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1942年发表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理论的历史总结,成为周扬所谓的"第二次文学革命",支配了当代文艺的发展。马列文论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合,形成了中国当代反映论的认识论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和现实主义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两块基石。新时期,通过强调文学自身规律,逐步摆脱政治控制,经过现代主义文学的提倡和实践,文学"向内转",以文学审美论取代了文学意识形态论和文学认识论,建立了"纯文学"的体制。当"纯文学"观念开始凝固和本质化的时候,进入新世纪以后,反思"纯文学"又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潮流。文学的概念被重新打开,文学观念被历史化。  相似文献   

2.
文学直觉,是文学领域一种复杂的思维现象。纵观研究现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对文学直觉的认识分歧较大,二是多数文章对文学直觉的论述仅徘徊于现象描述,缺少本质揭示。这表明,文学直觉的研究,还有待于向文艺心理学纵深发展,真正揭示文学直觉的心理机制。本文将心理学“图式理论”和“自动化加工理论”引入文学直觉研究,力图在揭示文学直觉的心理机制方面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文学理论界对文学虚构很不重视,有关研究停留在皮层的理解和阐释上,或者认为虚构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或者只是文学的审美特征。实际上虚构乃是文学的本体之存在,是文学区别于历史、传记、心理学、语言学等其他意识形态的"核心性质"。虚构表现在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文本言语方面。文学的虚构是通过文学文本言语体现出来的,文学文本言语也是虚构的,文学不是生活事实,而是话语事实,话语事实并不是生活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风靡于欧洲的精神分析学派,不只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文艺理论流派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精神分析由最初的病理学理论发展为普通的心理学理论,也由一种医学思想扩展为一种世界观、一个哲学方法,广泛地影响着宗教、伦理、政治、语言、人类学尤其是文学艺术等领域,并一举成为欧洲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文艺理论最具规模的一支,精神分析学派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批评理论学派,它以接近文学解释为途径,以心理分析为切入点,旨在说明人类行为的原因和方式,并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及心灵的净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学批评与研究进入了方法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系统科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文学方法论指导和影响下的文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与创新。中国文学研究中所引进的系统科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十分一致,核心观点相近,认识方法相通;模糊数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的"中间"观点、"亦此亦彼"思想具有共同性;将心理学方法应用于人文科学和文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构想;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文学,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大特色。文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范畴,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开放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声誉。  相似文献   

6.
"弱者情结"是心理学界未给予充分发掘的命题,"苦儿文学"是俗文学研究未给予充分关注的领域;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苦儿"是在人类社会特定阶段对社会"人"群中生存于特殊家庭结构、特殊物质与精神状态下的一类弱势群体的特定称谓;而"弱者情结"正是以"弱者""弱势"为核心,由潜意识中的弱者认同、欲望和情感组成的系列复杂心理。作为经典文学类型和文学现象,那些被聚焦在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苦儿"形象,似乎都曾毫无例外地被作为幼者、弱者的代表,或者成为诠释人类悲剧命运、忧患意识、抗争精神、拯救精神的特殊指代,作为我们文学欣赏的对象,也成为我们心理学视野下久挥不去的"弱者情结"的载体,换言之,心理学视野下的"弱者情结"具有阐释"苦儿文学"深层创作动机的可能性与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多维度理论批评的研究中.与社会学维度研究的杰出成就和正宗地位比,多维度批评尤其心理学维度批评研究发育不充分.已成为世纪之交亟需重视和加强的研究课题。从文学的多元性质看,只有多维度批评才能对应;从社会的复合性质看,多维度批评才能完整审视文学这种复杂体,使文学活动的系统性得以完善;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素有心理批评的传统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从心理学维度批评的研究现状和未来需要看,研究亟待深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心理批评充满了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多元对话成为知识构成的显著特征,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也不断增多。新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等当代西方文学理论,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互涉特征;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哲学等跨越学科边界的研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知识创新强烈地同自觉吸取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论上的洞见相连,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科之间的关联,学科互涉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 林达尔(M.S.lindauer)1984年在一篇综述西方当代文学心理学研究状况的论文中写道:“在文学心理学中,作者和作品研究相对处于领先地位,而读者研究则处于不平衡位置。”事实确实如此,研究读者对作品的反应的主要困难在于:比起音乐与绘画欣赏来,文学反应有一个较长的展开时间,文学阅读是从知觉到认知解释再到情感激活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  相似文献   

10.
对文学文本的理解在文学研究中一直受到关注,而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进展又为文本的理解赋予了新的含义。与认知科学相关联的认知诗学关注文本如何被理解以及语义如何产生,其广泛的跨学科性拓展了对文学理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认知诗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式,探究文本的风格对读者的潜在作用,为文学文本的理解过程提供语义产生的依据。认知诗学还可借助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等与认知相关的学科的研究成果而逐渐进入认知理解深层,将文学思维和人的基本思维相结合,从新的视角阐释对文本世界的感知以及情景想象的产生来源,从而较深入地触及文学理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及本世纪初,中国文论学界的一个渐渐明朗的思潮,即"去西方中心主义".以近年来的若干现象为观察对象,分析了这一思潮不仅体现在明确的宗旨、口号和主张上,而且体现为深入的学术史反思,以及实实在在的考证材料和重建批评历史的工作中.认为,求用和求实相互歧异的两种学术取向,在这一思潮中的联手合力,有利于从单一的知识逻辑中解咒,有利于本土文学思想传统的强调,有利于参与当代文化实践,有利于中国文论在21世纪的正名.  相似文献   

12.
心理弹性:积极心理学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弹性是由逆境激发出来的潜能和建设性力量,它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人的发展。作为反映个体积极应对逆境的良好指标,心理弹性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心理学领域的关注。当个体面临逆境等危险性因素时,来自个人特质、家庭环境、社会支持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会交互影响而构成心理弹性的动力系统,促使个体的心理弹性得以发展,以保护个体免...  相似文献   

13.
读者·作品·召唤结构--关于多维文学接受的一种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批评四要素中,“读者”是最后一个进入研究领域的。注重读者创造性的文学接受过程事实上涉及到接受主体的一切方面,并通过作品的阅读评价曲折地反映出来。受伊瑟尔认为作品是一种“召唤结构”式的存在启发,我们提出读者也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召唤结构”,并主要通过心理学和哲学解释学的方法为文学接受过程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做出一个尽可能清晰的理论描述,使文学解释获得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立足点,进而对读者的接受心态起到一个预先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来研究建安文学者,多从时间性的时代和社会因素出发,本文则从空间性的地域因素出发,从“悲凉”入手,分别从地理物候、精神心态、忧患意识等三方面分析建安文学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悲凉”首先具有地域色彩,“速老”是一种精神心态上的悲凉,而忧患意识则是一种历史文化心理上深层的悲凉,三者相互交织。北方地域色彩是其底色。它像是只容纳刚健之美的容器,把速老心态和忧患意识都包容其内,使建安文学具有鲜明的北方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女性文本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离家出走"者。面对苦难和冷漠的生存环境,他们断然逃亡了;逃亡是一种自救,期盼改善生活,然而逃亡也充满了无奈,没有人能全新地"重建"。这种逃亡者,与以前文学中追求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逃亡者不同,他们更真实地揭示了潜在的社会心理;如此写作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学的本体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贫困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多维贫困近些年来成为国内外学界讨论的热点.多维贫困研究的发展不仅仅具有学术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的现实意义.文章回顾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归纳了多维方法的论辩,提出了如何走出多维贫困研究的“内卷化”与“学徒陷阱”.文章认为,首先,应确立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础性地位;其次,研究者应避免成为“边缘人”角色;最后,强调动态和分层分类视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当代河洛文学是仰仗土地文化的一种地域文学,基于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它呈现了河洛地域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河洛村落民俗、葬俗、婚俗具有浓郁的家族文化、民间礼俗和河洛理学特色,它是对乡土历史文化心理的真实再现,是一道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对创新成才有了更多的憧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渴望在网络的信息大海中捕捉机遇、撷取新知、奋发成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利用成才的全新技术平台,强化大学生网络创新与成才心理,学会大学生网络创新与成才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9.
阎连科可以称为军旅作家,多数写和平时期的军旅,探讨中国的农民性、国民性,纯写战争的作品并不多,但他的作品侧重关注战争中的普通人,描写他们的心理,代表了中国战争文学的另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论十七年文学的两种阅读期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年文学一个极突出的现象,是题材集中于革命历史与农村变革,这与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密 切相关,在这一胜利的作用下,产生出一个强大的社会心理场,社会群体中个体的感情、意志、动机统 统臣服于主导历史巨变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范和训诫,个体的心理差异减少了,群体思想和观念的统 摄力、凝聚力增加了。正是这种共同的社会心理,催生了对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文学的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