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净化与救赎——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的主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的名作《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一篇充满深层次象征和隐喻的短篇小说.它通过对自然和死亡独特的描写,表达了净化与救赎的主题思想;这一主题在作品中既表现为自然拯救,又表现为死亡救赎;大自然以其自身的纯洁与恒远、死亡以其特殊的形态和形而上的意义对人的生命和灵魂进行净化和救赎;在自然拯救和死亡救赎的双重作用下,主人公哈里历经了由“肉”到“灵”,由有限到无限的生命历程,完成了对死亡的超越,使死亡获得形而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追风筝的男孩》又名《追风筝的人》,是主人公阿米尔为儿时犯下的一个小错误而寻找心灵救赎的一本回忆录。实质上,每个人在每个生命阶段都可能犯错,有些人会因为一些错误深深自责,痛苦不已,从《追风筝的男孩》中可以看到逃避是无法弥补曾经犯下的错,只有直面和救赎才能让自己自责的心理得到宽慰。在此从本书的写作背景出发,通过《追风筝的男孩》这本书中的人物与情节,感悟人生救赎。  相似文献   

3.
<日瓦戈医生>与<活着>这两部小说在表现死亡主题方面都凸显了人道主义的关注,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两部作品在解决生命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时,表现出了"救赎"与"超脱"两种不同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4.
阿特伍德的小说《神谕女士》讲述了女主人公琼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困顿与挣扎.阿特伍德通过潜入地下意象、迷宫、梦境与镜子、鬼魂等手法,在小说中巧妙地展开死亡叙事,旨在让女性通过体验、感受死亡,深入内心深处,从彼岸世界获得自我疗伤、重塑自我的力量,从而实现自我救赎和重生.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命是复杂的社会存在。人类社会即使发展到今天,人们依然在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也是东西方哲学探讨的永恒主题。回溯生命进化与发展史,人类关于生命存在的意义有财富观、权力观、需要观、修身观、关系观等不同的理解。文章认为人是有追求的理性存在,应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应有尊严地活着、有追求地活着、幸福地活着,过有意义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以主人公阿米尔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其成长与救赎之路。本文通过其纯真-背叛-悔恨的心灵成长以及逃避-承担-弥补的行动救赎,揭示主人公由童年、少年到中年的变化,进一步解读阿米尔的心灵救赎和个人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7.
身心灵与全人生命教育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作为人的整全生命的自我生成的教育,是个体生命全方位全层次地自我呈现和自我实现的教育.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实际存在,是身、心、灵的统一体.生命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生命的美好,促进个体生命在身、心、灵各个层面都趋于美好并进而实现全人生命的美好.在"身"层面的目标包括:健康地活着,快乐地活着,希望地活着;在"心"层面的目标包括:实现自我同一,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我和谐,在"灵"层面的目标包括:知识灵性,体验灵性,意愿灵性,领悟灵性.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的死亡沉思今日依旧在召唤有心人去倾听死亡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此在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之大限——死。死亡是此在的终点,它不间断地贯穿于人的存在中。死亡是人的存在的最固有、最亲自、不可超越、不可确定、最本己的可能性,死亡伴随着人的出生就已存在,只要此在"活着",他就不得不承担着死亡。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作为存在个体的自我应当能在良心的呼唤之下,为自己的生存做一深刻的思考,走向生活世界,获得自由之新生,找寻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对死亡的思辩独白——从死亡到死亡意识的升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的死亡沉思今日依旧在召唤有心人去倾听死亡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此在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之大限——死。死亡是此在的终点,它不间断地贯穿于人的存在中。死亡是人的存在的最固有、最亲自、不可超越、不可确定、最本己的可能性,死亡伴随着人的出生就已存在,只要此在“活着”,他就不得不承担着死亡。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作为存在个体的自我应当能在良心的呼唤之下,为自己的生存做深刻的思考,走向生活世界,获得自由之新生,找寻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曾被誉为先锋派作家的余华的创作越来越注重人物和叙事。《活着》是他创作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而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继续保持了他对生存的肯定与温情。虽然余华尽量要淡化时代背景,远离政治意识形态,创造纯民间的场景,但从作品的事件描述上读者依然清晰地阅读出了那些时代因素。这是越中小镇城市贫民的生存状况。主人公许  相似文献   

11.
红柯小说以新疆草原大漠为背景,极力彰显人的神性,使读者从生命的自由舒展中获得了神性存在和人性本真的意境与快意。在普遍的欲望化书写中,红柯小说很好地诠释了文学书写的神圣功能,他超越了文学的世俗教化和娱乐功能,进入了文学叙述的神圣化自我救赎和他者救赎。  相似文献   

12.
上官鲁氏是《丰乳肥臀》中的女主人公,一生多灾多难多苦,有些苦难巨大得超过了其应有的承受力,但她从来都没有真正地被苦难所吓倒,表现出了一种世所罕有的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生命状态。上官鲁氏这一人物形象既具体、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普通民众中普遍存在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死也要活着”的生活理念,又彰显了生命意志和生命力的坚韧、顽强,也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向死而生”的哲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13.
《挪威的森林》的生死链展现了日本现代个体面临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征了现代个体的生存悖论与救赎悲歌。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生命景观并不是催人奋进的激情之表述,其中人物的生存抗争只是对生命存在的一种应对姿态,而死亡也仅仅是将现代人的自我拯救推上自我毁灭的救赎悲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余华和李佩甫的农村题材小说《活着》和《羊的门》中主人公呼天成和福贵性格命运的比较、描写、叙述 ,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真实本质。  相似文献   

15.
小说《追风筝的人》描写的是主人公阿米尔为了年少时犯下的错误,寻找自我救赎的历程。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人格结构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分析,从而更好的掌握人物性格的成长和蜕变。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探寻主人公阿米尔年少时自我迷失的原因,以及他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形成强大的自我,完成自我救赎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女作家徐小斌的小说中,逃离是女主人公在现实社会受挫后最重要的行为方式,而那些蒙着神秘文化面纱的宗教神话世界、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化外之境"和摆脱了历史束缚的自然爱欲世界,则成为对主人公进行精神救赎的皈依之地。从心理学的意义看,这种奇特的逃离方式具有对病态现代人进行精神疗救的形而上色彩。然而,拨去神秘的面纱后我们发现,现代人始终无法抵达真正的灵魂栖息地,获得心的归属与庇护。  相似文献   

17.
菲利普·罗斯的<凡夫俗子>(Everyman)以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历程.主人公凡夫俗子一生经历了种种的疾病和痛苦,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感受到生命结束、死亡到来的可怕,但他最终超越了对肉体毁灭的恐惧与拒斥,以莫大的勇气正视肉体的死亡,以坦然的态度接受生命的终点.罗斯对主人公的刻画已经超越了前期小说创作中种族和身份的主题,凡夫俗子的人生历程不但展示了现代人类生存的处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的死亡必然性的一种接受和认可.肉体的毁灭是人生的结束,但生命的意义却是人类的全部.罗斯将主人公的生存与死亡置于整个人类命运的大背景下,以一个凡夫俗子的死亡探寻着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活着》是余华从“极端先锋”转向“民间立场”这一新的叙事空间后的第一部小说。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在这部小说中,余华对于死亡的描述已不再是冷酷、决绝,而是在死亡的氛围中融入多种情感,用一种舒缓的笔调展示苦难中人性的光芒以及温情的力量,使人们从“在苦难中寻找温情”而转变为“在温情中受难”。这也昭示了余华创作风格的极大转变以及对于“温情母题”的回归。究其风格转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自身对于新的创作道路的追求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林兰香》的文本世界中,凝结和传导悲剧精神的载体就是大量出现于文本世界的死亡叙事。通过对消解了"死"的恐怖和无奈的死亡场景和死亡意象的建构,《林兰香》不仅具有了以"死亡"作为救赎途径的悲剧意蕴,也使《林兰香》获得了优于"艳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的美学品性。可以说,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中,《林兰香》的作者第一次深刻地揭示出生命"有死"的本相。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先锋文学寻求突围的大背景下,《活着》明显让人们感受到了余华风格的转变和写作主题的嬗变。他从前期揭示人性恶转到诠释人性善的主题,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注点的转移。小说中重复描写死亡,却没有展示令人不堪入目的死亡和暴力场面,而是充满对人类生存的悲悯与关怀,在死亡背后涌动着浓浓的暖意,渗透着人间温情。不仅如此,小说趣味性和故事性的增强,加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对现实和历史的反思,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