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多元主义代替主观主义"——傅斯年最后的思想遗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科学论丛〉发刊词>是傅斯年临终前撰写的一篇短论,是他总结一生学术思想所得的最后主张.在<发刊词>中,他依然坚持"客观"的追求,但是却放弃了"客观主义"的提法,倡导"用多元主义代替主观主义".这可以说是傅斯年最后的思想遗嘱.遗嘱中对其早年思想所作的补充、修正和完善,使我们对其早年的一些偏激议论有了一种同情的了解,而其"多元"主张不仅透露出现代史学不同方法路径多元整合的端倪,而且也意味着傅斯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重要代表,其学术理念和政治理念的会通合一.傅斯年以特殊的方式和一生不懈的探索追求,诠释了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两大传统间的内在关联,其意义和价值已超越学术领域,具有更广泛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 200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麓山文艺学研究丛书"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与转化>(赖力行)、<明清叙事思想研究>(赵炎秋、陈果安、潘桂林合著)、<西方象征美学源流论>(何林军)等三部著作,加上2003年已经出版的<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赵炎秋)、<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颜翔林)、<中国美学与诗学研究>(毛宣国),六部著作是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诸位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集中展示了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前沿性和整体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列子>思想与魏晋政治密切相关.<列子>政治思想具有浓郁的伦理意蕴.<列子>政治思想的展开是以其政治价值理念"虚"为导向的;其执政制度设计是保证其政治价值理念能够付诸实践的基本伦理规则体系;其所描绘的华胥氏之国、终北国和列姑射山,既是理想的社会政治,也是其政治价值选择和伦理构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张武先生的<哲学视野录--张武论文选>(以下简称<视野录>)近日与读者见面了.<视野录>是张武先生在哲学社会科学界辛勤工作26年所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的荟萃,记录了作者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宣传方面所走过的思想理论轨迹以及涉猎的研究领域和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大陆史学风气转换中,近七十年来关于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革命语境回归学术语境的过程。1949年至"文革"时期,受制于阶级斗争思维,对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以政治批判为主。改革开放后教条化学风终结,开始以学术立场研究评价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并蔚为学术史领域的热点。1949年后至1990年代的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研究,以主要作品的分析解读为主,焦点是对傅斯年史学思想的重新评判;21世纪以来,受当下学术思想史研究新趋向的影响,日益走向纵深和多元化,注重新材料的运用,出现新的关注角度,越来越聚焦于傅斯年及史语所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一个兼集贫弱与宽松的社会历史时代.国家内贫外弱之势激发着主流士人群体图强奋发的使命意识;政治宽松及其文治需求激促着儒家学者及其儒学思想发荣繁茂.身当于这样的社会生活环境,朱熹以"章句"与"集注"相适别的诠释文体,合辑并注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而生成了<四书章句集注>.环绕<四书>与<四书章句集注>而开展的经学活动是为宋代<四书>学.宋代<四书>学涵载着:赵宋政权应用儒学的社会文治理性,宋代学者开新儒学传统的学术理性,宋代学者群体奋发作为的使命践履理性.  相似文献   

7.
傅斯年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和丰富的民族思想。民族思想是其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他的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有紧密的联系。对他的民族思想进行研究,是深化傅斯年研究的需要,对全面认识傅斯年的学术思想特别是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在中华民族危难关头,他坚决反对外敌侵略,力主全民族团结抗战;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强调中华民族内各民族平等,热切希望中华民族的复兴。傅氏的民族思想是一份宝贵的学术遗产,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8.
在晚清的政治背景和学术环境中,康有为以"托古"作为"改制"的理论依据,推行维新变法运动.为了实现以"公羊三世说"解释历史进化论的政治目的,康有为针对传统经学研究中,今文派推崇<公羊传>、批判<左传>的立场,将否定<左传>经典地位的思想推向极致.康有为的<左传>研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康有为融合今文经学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研究也预示了传统经学的终结.  相似文献   

9.
周棉是"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具有原创性、最有活力的专家之一.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1989年开始,对近代以来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持久的研究,走出了一条立足客观理性、实事求是的学术研究之路.在继<留学生与中国社会发展>(一)、<留学生与中国文化交流>和<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等成果之后,他又主编出版了<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二),从不同的方面和层面阐释了留学生对中国现代化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和平与合作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因此,对于国际合作问题的研究将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本文是笔者读了<国际政治理论>、<霸权之后>和<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三本书后对国际合作的理解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王立  韩琳 《东方论坛》2004,(4):128-128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在运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等方面理论和材料上,有了不少卓有新意的成果.在审美发生学方面有了梁一儒、户晓辉、宫成波<中国人审美意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艺术发生学的研究有林少雄<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解读>、程金城<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等(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以及一些研究<山海经>的论著,如张岩<〈山海经〉与古代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等.然而,以诗歌史的源头为本且立足于礼乐文化本位的研究,尤其是较为系统的专著,仍不多见.张树国博士的新著<乐舞与仪式--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使这块难于开垦的土地又添上了可喜的新绿.  相似文献   

12.
梁陶弘景<真诰>(二十卷)是研究六朝道教上清派及中古社会的重要资料,日本京都大学"六朝道教研究"集体成果<真诰研究(译注篇)>(吉川忠夫、麦谷邦夫主编)已由朱越利先生翻译,以<真诰校注>(下简称<校注>)为题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为学界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底本,但该书也有可商之处,兹补缀二则,聊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对中国人思想及行为方式影响最大的当首推《论语》。小至个人涵养,大至国家社会,举凡修身养性、为政治民、交友孝亲、为人处世,均可在《论语》一书中找到。正是由于涉及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问题,千百年来,《论语》成为人们学习、遵循的经典,也引起了人们对它的研究兴趣。历朝历代均有人对《论语》进行研究,一度形成了《论语》学。目前学术界对《论语》的研究兴趣仍然不减。唐明贵同志的《<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汉魏六朝隋唐<论语>学研究》一书,就是近几年《论语》学研究的杰出成果。唐明贵同志就宋代…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我国学者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多学科、多角度地开展综合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上取得初步的成果。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可行性是否可以形成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或者说如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这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少学者认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这一分支学科是可行的。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变化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为对象的学科,必然要以整个社会为大背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作。离开社会和对社会的认识,就无法认识人的思想形成变化规律,无法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就无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特别是对社会系统、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控制与社会生活方式等进行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理论成果与实证经验。同时社会学也对人进行广泛的研究,在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和社会角色及人的社会化等方面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为认识人和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规律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视角。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董仲舒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决定了其政治思想的总体方向.通过对董仲舒与<礼记·礼运>社会理想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对上古社会的评价和理想社会的描述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此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两者具有不同的认识角度和关注重点.同时,也反映出相较<礼记·礼运>而言,董仲舒的社会理想具有更为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梁丽霞副教授的<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一书是目前阿拉善蒙古研究中最新、最系统的成果.它首次对蒙古部落的一支--阿拉善蒙古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展现了阿拉善蒙古的历史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军事活动、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风貌.  相似文献   

17.
稿约     
<正>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石河子大学主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主要开设丝路文史研究、政治与社会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文学研究、历史研究等栏目。2018年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区域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法学发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兵团与新疆社会发展相关问题""社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高尔基的<母亲>和<不合时宜的思想>作为体现作家政治思想进步和落后的两极之作.但重读<母亲>,我们会发现,作家在其中表达的是提升人的品德、改造俄罗斯文化、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尊重的理想社会的思想,即人道主义思想,而非对无产阶级与专制统治者进行暴力斗争的再现.而十月革命前后创作的政论<不合时宜的思想>,则是<母亲>基本思想的延伸.两部作品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它们共同体现了高尔基一以贯之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出作家对艺术良知的坚守.  相似文献   

19.
1903年2月11日刊登于<新民丛报>第25号的<管子传>并非梁启超一人所撰,而是他与投稿人汤学智的"合著作品".虽然该文较之1909年的<管子传>,无论在篇幅字数,还是思想内容上,皆逊色不少,但它是梁启超将管子纳入其学术视野的肇始,亦即其管子研究的开端.同时,文中所体现的政治倾向,也是此时期梁个人思想的真实写照,故1903年<管子传>颇值重视.  相似文献   

20.
傅斯年是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史料学派”的创始人,其“史学只是史料学”的思想对近代史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研究一直是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体现为傅斯年史学思想来源研究日趋深入,史学思想内容研究日趋完善及史学思想评价的日趋客观。来源方面,学界摆脱了傅斯年的史学思想仅受到西方兰克史学的影响的单一认识,认为其史学思想的提出与西方其他史学思想的影响也密不可分;内容方面,纠正了以前对“史学只是史料学”的片面认识,从而更为全面地认识了傅斯年的史学思想;评价方面,更为客观地分析了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但是,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研究就整体而言仍显薄弱,主要表现为论著的相应缺失和论文质量的尚需提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