,他采用了怀旧的纵向深掘,以想像历史的方式去介入现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冯至几乎没有受到太多阻碍地进入到新的社会秩序中,他这种看起来“顺利”的转变,其实早在四十年代昆明时期就已埋下思想线索,因此,将冯至转变的历史节点放置在四五十年代社会转折期似乎并不适当,转变的时间线似应向前延伸。本文正是立足于冯至昆明时期的创作与思想发展,希图以此来分析和看待冯至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考察了冯至前后两个时期的诗歌。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生存诗人,个体的生存状况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且经历了从审美生存到现实生存的转变。早期诗集中,弥漫着浓重的自恋情绪,但却没有完全左右其诗风。诗人的生存状况决定了其诗比同期其他诗作显现出更浓的哲理色彩和深厚的底蕴,诗风呈现出幽婉的格调。40年代《十四行集》的面世是诗人十年沉默后与自己与社会的对话,昭告其已成为一名现实的生存者。《十四行集》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冯至已是一位成熟的现代生存诗人。  相似文献   

6.
均衡地作用──读冯至先生《杜甫传》的一些体会钱志熙在现代诗人中,冯至先生是继闻一多先生之后的又一位致力于杜甫研究、致力于向文学界和全社会传扬杜甫精神的著名诗人。凭借他们在杜甫研究上的实绩、加上他们在诗歌领域的特殊地位,对杜诗在现、当代的普及、杜甫精神...  相似文献   

7.
冯至的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伍子胥因父兄之仇出奔吴国的故事,着重他在出奔途中的精神历程和心灵成长轨迹。冯至改写后的小说在文本结构上与荷马史诗《奥德赛》有很强的可比性。运用比较和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故事的片段结构、片段的意义、诗意的叙事、暗示手法等方面探讨了冯至小说《伍子胥》在写作风格上的诗化倾向,在写作过程中注重人物心理体验,在哲理层面上灌注作家对生命承担和抉择的思索。这些文本特征和诗人在创作该小说时的时代背景、诗人的个人人生体验是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散文集《山水》的考察, 论述了冯至独特的自然观与哲学观。在《山水》集中, 冯至运用存在主义视角, 对自然、生命、死亡、孤独等命题进行了深度意义上的观照, 表明了自己特有的哲学之思。  相似文献   

9.
冯至因其风格各异的抒情诗、十四行诗、叙事诗及诗歌中特有的哲学意蕴立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本文旨在通过对《吹箫人的故事》《帷幔》《蚕马》《寺门之前》等叙事诗在叙事结构、文体形式、诗歌中的精神特质等方面的研究 ,探析其早期叙事诗的现代意义。本文作者认为 ,理解冯至早期的叙事诗是理解中国叙事诗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散文集《山水》的考察, 论述了冯至独特的自然观与哲学观。在《山水》集中, 冯至运用存在主义视角, 对自然、生命、死亡、孤独等命题进行了深度意义上的观照, 表明了自己特有的哲学之思。  相似文献   

11.
里尔克可称为冯至诗歌创作和生活的精神恩师,冯至的《十四行集》从感受生活方式———客观体验、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悟等几个方面都与里尔克较为相似。但这不是模仿,冯至是从本土文化出发找到与里尔克精神世界的契合点,他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与里尔克的玄思相比,更多地带有社会伦理色彩,诗作中表现出独到而鲜明的个性。他的《十四行集》可视为善于借鉴外来养分的一个硕果  相似文献   

12.
著名诗人冯至的散文作品《一个消失了的山村》是一篇杰作,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哲理、诗意给人以启示。这篇作品涉及了清代云南回族人民的受难史。大致推测,冯至在昆明生活的一段时间内,或许耳闻了当地关于回族的一些较为浮面的传说之辞。故而在写作《一个消失了的山村》时,有几段文字涉及到了云南回族。  相似文献   

13.
冯至与里尔克的关系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如果从存在主义视域来考量会获得新的思路和启示。首先,里尔克试图在“存在”的世界通过“事物诗”的创造,赋予艺术永恒的品质;而冯至的《十四行集》中“事物”不仅作为艺术创造的起点,更被视为可以通过语言的命名而具有向人显示存在意义的能力。其次,《十四行集》与里尔克诗歌的对应性关系还体现在对诗歌表现方式、诗歌功能的共识上。更应看到,存在主义哲思固然让冯至脱离了浅层的诗意缠绕而走向了生命存在的深度,而传统的审美文化也使《十四行集》摆脱里尔克诗歌的玄奥与抽象,为冯至的存在主义的诗歌理念提供了本土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相似文献   

15.
检视新世纪冯至《十四行集》的研究,从内外结合的版本研究、现代解诗学的实践、审美现代性范式以及比较研究四个方面,回顾近十多年研究成果,辨析和反思研究观念与研究方法,展望《十四行集》研究的可能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冯至具有杰出的叙事诗的才能,他的叙事诗主要受影响于德国叙事谣曲,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等方面,都与之有着联系,同时,冯至又从霍普特曼的《沉钟》受到启发,在诗中揉进了艺术与爱情既相联系又相矛盾,两者最终都无法实现的悲剧意旨,从艺术上来看,冯至叙事诗令人舒适的长度、剪裁的技巧等也与德国叙事谣曲有着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诗国里的哲人──论二十年代冯至诗作哲理性的构成孙玉石冯至先生晚年又一次提起基督和尼采。一九八三年,他为自己的诗文选集撰写的代序言里,有过这样的一段真诚而动情的话:《新约·约翰福音》里有一章,说到犹太人把耶稣钉上十字架以前,用荆棘编成桂冠戴在那...  相似文献   

18.
冯至在《陈翔鹤选集·序》中说,陈翔鹤作品“共同的特点是感伤”。其实,这“感伤”二字正概括了包括冯至自己在内的所有浅草社成员创作的“共同特点”。 一 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浅草社成员在自己创办的《浅草季刊》、《文艺旬刊》和《文艺周刊》上发表了近五百篇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仿佛一群手执箜篌的悲哀少年在风尘澒洞中弹出的凄怆之音,使人感受到浓郁的感伤气息。这里有大量的悲哀字词:“暮秋”、“萧瑟”、“疏星”、“阴冷”、“荒径孤坟”常用来状物描景,“惨恻”、“悲酸”、“仿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了冯至的早期诗歌──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中所包蕴的生命体验,指出20年代的冯至还主要处在感伤的幻美阶段,被自恋的情绪或浓或淡地包围着。但由于他独特的生存背景与境况,他已是更多地从哲学层面,而非政治层面来审视人的孤独──这种完全是现代人的现代体验,因而使其20年代的诗作即具有哲理色彩,整体上呈现出中西诗歌影响的痕迹──幽婉的风格,从而成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相似文献   

20.
《北游》是冯至诗学发展历程中具有过渡意义的一首长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精神状况的不满 ,与艾略特的《荒原》在本质上相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及加缪有关荒诞与拯救的思想也在该诗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