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关联概念群的初步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过程产生了复杂的分化现象,这一现象表现为在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实质的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相互关联的概念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这三组相关联概念都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的概念表述或表达方式表明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目标,不能混淆,更不能替代。对相互关联概念的辨析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备了一系列概念范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内部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对这些概念进行严格分类和界定,有利于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域和方法论视野。  相似文献   

2.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研究需要在于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相互比照中加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无论是在哲学理论形态的建构还是在哲学研究范式的更新上,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中国化"的理解方式,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经验,辨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异同,从而为西方哲学中国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在毛泽东著作和党的文献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有一个发展过程。在系统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一度不使用这一命题的原因,并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实质,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概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思路更加清晰,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检讨,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同时提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要拓宽视野,既要从党的指导思想建设的路径出发,也要从一般外来文化的输入出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始自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极大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进行理论创新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因而,抗日战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且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第二次历史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逐步形成与成熟。新民主主义政权与政治理论是其核心内容,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倡导法律的人民性是其基本宗旨与核心价值,坚持将马克思法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法制文化相结合是其实现的基本途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保证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科学性。但是,由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没能和陕甘宁边区传统法制文化形成有机的契合,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早在延安时期,张闻天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他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泛认同奠定了思想基础;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前提;要求把共产国际指示和别国经验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可操作性;提出"组织工作中国化"等具体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环节是立足中国国情、分析中国实际,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实现途径。这些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及其被广泛认同乃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在全党范围的兴起都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最早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三化"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史上的一条基本经验.三者有机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当代中国,三者有机统一于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当代西方哲学的诠释学成果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认识,对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复杂性及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也大有益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自己的国情与实践需要出发,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能动选择、重新阐释与理论创新的过程,它形成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历经90年的风雨沧桑,具有重大意义,并带给我们许多深刻的省思:从源头上要反思经典作家们的宗教言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要结合中国国情、教情;反思盲目、人为地消灭宗教的行为;处理宗教问题要有国际性的视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与解决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和“中国梦”的内涵;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问题;提出“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一脉相承;“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得以产生的方法论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着重解决了三个问题:通过对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分析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从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两个方面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性。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路就是先进文化前进之路。他在这条路上开拓的传统,就是把中国具体情况(无产阶级的生存境况及斗争经验)和“五四”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研究、传播的理论成果结合起来,在“社会的——生产的”的基础上,实现了二者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推进到理论化、系统化阶段。从而使得富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等学科得以发展,推进了中国社会意识从社会心理到社会意识形式的升华,最终为实现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 ,经历了 2 0年代初 - 1936年的发生期 ,1937- 1976年的巩固期和 1976年后的发展期。中国化的过程是曲折的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凸显期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更高的起点上接受着多领域、深层次、高难度的挑战。伟大实践的独创性、挑战性、风险性加大了方向指引、范式论证和问题诠释的迫切性,现实中的范式质疑、价值对立、形式排斥和思想挑战引起了理论创新的内在紧张。客观感知现实,科学分析矛盾,自觉把握问题,寻求时代策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我超越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发生期的特点是权威缺席而众语喧哗,深化期的特点是马列原理开始与中国革命文学实践深层结合,成熟期的特点则是审美批评回归和"主导多元"模式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其间既有经验,也有失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成为绝大多数人甚至全人类的信仰并化为实际行动。大众化有多种或者说有不同的程度。大众化与时髦、通俗化、普及化、庸俗化都是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论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条件是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化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信念并落实到行动上。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行动上的辉煌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的辉煌成果。共产主义的全面实现是全人类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行动上的最高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从不同层次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进行不断总结,在总结经验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条件下的法制建设通过实践主导与文化扬弃路径,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制观中国化。实践主导层面,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确立,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法制观中国化的根本保证;抗日民主政权法制建设初具规模,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制观中国化的核心内容;根据地的司法实践,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法制观中国化的本质要求;服务抗战大局,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法制观中国化的重要使命。文化扬弃层面,反对特权,变革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服从法律,要求执政党成员成为遵纪守法的榜样模范;大公无私,提出了共产党员犯法加重处罚的司法原则;保障人权,彰显马克思主义法制观的精神实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