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权思想是儒家哲学的重要内容.自从孔子将经权提升为哲学方法论范畴之后,汉儒、宋儒和明儒分别阐发了“反经合道”说、“权便是经”说和“经是已定之权,权是未定之经”说或“经乃有定之权,权乃无定之经”说.这三种经权观恰好构成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是股不可逆转的洪流。在这一形势下,继承发扬民族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文化是国际化之“本”。儒家经权思想为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即以“经”思想保持中国传统精华的部分,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以“权”思想来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中合理部分,做到和谐中道与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与推陈出新、整体思维与民生为大平衡发展、螺旋式上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就董仲舒的“经权”、“平衡”理论作些论析。 一、关于“经”“权”关系的要谛 “经”“权”关系问题,其实质性的内涵,是体现如何正确地处理政治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生活中,一方面要强调原则性:“执中”,“执一”。另方面,又必须注意灵活性:“权”。用形象化的语言说,即“嫂溺援之以手”。《礼记·大传》云:“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这实际上就是讨论“经”“权”观在具体政治生活方面的运用。 董仲舒对“经”“权”关系同样给予充分注意,将它视作分析论证自己政治思想的一大关键,即在自己的政治理论中努力以正确处理“执一”与“权”的关系问题这一方  相似文献   

4.
戊戌政变前,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从问题意识到话语逻辑,都与政变后判然有别。就问题意识而言,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所要解决的是当时中国君民相隔、上下“两无权”的政治病症,这与早期维新派的认识一脉相承。以此问题切入,梁启超的民权话语在“复古意,采西法”的思路下建构起来,主要思想资源不是西学,而是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公羊”学。其中,“讥世卿” “三世”说又是梁启超民权话语的核心资源。这是梁启超依托自身的学术传统与国情认知对西方民权进行的中国化理解,与其政变后主要依托西学、以限制君权为鹄的建构起来的民权思想,截然不同;也与此时深谙西学的严复对民权的阐发有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大一统”作为一种政治历史秩序论,是汉代公羊学的一种重要学说。公羊学的奠基之作《公羊传》,最先从《春秋》“王正月”推论出“大一统”之义;西汉公羊先师董仲舒沿袭《公羊传》的思维路径,宣扬了立元正始和王者独尊的思想;东汉公羊巨子何休则不但对蕴含“大一统”之义的公羊学“五始”说作了系统阐发,而且还别开生面地将公羊学“张三世”说与“异内外”说相结合,从而提出了“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的民族一统思想。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开始前后,鲁迅思想“转变”问题一度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界的热点。随着对“改造国民性”等命题的重新评价或发掘,以及对鲁迅前期思想的日益重视,有关鲁迅思想“转变”的讨论渐入冷寂。倒是以鲁迅“向左转”为潜在前提而对鲁迅思想价值评估的趋势,在社会文化和学术思想两个层面逐渐兴盛起来。在“祛左翼化”社会潜在思潮中,“褒胡贬鲁”和“守鲁贬胡(或不贬胡)”观点尖锐对立;与此同时,鲁迅与自由主义思想的关联也被收入视野。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左翼”价值的重新发现,也使对鲁迅遗产的评价处于更为复杂的格局中。  相似文献   

7.
论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就业权是一项基本的劳动权,也是当代人权概念的重要构成内容。与国外关于平等就业权立法的相对完善状况相比,我国的相关法律领域还存在着极大的漏洞与不足,特别是近年来在就业领域中日益显现的“基因歧视”与“数字鸿沟”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平等就业权的实现。要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体系的同时,通过专门立法和引入平权行为政策等措施,给平等就业权以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8.
儒家学说作为一种政治哲学与其作为一种道德哲学是密不可分的,其政治实践的起点建基于对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由之形成一种以人性修养为根本的教化政治,其仁政思想也是与为政者的人性修养密切相关的。儒家的“经”、“权”思想,为其在义利、律法等具体政治实践方面,提供了灵活调适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技术思想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徐光启是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对技术方法有过深入的研究。“循时适宜”的实事求是方法论是徐光启农业技术思想的立足点;“九州八目五系”系统方法论是徐光启农业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博究天人,皆主实用”的实践方法论是徐光启农业技术思想的价值旨归。对徐光启农业技术方法论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也对我们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关系思想是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各类人物对中国民族关系的认识,是统治者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基础.重视和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能为解决现实民族问题提供智慧、经验和借鉴;二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智慧和借鉴,还能给正确处理当今的国际关系以启迪;三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中的“推诚布信”、“和而不同”等观念同样适合现代人的交际方式,可以成为人们交往的行为准则.重视和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是有助于解决中国民族史及中国民族关系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二是研究民族关系思想既是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民族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十大观点对中国甚至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一是“大一统”,二是“爱之如一”,三是“推诚布信”,四是“因俗而治”,五是“以夏变夷”,六是“先守身而后四夷”,七是“推亡固存”,八是“以水洗血”,九是“夷夏一家”,十是“以夷治夷”.  相似文献   

11.
有关孙复的研究多集中于舍传求经的方面,忽略了继承三传的方面。其实,孙复的《春秋》学与《公羊》关系密切。他认为孔子作六经为万世立法,且推崇董仲舒、批评刘歆。他的《春秋尊王发微》在方法上继承了《公羊》学重义略事、属辞比事、以例言经的思路;思想上继承了《公羊》尊王、恶盟、天人感应、讥世卿等思想,改造了《公羊》君臣之分与三世说。孙复对《公羊》学的继承与发展,启发对宋代《春秋》学、历代《公羊》学书写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陈宏谋民本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谋是清代著名的清官和文化名人,他的民本思想较为系统和全面,富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知民”是陈氏民本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为民”是其民本思想的核心;“养民富民”是其民本思想的基石;“教民”是其民本思想的源头;“安民”是其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上五个方面是完整的有机统一体。陈氏的民本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权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是行为主体在面临道德冲突的情况下,如何对普遍的道德原则规范进行处理。其中经与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存在经主权从、经常权变的区别,二者也紧密联系,共同统一于"道"之下。儒家经权思想折射出了丰富的伦理意蕴:提供了道德冲突的解决思路,反映了道德原则规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道德价值的等次性原则,体现了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社会思想政治方面研究开辟的一个新领域。该研究域 的内容也是相当广泛的。其中有两个基本问题是需要正视并通过研究着力解决的,这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的主题即“人的政治社会化”问题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体系统论问题。暂撇开两问题的具体内容不论,仅就两问题研究要展开必须首先解决的“研究划界”辨识、“问题特性”透视、“基本范畴”引入等作一提示性的简述,也足以表明对这两个问题的科学解决,对于拓展和深入该领域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晚清经学随着常州公羊学派的兴起,出现了一股“经典释义《公羊化》”的倾向。王闿运经学派别之归属,历来多归于今文学派,而事实上他并不拘泥于学术史之今、古门户之争,其治经风格倾向于“兼宗今古文的公羊学风格”。其《论语训》既有别于刘逢禄、宋翔凤、康有为,也不同于俞樾等,在“义本春秋,崇礼自治”的主旨下,“采辑古今所传,以广集解;又下己意,通其所蔽”,呈现出“训诂与微言”相结合,古今兼采的释经特色。  相似文献   

16.
道家学说究竟主张“无为”、还是“无不为”,历来是学者争议的重要命题,也是研究黄老学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无为”、“无不为”之说各有其理,亦自成一家之言。基于道家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脉络,对黄老学的社会历史地位加以重新审视,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黄老学被人们惯以道学指归。重新认识黄老学思想的学派特性、历史地位及其功用,这既是对道家思想的合理解读,也是对黄老学思想发展的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17.
陈宏谋是清代著名的清官和文化名人,他的民本思想较为系统和全面,富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知民”是陈氏民本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为民”是其民本思想的核心;“养民富民”是其民本思想的基石;“教民”是其民本思想的源头;“安民”是其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上五个方面是完整的有机统一体.陈氏的民本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魏学者何休和宋衷分别归纳的“三科九旨”是《公羊》学最重要的纲目,是历代《公羊》学者不能回避的问题。清代《公羊》学获得了复兴,大批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孔广森新立“三科九旨”,在其中融入皖派义理;刘逢禄标榜尊崇何休,实则存在掺杂别派、牵合他书的做法;陈立平等介绍不同的“三科九旨”学说,但总体严守何休注。从这些学者论述中,可以窥见清代《公羊》学不是常州学派的单线演进,而是多种学说的复线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与历史上的“宫怨诗”、“市民文学”之类有些相似,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过专门以奴婢为题材或主要反映权婢生活的文学作品。这一类“奴婢文学”虽未蔚为大观,上也为数不少。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现象,值得人们去挖掘、探讨与研究。本文主要从诗歌、戏剧、小说几方面入手,力图揭示其与奴婢问题相关的历史背景、创作思想、文化内涵及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请愿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重要的宪政价值,而请愿权在我国缺乏法律的规定,与请愿权相关的制度安排——信访制度也存在很大缺陷。因此,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请愿制度应做到三点:一是更新请愿观念;二是完善法律规定,包括将“请愿权”写入宪法和制定请愿法;三是建立专门的请愿受理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