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阶段《楚辞》英译研究主要体现在具体的词汇考辨及其翻译研究、基于文化视角的定性研究等方面。要进一步扩展研究广度与深度,可借助语料库技术的辅助作用。《楚辞》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或能方便翻译学者充分利用语料库的诸多优势,全面、系统地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尝试性地进行小型《楚辞》汉英平行语料库创建,探讨语料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的可行性方案,以期为全面、系统进行《楚辞》英译研究提供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数据分析和定性阐释相结合,获得客观可信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作为黄老道家的集大成之作,《淮南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是中华典籍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界对其英译研究的关注明显不足,研究方法仍以内省式、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性研究视角。文章基于语料库翻译学范式,以《淮南子》原文、白话译文及现有两个英文全译本建立汉英平行语料库,涉及语料收集、对齐、标注、检索等步骤,并对其应用于相关译学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淮南子》英译研究提供新的路径及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楚辞》丰富的文化内涵及语言自身的复杂性成为英译的巨大障碍。本文首先描述了《楚辞》的英译历史,简要评述了现有《楚辞》英译研究的不足,认为目前国内外译界对《楚辞》英译文本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存有可以拓展的多维空间,而平行语料库应该是《楚辞》英译研究中值得借鉴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借助自建《楚辞》平行语料库,结合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法与翻译研究的定性研究法,以《楚辞·离骚》植物词汇为个案,对不同译者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原文与译文及译文间的差异性,为我国《楚辞》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4.
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利用语料库,运用关键词检索工具(Concordance)以set一词为例,以set/setting为检索词,从NEWS语料库中得到92条索引来讨论对词语搭配及类联接的认识,并探索语料库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及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绍兴文理学院中国汉英平行语料库以及AntConc软件从状态变化事件视角对《西游记》中动结式“V破”进行研究,发现:1)通过施事与受事的视角可将动结式“V破”分为致使状态变化事件、非致使状态变化事件和自变状态变化事件三类;2)《西游记》中“V破”共划分为致使类、非致使类和自变类,其中致使类所占比例最高;3)“V破”英汉表达上存在三类差异:显化、隐化和融化,其中致使类和非致使类以显化为主,自变类以隐化为主。这些结论为汉语动结式“V破”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认知理据,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英译提供了认知新角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的版本问题,及入选<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汉、英文本的作(译)者、成书时间、内容和底本的基本情况,比较了四大名著各英译底本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入库的中文语料的选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深入地比较、研究、分析、筛选及语料的标注,为语料库中文语料的选择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纵观早期和后来的国内、外翻译研究,我们发现其最大不同之处是研究方法和语料引证的差异。近年来,人们对于使用语料库来研究文学翻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导致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出现"。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几个用于翻译研究的大型文学平行语料库及其描述性翻译研究,并对文学平行语料库和基于文学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外媒体对中国发展的关注,汉语新词的英译问题正在成为研究热点。新词发展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共时的历时问题,而网络语料库更新快、实效强,应用动态语料库的检索系统可以对其译法和用法作出即时、客观的探讨与评价。以COCA为研究工具,以《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为例,讨论其中译法的合理性及英译考量因素,可以为汉语新词的英译提供支持,为新词译法研究提供独特视角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翻译共性之一的"显化",基于黄立波语际对比和语内类比相结合的方法论,以自建的中文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数据为基础,探究连接成分在非本族语译者和本族语译者中文小说的英译显化情况并进行对比;依据胡显耀对显化的归类和概念分析方法,试图讨论显化差异背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语际显化的动因不仅来自两种不同语言系统内强制性因素,而且也与其译者的母语因素、社会因素等非强制性因素息息相关;语内显化多体现为"源语渗透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AntConc和Concordance语料库索引软件为研究工具,对自建歌词语料库的词汇从数据统计、索引、语块分析、词表生成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较为清晰地观察文本的概貌,发现英文歌曲词、搭配和语块特点。  相似文献   

11.
“虚实”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核心的元范畴,历经千年发展和演变,含义极其丰富,艺术价值深远。近30年来古代文论界主要是从虚实的哲学渊源、发展演变、美学特质、形成原因、表现层面、中西对比等方面进行的,在虚实发展与比兴、妙悟、意境等范畴的关系,虚实范畴的文学转向及研究方法上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作为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极为重要的语料,能很好地体现中古汉语的词汇使用状况。完整搜集该书中18个表示概念"哭"的动词词项,通过对各词项属性的穷尽式测查,探寻其表现的词汇复音化现象,以此来观察其在语义属性、组合属性和使用属性方面体现出的复音化特点,以及在语音方面形成复音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时”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时指四季运行,又指天道。《周易》中“时”与“动”相关,凡“动”必依于时,因此有“时变”、“时报”、“时成”、“时中”等等,《周易》卦象中乾、艮、震、兑、巽、坎皆为时。  相似文献   

14.
"是"字判断句在战国末到两汉时期产生,之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处于中古时期的《搜神记》中的"是"字判断句在语法构成和表意功能等方面都和上古汉语情况有所不同:判断句的表达系统发生了变化;表判断的属性取代指代性成为"是"的最主要用法;"是"字判断句的使用促使了"非"字判断句的逐渐消亡;句末语气助词"也"的判断功能也逐渐退化。这些语法现象都反映出"是"字判断句在中古汉语时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定势》篇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势”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独特的理论范畴 ,“文势”理论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定势》篇。从刘勰所论看 ,“文势”属于作品形式范畴 ,它的形成与作品的语音、文字、语句等形式因素相关。“文势”具有运动性、包蕴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对读者有巨大的审美功效。刘勰的“文势”思想对今天的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建IT平行语料库的语料主要来自国内外IT类公司的网站、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等。通过对这些语料进行整理加工,然后进行句子级别对齐、标注,建成以IT文本为语料的平行语料库,对此平行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概括出IT平行语料库的特点。该语料库可以为IT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以及双语词典编纂等提供客观而丰富的语料,在翻译实践中也有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的情感理论,早在《毛诗序》中已有论及,但是真正从文学特征角度论说的则是晋代陆机,他在《文赋》中明确提出了“缘情”说。后代文论家刘勰、钟钅荣、白居易、韩愈、欧阳修、李贽、袁枚等又相应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诗文情感特征的观点。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学情感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这与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重表现重抒情的民族特色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施蛰存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 ,正是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施蛰存 17岁开始小说创作 ,一辈子都在探索“现代”的蹊径上艰苦跋涉。施蛰存大胆创新的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派小说的第一人 ,他主编的《现代》等多种杂志兼收并蓄的办刊精神 ,使他成为中国期刊第一人。施蛰存终生致力于现代性的追求 ,为世界文学进入中国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作出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胡适的实验主义方法,以实证为中介,将西方实验主义与清代乾嘉朴学的考据方法以及传统治学思想中的怀疑方法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为核心的科学方法.胡适的科学方法,为中国现代学术开辟了注重方法论的方向,也有助于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但由于其方法过于注重假设,易倾向于主观主义、怀疑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